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工程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施工合同段:CKGZTJ-5 编号:单位工程名称小冲隧道
分部工程名称支护
分项工程名称超前小导管
施工单位第十三架子队里程DK614+310~DK615+063 交底日期2012/3/7 交底地点第十三架子队会议室
新建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5标小冲隧道 DK614+325~DK614+560(Vb级),DK614+560~DK614+645(IVa级), DK614+645~DK614+785(Ⅲa 级),DK614+785~DK615+830(IVa级), DK614+830~DK615+043(Vb级)复合型围岩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交底内容:
一.技术要求
超前小导管应用于隧道围岩拱部超前注浆预支护,IVa级围岩小导管长度4.5m,纵向搭接长度为1.5m,即每3m设置一环;Vb级围岩小导管长度4m,纵向搭接长度为1.6m,即每2.4m设置一环,Ⅲa级围岩无超前小导管。
超前小导管与四肢格栅组合而成的预支护系统,具有类似管棚的作用。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
① 超前小导管规格:Φ42无缝钢管,壁厚3.5mm。
②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Vb级),50cm(IVa级);
③倾角:小导管外插角10°~15°,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④注浆材料:水灰比为1:1的水泥净浆。
⑤设置范围:Vb级围岩拱部150°范围,共使用50根;IVa级围岩拱部120°范围,共使用40根。
二.施工操作
(1)制作钢花管
小导管前部钻注浆孔,孔径6~8mm ,孔间距10~20cm ,呈梅花形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 ,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
注浆压力一般为0.5~1.0MPa ,具体浆液配合比和注浆压力由现场根据地质条件试验确定。
超前小导管以紧靠开挖面的钢架为支点,小导管尾段与钢架焊联,打入钢管后注浆,形成管栅支护环位于土层时,小导管压注水泥浆,压力不小于2MPa ,其余地段压注水泥砂浆,压力不小于1MPa 。
小导管构造见图2。
图2
(2)钻孔
①钻机定位 风动凿岩机钻孔要求与已设定好的孔口管方向平行,必须精确测定钻孔位置。
用全站仪、挂线、钻杆导向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调整,确保钻机钻杆轴线与孔口管轴线相吻合。
②钻孔
小导管采用风动凿岩机成孔,小导管钻孔利用开挖台阶搭设简易台架施钻,按照设计间距布孔;钻孔方向尽可能垂直结构面;小导管孔的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小导管孔的深度应大于小导管长度的10cm ,小导管孔距允许偏差为±15cm ,成孔后采用高压风清孔。
钻孔前先按设计间距定出实际孔位实际位置;钻孔保持直线,并应与主要结构面垂直;成孔后孔内石粉必须以高压风、水冲洗干净,钻孔应圆而直。
③清孔、验孔
用钻头进行反复扫孔,清除浮渣,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用高风压从孔底向孔口清理钻渣;用经纬仪、测斜仪等检测孔深、倾角、外
φ8mm 加小钢管普
15~20cm
插角。
(3)小导管安装
①测量放样,在设计孔位上做好标记,用风枪钻机钻孔,孔径较设计导管管径大20 mm以上。
②成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或用凿岩机直接将小导管从型钢钢架上部、中部打入,外露20cm支撑于开挖面后方的钢架上,与钢架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4)注浆
采用KBY-50/70注浆泵压注水泥净浆,注浆前先冲洗管内沉积物,由下至上顺序进行。
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值,持续注浆10min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或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的80%及以上时注浆方可结束,注浆施工中认真填写注浆记录。
注浆异常的处理:发生串浆时,在有多台注浆机的条件下,同时注浆,当注浆机较少时将串浆孔及时堵塞,轮到该管注浆时,再拔下堵塞物,用铁丝或细钢筋将管内杂物清除并用高压风或水冲洗,然后再注浆。
水泥浆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胶时间,进行小泵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混合浆的凝胶时间。
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混合浆的凝胶时间。
三.安全要求
(1)施工期间,尤其在注浆时,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
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注浆,采取措施。
(2)注浆结束4小时后,方可进行掌子面的开挖。
交底接受人交底人审核人
注:驻地监理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