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上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球胃食
部十管
以二、
下 指胃
肠底




Du
Du
Gu
食 管 静 脉 曲 张
胃 癌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快速评估

血流动力学状态监测

快速补液

洗胃(?)


自限性出血(80%)

“经验性药物治疗”
继续出血(10%~20%)


复发性出血

(10%~20%)

择期内镜

(24~48h内)

肝性脑病,宜用鲜血,注意避免因输血输液过 多而引起肺水肿,老年病人最好根据中心静脉

压调整输液量

孟氏夜:
◦ 为一碱性硫酸亚铁Fe4(OH)2[(SO4)5],

常用5%溶液作为收敛止血药局部应用, 能迅速形成血痂。多内镜下注射,不能

口服。
去甲肾上腺素

◦ 血管收缩剂,常以4~8mg加入生理盐

要表现

出血多较突然、凶猛,体检可及肿 大而压痛的胆囊
可有周期性表现
胆 道 出 血
EST 术后 出血



剧烈呕吐、腹内压骤增

贲门、食管远端粘膜、粘膜下层纵 向撕裂大出血

急诊内镜可发现






食管 贲门 粘膜 撕裂 伤伴 出血
恒 径 动 脉 综 合 症
Dieulafoy综合征
三腔二囊管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

(TIPSS) 内镜下治疗

◦ 经内镜药物喷洒

◦ 电凝微波激光止血
◦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和硬化剂、组织
黏合剂注入
食管 曲张 静脉 套扎
套 扎 术 后
硬 化 治 疗

术 胃十二指肠
治 肝、胆

空肠上段 术中胃镜
尽量避免作盲目胃大部分切除术
肝功能进一步损害,腹水、黄疸、肝 昏迷等

失血性休克

肝性脑病

肾功能不全
贫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早期识别

是否是真性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量的评估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出血病因和部位的判断


失 血 量 估 计


反复呕血

外周循环衰竭经补液及输血后未见 改善

的溃疡称Cushing溃疡

大量饮酒、药物如激素、非甾体类

消炎药等服用可致急性糜烂性胃炎 急诊内镜检查可明确


NASIDs所致的糜烂性胃炎
NASIDs所致幽门前区溃疡
很少大量出血,多为少量持续出血
有时溃疡型胃癌可引起大量出血

年龄多在50岁以上,伴食欲不振、

进行性消瘦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

积测定继续下降,网织红计数持续

升高

补液与尿量足够时,血尿素氮仍持

续升高

诊 断 分 析
病史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消化液检查 内窥镜检查 X线钡餐检查 : 出血停止后进行 选择性动脉造影 放射性核素显像 剖腹探查



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 和处理原则
1
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肝胆等
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

肠病变亦属此范围。
义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一次 (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800ml 或循环血量的20% 的上消化道出血。
部 位 与 范 围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病因,占
H2受体拮抗剂
◦ 西咪替丁(泰为美)

◦ 雷尼替丁 ◦ 法莫替丁(高舒达)

质子泵抑制剂(PPI)
◦ 奥美拉唑(洛赛克、奥克、奥西康)

◦ 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 潘妥拉唑
◦ 雷贝拉唑
◦ 埃索美拉唑(耐信)
p
H 对
止血过程为高度pH敏感性反应
酸性环境不利止血
◦ pH 7.0
止血反应正常

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升高,如持 续升高,提示出血未停止
出血后2~5小时,因应激反应,白细胞 可达10~20ⅹ109 /L,血止后2~3天恢 复正常
溃疡出血后疼痛减轻机制:
出血后溃疡及其周充血、水肿消退, 痛觉神经末梢覆以血液,脱离胃酸接触, 大量血液形成“蛋白餐”中和胃酸
肝硬化肝功能的影响:
θ À£ Ññ Ê® ¶þ Ö¸ ¦³ À£ Ññ
θ ð¤Ä¤ÃÓ Àà MalloryÔ­ Òò »² Ã÷
0
0.1
0.2
ËÀ Íö ÂÊ
0.3
ÔÙ ³ö Ѫ ÂÊ
½á ¹û £¨%£©
0.4
0.5
0.6
0.7

