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PPT课件

第九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PPT课件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8-13章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P132-147
3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四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 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货币财富在资 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
11
2、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
第一,是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 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
最典型的是英国从15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初的所谓 “圈地运动”。
12
第二,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 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毒品等加速货 币财富积累。
10
(四)资本原始积累
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主要西方国家的新兴资 产阶级均以十分野蛮的方式开始致力于资本的原 始积累过程,加速上述两个条件的形成。因为它 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初始资本 的形成过程,不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进行 的资本积累,所以称作资本的原始积累。
马克思指出:“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 , 因为它是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 史。”(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第783页)
17
对G—W—G′矛盾的有效解释与说明,能够回 答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能够回答货币如何转 化为资本,即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条件
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价值增殖“必须在流通
中,又必须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就是问题 的条件”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88〜 189页)。
18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产生。
第三,在国内则利用国家权力,通过发行公债、 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
马克思说: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用血和 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马克思《资 本论》第1卷,第783页)
13
3、资本原始积累的意义
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 展准备了大量雇佣劳动者和巨额货币财 富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可以说,没有 资本原始积累就没有资本主义。
4
【教学要求】
本章首先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1、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 2、明确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3、理解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 重点: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划分意义;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难点: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区别和联系
14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 征
(见教材第136页)
1.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 的基础
2. 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 质特征
3. 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 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15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货币的拥有与投入是资本家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出
7
说明: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封建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
展→ →城市的兴起和货币关系发展→ →社会分工扩大→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封建行会解体→ →封建行会的 师徒关系演变成雇佣关系→ →封建的自然经济遭破坏而商 品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 资本生产关系的萌芽。 2)资本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在资本原始积累之后实现的。
上述由小生产分化及商业资本控制而产生的资本主义 经济生产关系还是十分幼稚的,还保留着封建制度下的旧 形式,且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也很小,因此,只能算 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8
3)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资本雇佣劳动关系的 产生 。
4)手工业者的分化是产生建社会内部的经济 结构中萌芽、产生,并逐渐发展,不断溶解封 建经济结构,最后取代了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和相应的生产关系。
(联系第四章:作为流通媒介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 货币的区别)
16
二、解决资本总公式G—W— G′(也可称之为资本流通公式)矛
盾的先决条件
G—W—G′实质上是一个矛盾的公式: 一方面,货币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
增殖,产生了多于预付资本价值的价值; 另一方面,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作为
资本的货币在买卖过程中奉行等价交换 原则,不能发生价值的增殖。
发点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都是人们从事社会生 产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 相结合,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创造出物质财富。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拥有的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数 量、质量及其规模是由商品生产者的货币拥有量所 决定的。资本家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也必须首先 用其拥有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但货币不 一定是资本。
9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的两 一是大量的个有人基身本自经由济但条失去件生产资料的
劳动者;
二是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 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显然在不断地创造着 这两个条件。但仅仅依靠这种自然分化机 制来发展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为了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形成强制 性的制度变迁机制 ,加速两个基本条件的 形成过程。
5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 其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一)(补充内容)资本主义前社会经济制
度的更替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以前,人类社会已先
后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 度等。
6
(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 芽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 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封 建生产关系以其固有的保守性与封闭性,越来 越成为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障碍。这在客 观上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和自然经济的 藩篱,建立有利于私有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的 生产关系。在这个背景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封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逐 渐产生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