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公路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公路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第一节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条施工组织设计是在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的指导下,从施工全局出发,根据各种具体条件,做出的规划。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全局、统筹规划施工活动全过程的组织、技术、经济性文件。

第二条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拟定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程序、施工流向、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技术措施、施工进度、材料供应、运输道路、场地利用、水电能源保证、现场设施布置和建设等。

第三条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对施工中各种需要及变化做好事前准备,使施工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以达到快速高效地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成部分,它是具体指导和安排工程安全施工的管理与技术文件。

是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事故的发生。

第二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工程施工中指令性文件,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安全生产法规的作用,必须认编制和贯彻执行。

第三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1、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2、地面及深坑作业的防护。

3、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

4、施工用电安全。

5、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6、为确保安全,对于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制定有针
对性的行之有效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7、预防因自然灾害(防台风、防雷击、防洪水、防地震、防暑降温、防冻、防寒、防滑等)促成事故的措施。

8、防火防爆措施。

第四条施工单位除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编制分部分项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节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人员
第一条施工单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建筑行业规定配置专职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第二条安全管理机构第一责任人必须由单位负责人担任。

第三条安全管理三类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并取的公路、水运和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合格证,方可上岗。

第四节施工前职工安全培训
第一条开工前必须对职工和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熟知安全操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条施工中应对职工和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利用每周安全学习和班前安全教育等行式,抓好这项安全教育工作。

第五节选择施工队伍(劳务班组)
第一条应选择符合公司相关要求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

第二条同劳务班组签订《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目标责任书》,明确双方应负的安全责任、义务及合同期限。

第六节施工现场
第一条施工现场应有利于生产,方便职工生活,符合防洪、防火等安全要求,具备文明生产、文明施工的条件
第二条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必须避开泥沼、悬崖、陡坡、泥石流、雪崩等危险区域,选在水文、地质良好的地段。

施工现场内的各种机械、运输、车辆、生产生活房屋、易燃易爆仓库、材料堆放,以及动力通讯线路和其它临时工程,
应按照有关安全的规定制定出合理的平面布置图。

第三条施工现场的生活生产房屋、变电所、发动机房、临时油库等均应设在干燥地基上,并应符合防火、防洪、防风、防爆、防震的要求。

第四条施工现场内的沟、坑、水塘等边缘应设安全护拦。

场地狭小,行人和运输繁忙的路段应设专人指挥交通。

第五条对环境有污染的设施和材料应设置在远离人员居住的较为空旷的地点。

污染严重的工程场所应配有防污染的设施。

第六条生产和生活区应分开设置,临时用房应按防火规定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活动板房不少于7米,铁皮房不小于5米,锅炉房、电机房、变电室、铁工房、厨房等与其它房屋的间距不小于15米,工地临时小型油库应远离生活区分50米以外。

第七条工地较高的建(构)筑物、临时设施及重要库房炸药库、油库、发(变)电房、塔架、龙门吊架、拌和楼等,均应加设雷装置。

第八条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标志,并按规定距离摆放,安全标制使用中应保持完好无损。

第七节边通车边施工路段
第一条改建工程中,边通车边施工路段的安全生产,除应遵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加强对通行车辆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交通安全;
第二条改建工程需挖除旧路路基、路面进行重建的路段,在施工路段的两端应竖立显示正在施工的警告标志。

标志应鲜明、醒目。

标志与施工路段的距离,应根据开挖宽度、路线等级、交通量等情况确定;
第三条一侧拓宽或两侧拓宽的改建工程,原有道路的路面宜先保留,以维持交通;
第四条在原有路段上,进行降坡改建的工程,有条件的可修建临时便道维持交通,也可在降坡地段半幅施工,另半幅做通车之用;
第五条半幅通车路段,在车辆驶出(入)前方应设置指示方向和减速慢行的标志。

同时在施工作业区的两端设置明显的路栏。

晚间要在路栏上加设施工标
志灯。

半幅施工区与行车道之间设置红白相间的隔离栅。

(半幅施工路段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00-500米为宜。


第六条在单车道维持通车路段上,当路段不长,交通量不大时,可在该路段的适当地点设置车辆会让处;当施工路段较长、交通量较大时,应实行交通管制。

每班配置专职人员和通讯设备,指挥交通,疏导车辆。

第八节场内施工道路
第一条场内施工道路,应尽量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以免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干扰;
第二条场内施工道路均应满足施工单位行车需要和行车安全,凡危险、狭窄地段均应设立标志,警示行车注意安全,同时需设置避车道或其他设施;
第三条纵坡较大地段,应备用防滑砂砾,以利雨雪天行车安全。

第四条场内施工便道其弯道半径一般不小于15米,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0米,手推车道路应不小于1.5米。

第九节便道、便桥
第一条便道处于傍山时,要注意边缘的危石处理,防止滑坡、塌方破坏便道或伤及人员、车辆。

第二条便道应起拱5‰,两侧做宽300mm、深200mm的排水沟。

第三条便道沿河时,应严格按防汛要求,做好一定的保护措施。

第四条便桥必须坚固可靠,桥面满铺木板。

第五条便桥应有抗洪水、流水及其他漂浮物的能力,并做到经常维修。

第十节场内水电设施
第一条生活用水应经过鉴定,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第二条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程序,由电器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

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第三条场内架设的线路应绝缘良好,悬挂高度及线路间距必须符合电力部门的安全规定。

不得将电线缠绕在钢筋、树木、或脚手架上。

第四条在建工程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不小于
1KV以下4米,1-10KV6米,35-110KV8米,220KV10米,330-500KV15米。

第五条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第六条使用高温灯具,要防止失火,与易燃物距离不得小于1米,电灯泡距易燃物品不得小于50cm。

第七条设备检修应切断电源,设好防护后进行,并在开关处设置警示标志牌,待工作完成后方可拆除。

第十一节砂石采集与堆放
第一条人沿河采集砂石料,宜在河滩采集或浅水处打捞,采集时应注意水情变化。

使用机械在深处采挖砂石,集料船、采挖船应锚固牢靠,但不得阻碍通航。

长期定点采挖时应取得港航监督部门的同意,并设置警示标志。

第二条石料开采应由上而下逐层开采,并根据石崖高低修成阶梯。

松动石块应先予以清除,上下层不得重复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