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个教练故事

20个教练故事

20个教练故事1开心很多时候,我问其他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对方在思考片刻之后,常常回答:也没什么特别要求,过得开心就好。

然而,如何以过得开心呢?在一次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员也问了教练同样的问题:教练,我常常觉得不开心,你能不能告诉我,我如何才可以活得开心?教练的回答是:你不开心,通常都是活得没让别人活得开心。

你要开心,你先让别人开心,先让这个世界开心,你肯定开心。

你要赢,先让你的员工赢,先让你的客户赢,你就会赢。

中国的文字在表达上是很准确的,同进蕴涵了很多人生的哲理。

比如,关于快乐这个词,钱钟书就解析过:快乐的“快”字已经决定了乐的本质--------乐是很快会过去的。

我想补充是:也可以很快再来,如果你愿意的话。

同样,“开心”这个词只有中国才有,外国是没有的。

这个在当初创造出来的时候已经表达了其中的秘诀,这个一目了然、简单而深刻,但是我们常常忽略的秘诀就是-------当你把心打开,你就会得到开心。

2生气一位训练师朋友跟我讲述了一个禅师与兰花的故事。

一个禅师很喜欢养兰花。

有一次他外出云游,就把兰花交徒弟料理。

徒弟知道这个是师傅的至爱,所以悉心照料。

没想到就在禅师回来的头一天,他不小心把兰花摔坏了。

这个徒弟非常担心,害怕师父生气。

禅师回来之后,并没有生气,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当初种兰花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的。

这是智者的生活态度。

回想一下,我们平时有多少生气的时候?为什么而生气?为塞车、为天气、为股票、为别人的态度、为自己的遭遇……有些人还常常生两次气。

第一次是因为某人或某事生气,第二次是生气刚才自己为什么生气。

仿佛人生总有生不完的气。

要不生气,就学一学那位禅师,想一想当初的目的是什么。

这也是教练常用来管理情绪的方式-----清晰目标。

那位训练师朋友还跟我说:“从我知道这个故事后,我就告诉自己,别再生气。

如果今天我生气,我就亏了;如果今天我开心,我就赚了。

”你想赚还是亏呢?我猜我们的答案是一样的。

因为,当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的。

3痛苦教练Elsie 的儿子有一次闹肚子痛,于是去了医院。

医生看完后说,要观察一个晚上,如果到了明天早上肚子还痛的话,就可能是肓肠炎,需要动手术了。

Elsie的儿子听了后马上哭了。

Elsie问他:“哭什么呢?”儿子说:“因为怕打针。

”于是Elsie与他有了一番对话。

Elsie:为什么怕打针?儿子:痛。

Elsie:什么时候痛?是打进去痛还是整个过程都痛?儿子:不知道,反正是痛。

Elsie:既然不知道,不如研究一下,是什么时候痛,痛到什么程度。

儿子:好吧。

打完针,儿子擎着手臂,说,“妈妈,我知道了。

原来打针好像蚊咬一样。

打进去的时候有点痛,中间不痛,拔出来的时候又有一点点痛。

这种方式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关注的焦点不是放在怕痛上,而是放在研究上。

痛的过程也变得有意义了,它成了一种学习。

有欢乐就有痛苦,这是人生的二元论。

但是教练英勇地此有自己的积极看法:痛是一种生理反应,不可友回避。

苦是一种态度,是你对于痛的一种态度。

痛不痛无法选择,但苦不苦是可以选择的。

你可以选择痛苦,也可以选择痛快。

不是有人说:“痛并快乐着”吗?区分出痛与苦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痛,但不必苦。

4忙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验:当你头号其他最近怎么样是,你会听到这样的回答-------很忙。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忙似乎成了人们每天的功课。

