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紫外线
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1 引言 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 光吸收定律-Lambert-Beer定律 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5 分析条件的选择 2.6 UV-Vis光度法的应用
1
2.1 引言
光谱分析法:利用物质与光(辐射能)相互作用 而建立起来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5
光子的能量与波长的关系(反比)
频率,Hz
光速 2.998 ×108 m/s
1eV=1.602 ×10-19 J =96.55kJ/mol
E
h
hc
能量
Planck常数
J或eV 6.626×10-34 J·s
波长 nm
6
例:计算波长为200 nm的光子的能量
解: E hc
6.626 10 34 J s 2.998 108 m/s
20
末端吸收
吸收峰 肩峰
谷
21
吸收曲线的讨论:
①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 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 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
收波长λmax
②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
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λmax
不变。而对于不同物质,它
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
则不同。
22
③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并作为 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分子内部能级分布 状况)。
8
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一.吸收光谱的产生 分子内三种运动对应三种能级: 电子运动-电子能级(Electron energy level 原子之间的相对振动-振动能级(vibration) 分子转动-转动能级(rotation) 分子整体能级 E=Ee+Ev+Er
9
当有一频率v , 如果辐射能量hv恰
14
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 可形成白光,这两种光称为互补色光。
黄绿
黄
560~580
绿
580~600
500~560
橙
600~650
白光
绿蓝
480~500
红
650~750
紫
400~450
蓝
450~480
15
物质呈现的颜色与吸收光颜色是互 补色关系。 若物质对白光中所有颜色的光全部 吸收,它就呈现黑色。 若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则呈现白色
n
2.吸收波长短<200nm
3.不易检测
例子:甲烷125nm,乙烷135nm
→* → *
n→* n→ *
反键 反键
未成键 成键 成键
成键作用越强,反键轨道能量越高。
25
2. → *跃迁
*
*
键类型:碳碳双键、三
键、共轭双键等
能 量
特收波长
<200nm,如乙烯为
165nm。共轭双键吸
收波长>200nm,如1,
3-丁二烯210nm
→* → *
n→* n→ *
反键 反键 未成键 成键 成键
26
3. n→ *跃迁
*
*
键类型:连有杂原子(N、
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检出限可达10-7 g/ml,相对误差通常为1%~5%。 该方法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和 推广,是常用分析方法之一。
3
光是一种电磁波
整个电磁波包括:
无线电波微波 红外光 可见光
紫外光 X射线 射线
共同特点:横向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等于光速,即 c
4
光的特性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和粒子性。 波动性:折射、衍射、偏振及干涉等性质。 粒子性:具有动量,光电效应。
18
溶液颜色的深浅,决定于溶液吸收光的量, 即取决于吸光物质浓度的高低。 如CuSO4溶液的浓度愈高,对黄色光的吸收 就愈多,表现为透过的蓝色光愈强,溶液的 蓝色愈深。 因此,人眼可以通过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来 确定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大小。
19
三、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吸收曲线):不同波长的单色光 依次照射溶液,并测量在每一波长处对光的 吸收程度的大小(吸光度),并以波长() 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作图,即 可得一条吸光度随波长变化的曲线,。 它反映物质对各种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
200 10 9 m
9.932 1019 J 6.20 eV
7
各种电磁波谱波长范围:
无线电波 1~1000 m 微波 10-3~1 m 红外 0.76~1000 m
本章重点 讨论
可见 400~800 nm 紫外 100~400 nm 近紫外200~400
X射线
0.01~10 nm 远紫外100~200
用紫外—可见光照射分子时,会发生电子能 级的跃迁,对应产生的光谱,称为电子光谱 ,通常称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2
UV-Vis是带 状光谱?
电子能级跃迁伴随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因此得到光谱是带状光谱。
13
二、 物质的颜色与吸收光的关系
当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后就色散成红、橙、 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光,它们具有 不同的波长范围。反之,这些不同颜色的光 按一定的强度比混合后便又形成白光。
好等于该分子较高能级与较低能级 的能量差时,即有:
E E2 E1 hv
分子从基态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能级
10
激发态 基态
11
ΔE电=1-20eV ΔE转=0.05-1eV ΔE振=0.005-0.05eV 在分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能量变化,电子跃 迁能量变化最大,它对应电磁辐射能量主要 在区紫外—可见区。
若透过所以颜色的光,则为无色。
16
物质不同颜色是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M+hν M* 。由于△E=hν,所以能 级差决定只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不同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 E不
同,△E也不同。
人眼可以比作是定性分析可见光区 分光光度计。
17
例: KMnO4溶液吸收 525 nm绿青色光( 互补光的400 nm 附近的紫色光), 所以KMnO4溶液呈 紫红色。
作用粒子:原子光谱法
分
分子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
吸收和发射光: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类
光的能量:射线光谱法、x射线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 等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定义:(又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根据 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可见光谱 区的辐射能的吸收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 方法。
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λmax处吸光度A
的差异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在λmax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幅度最大,
所以测定最灵敏。吸收曲线是定量分析中选择 入射光波长的重要依据。
23
四.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 a.有机分子的轨道类型及跃迁类型
24
1. →*跃迁
*
键类型:饱和键。
*
能
特点:1.所需能量高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