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供电及用电知识
5.3.3 触电保护措施
• 二、保护接零
•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到零线(或称中性线)上,适用于中性点接地的 低压系统中。如图 5—5 是电动机的保护接零电路。
5.3.3 触电保护措施
• 家用电器的三线插座与插头:配电箱进线处零线接大地,配电箱出线引出 相线(L)、工作零线(N)、保护零线(地线)。插座与插头的正确接法 如图 5—6 所示。
• 据有关资料认为,工频电流 10mA 以上,直流在 50mA 以上的电流通过人 体时,触电者已不能摆脱电源脱险,有生命危险。在小于上述电流的情况 下,触电者能自己摆脱带电体,但时间过长同样有生命危险。
• 一般情况下,人们触及 36V 以下的电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至于产生危险, 故把 36V 的电压作为安全电压。
5.3 触电事故
5.3.1 人体触电的种类
• 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人体局部受伤或死亡的现象称为触电。根 据人体受到伤害的程度不同,触电可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
• 一、电伤 • 电伤是在电流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下造成的人
体外伤。常见的有灼伤、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5.3.1 人体触电的种类
• 漏电保护开关(简称漏电开关)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 型保护装置。
• (2)我国交流电力网额定频率为50Hz,偏差不应超过 ±0.2Hz,超过规定 标准,往往会造成电动机转速下降、自动装置失灵等故障。
5.2 供电质量
• (3)国家规定:10kV 及以下的电力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变动幅度不得超 过额定电压的 ±7%,低压照明用户的电压变动幅度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 +5% 或 -10%。超过规定标准,往往造成用电设备工作不正常、温升过高, 甚至损坏。
5.3.2 触电形式
• 二、双相触电 • 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称为双相触电。对
于这种情况,无论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人体所承受的线电压将比单相触 电时高,危险性更大。
5.3.2 触电形式
• 三、电气设备外壳漏电 • 电气设备的外壳本来是不带电的,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会使外壳带电。人
5.3.1 人体触电的种类
• 实践证明,常见的 50~60Hz 工频电流的危险性最大,高频电流的危害性较 小。人体通过工频电流 1mA 时就会有麻木的感觉,10mA 为摆脱电流,人 体通过 50mA 的工频电流时,中枢神经就会遭受损害,从而使心脏停止跳 动而死亡。
5.3.1 人体触电的种类
• 三、安全电压和人体电阻
5.2 供电质量
5.2 供电质量
• 供电都需要保证质量,这是很重要的,其质量标准为:
• (1)根据全国供用电有关规则规定:供电部门需要对用户停电时,35kV 以上用户每年不超过一次;10kV 用户每年不超过三次。计划检修应在7 天 前通知用户。国家还规定,用户在分配的计划指标内用电时,无特殊情况, 供电部门不应无故停电。
• 二、电击
•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使内部器官组织受到损伤,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 触电死亡中绝大部分是电击造成的。如受害者不能迅速摆脱带电体,则最 后会造成死亡事故。
• 根据大量触电事故资料的分析和实验证明,电击所引起的伤害程度,由人 体电阻的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作用于人体 的电压及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长短等因素决定。
体触及这些设备时,相当于单相触电。大多数触电事故属于这一种。为了 防止这种触电事故,对电气设备常采用保护搭铁和保护接零的保护装置。
5.3.3 触电保护措施
• 一、保护接地
• 将电动机、变压器、铁壳开关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用电阻很小的导线同 接地极可靠地连接起来,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如图 5—4 是电动机的保护接地电路。
• 这是应用最多的低压供电系统。
5.1 供电电压
• 低压供电系动切断电路。
• 对于安全条件要求很高、易燃易爆的场合(如采煤矿井)可采用中性点不 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
• 一些工业企业中少数大型电动机直接采用 3kV、6kV、10kV 等高压电源供 电。电源设备的额定电压,一般比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高 5%,以补偿部分 线路电压降。
5.3.2 触电形式
• 人体触电形式有单相触电(图5—1)、两相触电(图5—2)和电气设备 外壳漏电(图 5—3)等多种形式。
5.3.2 触电形式
• 一、单相触电
• 单相触电是常见的触电方式。
• 人体的一部分接触带电体的同时,另一部分又与大地或零线相接,电流从 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形成回路,这种触电称为单相触电,在接触电气线 路时,若不采用防护措施,一旦电路或设备绝缘损坏漏电,将引起间接的 单相触电。若站在地上,误接触带电体的裸露金属部分,将造成直接的单 相触电。
5.1 供电电压 5.2 供电质量 5.3 触电事故 5.4 电器防雷、防火和防爆 5.5 节约用电
5.1 供电电压
• 在工业企业中,电气设备直接使用的电源,绝大多数是低压电源。一般是 线电压为 380 V、中性点接地的三相电源。
• 动力负载一般是对称三相负载,采用三相三线制;照明等单相负载虽在连 接时尽量分配在三相上,但很难做到时时对称,因此采用三相四线制。
• (4)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不少新设备中有冲击负荷,不对 称负荷或非线性负荷。接入电网工作时,会引起电网供电电压波形的畸变。 这会使其他用电设备损耗增大,特性恶化甚至控制失灵,还会对广播、通 信产生干扰。因此对这类负荷应限定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安装滤波装置 等,以抑制其产生的高次谐波(即比 50Hz 高几倍的正弦交流分量),避免 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如规定在 380V 系统中谐波电压最大值不得超过 5%。
5.3.3 触电保护措施
• 三、漏电保护装置
• 普通民用住宅的配电箱大多数采用熔断器作为保护装置。随着家用电器的 日益增多,这类保护装置已不能满足安全用电的要求。当设备因绝缘不良 引起漏电时,由于泄漏电流很小,不能使传统的保护装置(熔断器、自动 空气开关等)动作,漏电设备外露的可导电部分长期带电,这增加了人身 触电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