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3414”完全实施试验,通过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探寻适宜澄江县水稻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
[关键词] “3414”完全实施试验;水稻;配方施肥
澄江县地处云南省中部,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东南面,属于农业县,水稻是县内主产,居粮食之首,常年播种面积1485h㎡,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20%,在水稻生产中,由于稻谷价格偏低,少施或不施钾肥的现象比较突出,盲目施肥,重施氮、磷肥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不仅造成水稻生产成本的增加,经济效益的下降,还加大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本文通过水稻“3414”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产值的影响,为指导水稻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一、试验概况
1.试验设计和分布
试验在澄江县龙街镇龙街七社进行,前茬是菜豌豆,土壤类型为黑鸡粪土。
试验根据肥效田间试验“3414”完全实施方案要求进行试验,三因数:n、p、k,四水平(0、1、2、3水平),见表1;随机排列,三次重复,14个处理,小区面积19.8㎡,小区长6.6m,宽3 m,小区间用pvc塑料隔板深埋田间0.2 m以上间隔,重复间间隔0.5 m,供试品种选用楚粳29号,每小区栽插10行,每行60从,株行距28㎝×10㎝。
2.试验过程
所选试验田经取土样送玉溪市土肥站进行土壤三大养分的化验分析,结果如下:土壤有机质33.9%,养分指标为高;土壤ph值6.87,为中性;有效氮(n)每kg土壤含量为289mg,养分指标为较高;有效磷(p)每kg土壤含量为21.5mg,养分指标中等;速效钾(k)每kg土壤中含量为125mg,养分指标为中等。
根据化验结果及水稻的需肥特征,确定了2水平的平衡配方施肥用量(纯养分)即n:p:k=11:4:5,0水平不施肥料,1水平0.5×2水平为n:p:k=5.5:2:2.5,3水平1.5×2水平为n:p:k=16.5:6:7.5。
供试肥料氮肥尿素(含n46%),磷肥: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 16%),钾肥:硫酸钾(含k2o 51%)。
各处理施肥情况见附表1;2010年5月2日结合划小区耙田施底肥24%;5月3日栽插,5月19日施分蘖肥58%;7月9日施穗肥18%。
在全生育过程中进行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工作。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经济性状调查及产量结果表2
有效穗处理8的最高为每公顷450万穗,最低是处理1每公顷为361.5万穗;穗实粒数最高的是处理8为每穗108.9粒,最低是处理1为每穗89.6粒,千粒重最高处理为12每千粒25.81g,最低是处理11为每千粒22.84g;空秕粒每穗空粒数最高是处理11为每穗25.4粒,最低是处理1为每穗7.9粒;各处理中产量以处理9(n2p2k1)为最高10928.25kg/hm2,比处理1(n0p0k0)每公顷增2958 kg,增37.11%;其次是处理11(n3p2k2)为10667.1 kg/hm2,
比处理1(n0p0k0)每公顷增2696.85 kg,增33.84%,产量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8>12>5>6>14>4>3>7>10>13>2>1。
2.方差分析
分析表明处理间、重复间无差异。
说明试验田各处理间及重复间差异不显著。
(1)方差分析(ff0.01-有极显著差异)。
表3
变异来源 df ss ms f f0.05 f0.01
处理间13 148894.895 11453.453 1.492 2.119 2.904 重复间 2 16140.644 8070.322 1.051 3.369 5.526
误差26 199634.348 7678.244
总变异41 364669.886
(2)多重比较。
比较方法:最小显著极差法(lsr-ssr)误差自由度:26,均数样本容量:3,均数标准误:50.591 表4
代码处理号平均值5% 1%
1 n0p0k0 531.353 b a
2 n0p2k2 538.050 b a
3 n1p2k2 665.703 ab a
4 n2p0k2 665.843 ab a
5 n2p1k2 689.990 ab a
6 n2p2k2 687.82
7 ab a
7 n2p3k2 648.413 ab a
8 n2p2k0 697.737 ab a
9 n2p2k1 728.550 a a
10 n2p2k3 630.277 ab a
11 n3p2k2 711.143 a a
12 n1p1k2 697.087 ab a
13 n1p2k1 582.510 ab a
14 n2p1k1 666.160 ab a
各处理间多重比较结果为:①处理9、11之间;3、4、5、6、7、8、10、13、14之间;处理1、2之间无显著差异。
②处理3、4、5、6、7、8、9、10、11、12、13、14与处理1、2之间有显著差异;处理9、11与3、4、5、6、7、8、10、13、14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处理9、11与处理1、2之间有显著差异;③其他处理无差异。
3.试验结果回归分析
(1)回归方程检验(表5)
回归方程:
y=527.3170+9.2366n-33.3185p+75.3384k+7.3855np-3.9266nk -5.3435pk-0.5439n2-3.5706p2-2.5611k2
(2)回归方程应用(表6)
由表可知,数学模型经f检验达到显著水平,复相关系数r也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所获得的施肥效应函数能反应生产实际,水稻产量和n、p、k之间有显著回归关系,有较高的可靠性,数学模型
有效,可用作水稻生产上施肥的指导。
根据试验结果,结合生产实际及土壤肥力情况,推荐最佳施肥量每亩用纯n:10.02kg,纯p:
2.53kg,纯k:4.01kg,可获得最佳每亩产量694.27kg。
三、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对水稻的施肥方法进一步探索。
水稻有两次需氮高峰期,第一次在分蘖期,第二次在幼穗分化期,氮肥一次性作促蘖肥追施,会导致水稻无效分蘖过多,前期群体过大,第二次需肥高峰供氮不足,水稻颖花数减少,蛋白质合成量降低,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减少生产上投工投劳,降低成本,n肥的原用量在分蘖前施用全生育期施肥量的50%,p、k在此期一次性施完。
幼穗分化期再用n、p的50%。
参考文献
[1]《澄江土壤》玉溪地区土壤普查办公室、澄江县土壤普查工作队,1982.9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