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


如需进行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除 应详细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中 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地面水环境的单项影 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 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地面水状况,地表 水各部分之间及其与海湾、地下水的联系, 地表水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以及地表 水的污染来源。
特别应详细说明可能直接对建设项目有危 害或将被项目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 及发展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一定的现场 调查。
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大 气环境状况,如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 气候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 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 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 量极值,是照,主要的天气特征等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土壤直接有关的环境 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 分的简述下列内容: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 源及其质量现状,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水土 流失现状及原因等。
当需要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除应详 细叙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应根 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土壤的 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成分与结构,颗粒 度,土壤容重,含水率与持水能力,土壤 一次、二次污染状况,水土流失的原因、 特点、面积、侵蚀模数元素及流失量等, 同时要附土壤分布图。
• 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
• 评价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如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
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 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坍塌、地面深陷等,要进行 较为详细的叙述。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地震、 也应加以说明,必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若没有现成 的地质资料,应做一定的现场调查。
精度不高,不宜用于微 观环境状况的调查,受 资料判读和分析技术的 制约
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组成部分,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 特点、结合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 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
包括: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 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建设项目建在海边,又无需进行海湾的单 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性叙 述部分或全部内容:
概要说明海湾环境状况,即海洋资源及利用 情况,海湾的地理概况,海湾与当地地面水 及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 质现状,污染来源等。
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地面水(包括海湾) 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的部分 或全部内容外,还应增加水文、水质调查、 水文测量及水利用状况调查等有关内容。 地面水和海湾的环境质量,以确定的地面 水环境质量标准或海水水质标准限值为基 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选定的评价因子 分别进行评价。
(如大气、地面水、地下水等)应全面、详细调查,对这 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应有定量的数据,并做出分析或评 价;
• 充分收集和利用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位的
近三年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当现有资料不能 满足要求时,应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1.地理位置 2.地质环境 3.地形地貌 4.气候与气象 5.地表水环境 6.地下水环境 7.大气环境 8.土壤与水土流失 9.生态调查 10.声环境 11.其它
若建设项目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但项目 规模较大时,应根据现有资料简述下列部 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植被 情况,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受 危害的或作为资源的野生动、植物,当地 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现状。若建设项目 规模较小,又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时,这 一部分可不叙述。
若需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时,除应详细叙述 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 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本地区主要的 动、植物清单,特别是需要保护的珍稀动 植物种类与分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 定性状况,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 及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环境因素调查。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地下水直接有关的环 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 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
包括当地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地下水埋 深、地下水与地面的联系以及水质状况与污 染来源。
若需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除要比较 详细地叙述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 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水质的物理、 化学特性,污染源情况,水的储量与运动 状态,水质的演变与趋势,水源地及其保 护区的划分,水文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 承压水状况等。当资料不全时,应进行现 场采样分析。
收集资料法
现场调查法
遥感法
特点
应用范围广,收效大,较
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 有的各种有关资料
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可 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
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特点, 特别是人们不易开展现 状调查的地区的环境状 况
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往 局限性
往不全面,需要补充
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 力和时间,往往受季节、 仪器设备调节的限制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简要说明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 周围地貌类型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 风成地貌等地貌情况。
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有危害的地 貌现象,若不直接或间接危害到建设项目 时,可概要说明其发展情况。
若无可查资料,需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
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 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 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的地形图。
Ξ4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
1.环境现状调查 2.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3.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4.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一般原则
▪ 确定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应略大于评价区域)
▪ 筛选调查参数
调查方法
▪ 搜集资料法 ▪ 现场调查法 ▪ 遥感法
政府 部门
建设 单位
搜集资 料途径
环境 监测站网站源自其他方法• 包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
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 距离和交通条件,并附地理位置图。
• 一般情况,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分内容,概要
说明当地的地质状况,即: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 式以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 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