到底人们在忙些什么?在“忙”字的背后我们又可以听到什么呢?如果你善于聆听,你会听到“忙”字后面的种种含义。

比如当有人对你说忙的时候,事实上他是说你没有他所忙的事情重要。

如果你的另一半老是跟你说忙的话,你也许应该考虑提升你的竞争力了-------显然,有此你更吸引他(她)。

有时候人们说忙也是一种炫耀。

比如当我们跟别人说我很忙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我的企业生意很发,我的产品受欢迎、服务专业;意味着我很重要,很多事情没有我搞不定。

这一切都迫使我不得不忙。

忙在这里成了一种建立品牌和推销的手段。

有一篇文章甚至极端地用拆字法将“忙”粽子分解为“心亡”。

在我看来,可以有很多层意思:比如某人对不愿忙的事情或人不感兴趣,觉得不重要,就等同于一种心死。

他是在选择一些值得用心的事。

也可能这个人总是埋头于一些事物性的工作,已经迷失人生的目标或者忘记欣赏身边的人和事物。

这也是一种心亡。

这种忙的后面通常跟着一个字就是-------累。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可以反思的是:自己或者职员每天的忙究竟是忙出了什么成果?忙的时候有没有抓住重点?先停一停,听听忙背后的声音,能听到这些后面的声音,以及那些声音中蕴涵的智慧。

5累累是因为你不没有真正负责任教练问小孔的目标制定情况。

小孔说:“定不出来。

也有些想达到的目标,但是感觉要达到的话很累。

”教练:“那说明你不是定不出目标,只是怕累。

”小孔:“有时候虵不知道怎么确定目标。

我们贸易行业价格不稳定,我们公司又没有代理什么品牌产品,主要是靠关系做生意。

”教练:“你做这个行业多少时间了?”小孔:“11年了。

”教练:“这些年有没有进步?”小孔:“不有,好像还有退步。

别人都说我的公司能生存到现在是一个奇迹。

”教练:“我听你是根据现在条件来设定目标的,而不是设定目标创造条件去完成的。

所以你当然没有进步啦------如果你要达到目标需要手上的品牌产品的话,就算你没有也可以去创造啊。

”小孔:“我也知道我可以这样做,但我觉得太累。

”教练:“累,成了一个你习惯性的假设-----你一想要达到目标就觉得累。

那这个目标不是你想要的?”小孔:“是。

”教练:“那愿意为你想要的这个目标而付出吗?”小孔:“愿意,不过还是会觉得累。

”教练:“有什么方式是可以不累且能做目标呢?”小孔:“不知道。

”教练:“要从很累地做到目标到很轻松地做到目标,你需要做什么?”小孔:“需要学习,自我提升。

”教练:“你打算怎么做?”小孔:“我知道了,我会拟订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

”教练的一个作用就是推动学习的发生。

因为从累到不累,从现状到目标,其中的差距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6哭在一次研讨会上,有位嘉宾问教练Lawrence:听说你们在训练时会有人抱头痛哭,是真的吗?他的表情好像是在问一件很严重、很奇怪的事。

Lawrence回答说:你认为抱头痛哭是一个问题吗?我们谁生下来不是抱头痛哭的?全场的观众顿时报以笑声和掌声。

有时候有同事会因为失恋、工作有压力或者其他不开心的事而哭泣。

Lawrence就教练他们说:哭没问题。

不过你可以一边哭一边打电话啊,你可以一边哭一边做你的事啊。

最麻烦的就是很多人一哭就什么也不做了。

哭没问题,但别成为工作与生活的障碍。

由于体验式学习会有效激发人的情绪能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人公有各种情绪的流露,包括哭(所以会有前面那位嘉宾的问题)。

这也赞成不少训练界人士的一个误区:以为训练中有人哭就代表训练效果好,没有人哭就代表训练效果就不好。

其实哭不是训练的目的,只是参加训练者情绪的自然流露,不是训练刻意追求的地东西。

训练真正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习惯,提升素质与能力,把学到的、体验到的、感悟到的、启发到的一切带回到生活和工作中,真正改善生活品质。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场悲剧也可能令观众热泪盈眶,但悲剧不等于好的训练。

