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文化关于文化

企业文化关于文化

第二讲关于文化一、文化的定义:卢梭《社会契约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

——群体由认同而积累的行为方式泰勒《原始文化》:文化或文明是一个有机体,它包括人后天创造的政治、法律、艺术、宗教、习惯、习俗的综合体。

泰勒定义的要点:1、泰勒把文化与文明等同。

文化包括文明、落后、野蛮;文明是适宜于社会发展的进步成分,落后是不适宜于社会发展的差距部分,野蛮是走到社会发展的反面。

如恐怖主义,阻碍社会发展。

2、文化是一个有机体,会生长、发育、成熟、衰落、消亡。

???????????????????汤因比:全世界26个古文明已经消失殆尽,古罗马,马雅文明等。

3、文化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它要输入信息、物质、能量,又要耗散物质、能量、信息。

——有机体克拉修斯热力学第二定律:高热量要向低热量转化。

处于平衡态,没有热量传递,就没有生命。

美国传统词典:人类群体或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

亚文化:整体文化系统下面的一种分支文化。

在用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多种现代社会现象时,产生了许多具体文化学——社会文化学、艺术文化学、教育文化学、居住文化学、服饰文化学、饮食文化学等等。

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所产生的一种亚文化学科。

二、文化的特点1、后天习得性文化不能以生物形式遗传。

看东西,先天的(以前七天睁眼,现在生下来就可能睁眼);怎样看,是后天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看;图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另一种看。

图太阳正中天,人民南路见?吃不是文化,怎样吃就是文化。

中国人用筷子——采集植物种子生吃,——烧吃——调和,中国文化一大特点领导艺术,揉班子,八方搁平。

西方人用叉子——食肉。

员工对企业必须习得这种文化,否则,就习得那种文化,与企业活动格格不入,就导致文化失范。

员工不与企业认同,就不能取得好效率。

现在企业没有好文化让员工习得,运作水平低,与自发的,零碎的,不系统的文化有关。

2、文化的共享性不能为群体共享的就不是系统的文化。

群体可大到国家,民族,地域,团体,也可小到几个人。

案例:2002年日韩足球世界杯,韩国队打入四强,震惊世界,一鸣惊人。

韩国队的球员成了国家英雄,韩国队荷兰籍教练希丁克(Guus Hiddink)成为韩国人的偶像。

韩国总统金大中为希丁克授予了蓝龙奖章,这是韩国为体育界人士颁发的最高级别的奖章。

其他教练组成员以及23名韩国队球员也被授予了奖章。

随后金大中总统又向希丁克颁发了荣誉公民证书,使他成为韩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被授予荣誉公民奖励的外籍人士。

无疑,希丁克成为韩国历史上最受人欢迎的外国人。

3、文化的强制性精神强制——这种力量来得更深刻,力量更大,通过自我约束实现。

遵守它就没有限制。

违背它就存在,这是内在的规则,不用宣布,不言自明。

弹性强制,非刚性强制。

承认个性差异,精神不好可以在不影响别人的基础上自行其是。

培育企业文化不会扼杀个性文化。

日本旅游企业的员工,无人监督,但做的很好。

制度管理要铁,文化管理要深。

4、文化的整合性整合就是工作的全部内容。

文化具有自我生长、自我完善、自成系统的特性。

文化是有机体,它有能力把自己整合成一个整体。

这是指构成文化的主要因素或特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随机拼凑,而是相互适应,和谐一致的。

文化整合的一般过程:文化质——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体系——文化圈。

以法国文化为例:法国,巴黎,三件宝:服装、化妆品、葡萄酒。

文化质——在法国的大革命是一场流血的革命。

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

高架,绞索,血。

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文化:彻底,——妇女解放彻底。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尺度。

马克思认同。

文化丛——办幼儿园,食物的方便化,各类家庭用具的使用,解放了妇女。

文化模式——影响了欧洲妇女的解放,入学,进入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领域。

文化系统——妇女收入高,社会地位高,求偶标准高,导致求偶难。

男的自尊心强,女的虚荣心强,王老五文化发达。

1500万人不结婚,5900万人未婚享受已婚待遇。

文化圈——沙龙,俱乐部社交发达化妆品发达,(卫生间就是化妆间)。

酒文化、饮料文化发达。

以酒调整情绪。

葡萄酒,女士酒,高贵,浪漫。

服装文化发达,1500万王老五中,有900万男,600万女。

这就是整合过程。

不能干预,也干预不了。

管理的作用在找到或发现文化的原生质。

5、文化的适应性一种文化特质或模式能持续下去,是因为它有适应性。

一个社会,一个组织能持续下去,是因为其文化的很多要素,具有适应性或曾经具有适应。

原始社会,人吃人。

奴隶社会,会说话的工具,保存了生产力。

封建社会,以土地为枷锁。

资本主义社会,流水线生产,人被异化为机器。

社会主义——计划是人类伟大的工具,但也可能转化:上对下层层加码,马到功成;下对上层层加水,水到渠成。

文明可以转化为落后,也可以转化为野蛮——马克斯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每时每刻都把文明转化为野蛮。