居消化道出血首位,年轻人好发

球部溃疡更易出血,提示病变具有高度活动

体检有上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
结肿大(晚期)
溃 疡 型 胃 癌
肠 型 胃 癌
胃 淋 巴 瘤
MALT
淋 巴 瘤
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MALT )
胃 肠 间 质 瘤
由胆囊炎、胆石症引起者多有右上

腹剧烈疼痛,继以呕血、黑便 由胆道蛔虫、肝内感染、胆道血管

瘤、肝动脉瘤等引起者以黄疸为主
持续用药无耐受性 作用持久、递增,3~5
天后达稳态 胃内pH维持平稳
H2受体拮抗剂
拮抗组胺受体,对胃泌素 和乙酰胆碱受体无作用
拟酸能力有限
迅速产生耐受性 用药12小时后作用减弱、
增加剂量不能克服 胃内pH波动较大
PP I的 作 用 机 制
弱碱性PPIs
聚积于胃壁细胞(强酸性分泌小管)

或经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与测量中心静脉压

输液开始宜快,用生理盐水、林格液、右旋糖 酐或其它血浆代用品,尽快补充血容量。补液

量根据失血量决定 但右旋糖酐24小时内不宜超 过1000ml 应今早输入足量全血以恢复血容量及

有 效 血 循 环 。 最 好 保 持 血 红 蛋 白 不 低 于 90 - 100g/l。库血含氨量较多,肝硬化病人易诱发

常有周期性、节律性疼痛,出血前数日疼痛

加重,部分患者出血后疼痛缓解 一般为静脉出血,表现黑便,少量仅表现大

便潜血阳性,量大可呕血

内窥镜、X线检查可确定溃疡部位、大小,结 合活检可鉴别良恶性



食 管 溃 疡
胃 角 溃 疡 A1 期
溃 疡 腐 蚀 血 管
球 部 对 吻 性 溃 疡
毕 II 式 术 后 出 血
胃 血 管 增 生 不 良
呕血、黑便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氮质血症

发热

血象 6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高于中青年人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取决于

出血部位、量及速度

呕血多为咖啡色或棕褐色,量大可 为鲜红色或伴血凝块
肠源性: 出血后血液中蛋白分解产物在

肠道吸收,致血中氮质升高

肾前性: 失血后外周循环衰竭,肾血流 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氮质储留

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24~48
小时达高峰,3~4天后恢复正常。如持续

升高,提示出血未停止。
如出血纠正,血容量补足,尿素氮仍持续 升高,提示肾性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
次磺酰胺
半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
H+,K+-ATP酶( α亚基)
共价二硫键
使H+,K+-ATP酶失活,抑制胃酸分泌

血管收缩药
◦ 垂体后叶素

◦ 加压素
血管扩张药

◦ 硝酸甘油 ◦ 酚妥拉明

◦ 消心痛 ◦ 心痛定

生长抑素
◦ 善宁(人工合成八肽)
◦ 施它宁(天然十四肽)
心得安(心率减慢25%)

确定治疗

急诊内镜
未明确出血部位 明确出血部位
进一步评估 (肠镜、放射性核扫描、血管造影
剖腹探查手术)
确定治疗

57
一 般 卧床休息 治 胃管
测中心静脉压
疗 留置导尿
监测血压、脉搏 测血常规、红细胞压积、电解质、肝肾功
能等
静脉穿刺


卧床休息

保持安静平卧位

下肢抬高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多有诱因,如严重创伤、颅脑疾病、 烧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及用激

素、NASIDs(非甾体类抗炎药 )

药物后 病变多发生于胃体高位,呈多发性

糜烂或浅表溃疡

出血可在短期内反复发生,但愈合

迅速不留瘢痕
包括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应激性


溃疡

严重烧伤引起的急性应激性溃疡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