因此,可以哭,可以不哭。

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拥有好的生活,而不是本末倒置。

7面子教练问小孔:你的企业目标做得怎么样了?小孔:很多事,忙不过来,所以没做到。

教练:忙一些什么事呢?小孔:经常有朋友从内地到深圳来,我要去陪,喝酒、唱歌、闲聊,一陪就是半天。

其实我很不愿意,很累。

教练:不愿意为为什么还要去陪。

小孔:为了面子。

教练:是你的面子重要还是企业的目标重要?小孔:当然是企业的目标重要,但陪客人有时也有生意机会。

教练:有多大机会?小孔:其实也不太大。

教练:那你把那么多的时间精力投放在不太大的机会中值不值得呢?小孔:对,其实我眼前本来就有经过努力就可赚钱的机会。

我还是为了面子。

教练:做到你企业的目标,把你的企业做大、做好、做成品牌会不会更有面子?小孔:会。

教练:那你会怎么做?小孔:我知道了,我会努力做好手边的工作。

谢谢。

陪朋友玩未必等于有面子,不陪朋友玩也未必得不到面子。

不是说朋友不值得陪,要面子也无可厚非,只是我们需要清晰自己真正想要的。

当小孔很累、很不愿意地陪朋友玩时,这就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了。

其实这次教练的核心不是关于面子,而是关于人的自我限制。

8道歉在一次训练中,有位学员对教练说:我的合作伙伴蛮不讲理,我再也不想理他了,除非他来跟我道歉。

教练就问他:如果他不想跟你道歉呢?学员说:那我们就不合作喽。

教练又问:当时你们合作又是为了什么?学员:为了赚钱,共同发展。

教练:那现在还想不想赚钱,共同发展?学员:想。

不过这次是他的错,必须他来跟我道歉,否则我坚决不理他。

教练:你说坚决不理他,其实你是在惩罚他的同时也在惩罚自己。

然后教练借这个例子来启发所有参加训练的人:我们通常喜欢说,这是他的错。

这是最简单的说法-----这样我不需要改,要改的是对方。

这意味着对方才有进步空间,而我没有。

道歉,是让过去的真正过去。

就算你没错也可以道歉---对不起,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对不起……如果道歉能帮你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你为什么不愿意呢?这是关键的,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退不是亏,是投资---对更好的未来的投资。

9怯场一管理者在参加训练时说自己不敢上台,因为在一两百人面前说话很怯场。

教练就激励他说:我也会怯场。

但是我对怯场的看法不同。

怯场的感觉告诉现在我面对的事情重要。

不重要的事你会怯场吗?而且这不断证明我还活着,因为------我怯场。

你可以把怯场当作障碍,也可以把怯场当成朋友。

其实,你越害怕的东西,这些东西就会越跟着你,因为这就是你要学习的东西。

害怕是活着的人的荣誉,害怕是生命的证明。

害怕、恐惧、胆小、害羞是人的正常功能,没什么大不了。

很我时候教练鼓励被教练者承认、接受,而不是抗拒自己的恐惧。

更好的信而有征法是沟通自己的恐惧。

沟通出来往往能淡化、减少恐惧。

强压在心头,不承认自己有恐惧的做法往往加深恐惧。

同时,作为教练还会挑战对方:你可以一边怯场一边演说,你可以一边恐惧一边做你要做的事。

记得某国的海边有一个墓碑,上面写着:献给那些死于大海的人和即将死于大海的人。

面对恐惧,无数人依然前往。

因为我们所恐惧的,也就是我们要征服的。

10厘清目标(一)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船靠向哪一个码头,所有的风都不会是顺风。

教练四步技巧的第一步是厘清目标。

这里用“厘”字含有挖掘和区分的意思。

有一次我在主持教练导修时,遇到一个相关的案例。

那是一位颇有经验的业绩的保险公司管理人员,她说了自己的困惑:“我想开家连锁店,又想在这家保险公司继续做,不知该怎么选择?”我就问她:“你的目标是什么?”她说:“积累财富-------因为我要做深圳市的市长,一栋地王大厦一样的楼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