落后可以转化为文明,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转化为贴近市场经济的农家乐。

能适应就好,这种适应是对小环境的适应,也是对大环境的适应。

文化是一个个的高峰。

文化造成第一,文化造成唯一。

不同环境的文化没有可比性。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适应社会需要。

现在,营销,谁的产品最先到达终端客户手中,谁就先占领市场——适应市场需要。

个人适应文化:得到了一定的文化特质,在一个群体中扮演的角色得到承认,受到保护。

海尔职工,当天质量没达到要求,脚印——反思,美国——侵犯人权。

一个青年应聘——落聘故事在不同国家的不同版本美/约翰—欲拔枪自杀—通知到—要求赔偿损失德/科恩—欲卧轨—通知到—拒绝聘用,效益差日/山原---欲剖腹—通知到—发现真相—再次落聘香港/阿东—欲跳海—通知到—各媒体争先报道大陆/小刚—欲上吊—通知到—父母与家人感恩企业必须为员工建立一种可适应的文化。

为适应环境需要,要引进新的文化因子,做文化转型,文化变迁的准备。

文化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文化是既成的,无法改变,但处于当代,由生产方式造成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俚俗,构成时代性。

站在时代高峰上总结历史,不要站在历史上去看时代。

三、文化力与文化时代1、人类拥有的三种创造社会的能力——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

经济力——最基础的生产力,它在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中发生作用。

政治力——派生的、附着的创造力,它由经济力而派生,附着在经济力之上,通过经济力而发生创造社会的作用。

但是在特殊的历史阶段,政治力也能单独地发挥创造社会的作用。

文化力——人类拥有的深层次的创造能力,它贯穿在经济力和政治力中,影响或促进经济力的发挥。

文化力也能单独地发挥创造作用,那就是社会进入文化时代的时候。

今天,人类社会正向文化时代转移,文化力发挥特殊作用和关键作用的时代正在到来。

人类一旦以文化力为主要创造力量,人类将无往而不胜。

2、大平正芳提出文化时代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有三个国家的领导人,分别提出了三个具有21世纪前瞻性的概念。

邓小平——世界已进入“开放时代”美国总统里根——“新经济时代”;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提出了“文化时代”的概念。

他们分别从不同侧面描绘了21世纪的本质特征。

3、文化力的巨大作用1)文化力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力。

传统的生产三要素,即:社会财富的来源有三种方式:土地等自然资源。

资本(资产的积累和再投资)。

劳动力。

曾经:决定财富创造的关键是土地,占主导地位。

但是到了近代,财富增值的首要因素转化成为资本。

事情的发展走向它的反面本世纪末期——资本和劳动力比较其地位开始急剧下降。

资本的巨大积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空前提高,生产不再成为科学的原动力。

相反科学技术成为了生产的原动力。

资本易得,拥有科学技术和高知识、高智慧的精神劳动者,不易得。

技术专家、科学家、文化学家、具有创造力的管理学家和新知识的推动者,成为新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创造观念、创造产品、产业和市场,提供社会财富。

文化力成为企业强大的创造力无往而不胜。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用文化手段促进国际贸易,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营销艺术”。

冰岛是以鱼产品为经济支柱的国家,1995年冰岛驻中国大使萧尔玛·罕纳松上任后,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冰岛歌唱家比约克大型演唱会”。

开幕酒会上,他一语惊人:“我的国家元首在我上任前,对我讲了一句话,那就是用文化卖鱼!”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你要推销你的产品,就要用友好的方式让他先喜欢你的音乐、喜欢你的美术、喜欢你的文化,进而购买你的产品。

没有美国的“西部牛仔片”就没有美国牛仔服和万宝路香烟在全世界的畅销。

因为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服装,更主要的是他们欣赏和喜爱的是“富有正义精神的牛仔,痛快淋漓地惩治邪恶的英雄形象”。

没有风靡世界的服装模特表演,就没有皮尔·卡丹名牌和法国化妆品的高价位。

法国商品把“浪漫、典雅、精致的文化奉献给了生活”。

这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和作用的最明了的事实证明。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

深厚的文化内涵成就商品的高价位。

早在1997年,中国的服装纺织品的出口量就占到全世界此类国际贸易总额的25%。

但是价格差距却异常悬殊。

原因是,中国产品只注意了使用性能,而没有文化内涵的体现。

意大利的产品是用欧洲文艺复兴的标志进行产品的装饰。

深厚的文化内涵成就商品的高价位。

文化是与经济有机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由地位决定的价位,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发挥重要决定作用的是产品自身的文化含量。

中国5000年悠久光辉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企业家的巨大宝贵资源。

准确把握中国优秀文化价值,以此打造中国产品的特色品牌;把中国先进文化科学地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持续发展动力。

2)文化力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精神力人类的管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大过程:第一阶段:幼稚的文化管理阶段古希腊时期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用文化价值理念,文化的教化能力来管理社会。

柏拉图的着名论点:“哲学家为王”。

孔子的着名观点:“内圣外王”。

第二阶段——形式主义的管理发展起多种形式的管理,这种情况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达到高峰。

国家管理的法律形式。

企业管理的制度形式。

管理越来越走向硬化、技术化、操作化、形式化、琐碎化。

虽然失去了精神灵魂,但却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第三阶段——新的更高级的文化管理这个阶段一切管理回归于精神的指引、精神的信仰、精神的价值。

精神之光照亮企业运作,精神灵魂使企业活化。

管理旨在贯彻一种宗旨、一种使命、一种价值体系。

国家管理虽然少不了法律制度的形式,但更强调立国精神和法律文化的健全和力量的发挥。

企业管理虽然同样少不了制度的形式,但更注重在制度中贯穿一种自始自终的强大的精神灵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