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塞尚作品剖析

塞尚作品剖析

塞尚作品剖析
塞尚作品分析
《穿红背心的少年》
1895年,油画95.5×64厘米,苏黎世,比尔勒收藏。

塞尚曾以一位名叫罗萨?德?米开朗基罗的意大利少年为模特儿,画了四幅角度不同的油画肖像。

而这幅取四分之三侧面角度的肖像,是其中最成功和最著名的一幅。

在这幅画中,人物的头部倚靠在弯曲的左臂,右臂则随意地垂放在腿上。

这种姿势与德国画家丢勒的著名版画《忧郁》中的人物姿势颇为相似。

也许,这种姿势本身便带着某种伤感意味。

这一姿势在塞尚后来其它一些肖像画中也曾有出现,如:《吸烟的男子》、《坐在头盖骨旁的男孩》、《意大利女孩》等。

在《穿红背心
的少年》中,男孩的形象占满整个画面,他那呈弓形的身躯是整个构图中主要的构成要素。

这一形象被牢牢地限定在一个紧密的空间结构中——左侧被窗帘的斜线限定;上端被后部墙上的水平线框住;而右侧则被那三角形的深颜色所限制。

弧形的手臂与弧形的身体彼此协调。

全画形、色、点、线等因素,均按一定的理性秩序一起组构。

为求得画面结构的妥贴与和谐,画家有意改变客观形象的外形及比例。

他特别拉长了画中少年的左臂,从而使那延长下垂的冷色袖子,在画中成为一泻而下、有着足够份量的白色块,与上部大面积的白色及冷色取得均衡。

画中那些不同形状与颜色的色块的安排,皆独具匠心。

就连少年发问和额头那闪光的白色与留空,也决非随意或偶然之笔;少年左肘下那块方形白纸,在画中则更是举足轻重,假如我们将它遮挡,整幅画便失却了平衡,失去了光彩。

《玩纸牌者》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塞尚曾画过多幅玩纸牌者题材的画,画上人物多寡不一(其中最大的一幅上,共画了五个人物)。

而最为著名的,要算是这幅只画有两个人物的<玩纸牌者)。

在这幅画上,塞尚将两个沉浸于牌戏中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表现得平和敦厚,朴素亲
切。

虽然主题十分平凡,然而画家却通过对形状的细心分析以及通过诸形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题材获得崇高和庄严之美。

在这里,相对而坐的两个侧面形象,&apos;一左一右将画面占满。

一只酒瓶置于桌子中间,一束高光强化了其圆柱形的体积感。

这酒瓶正好是整幅画的中轴线,把全画分成对称的两个部分,从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两个对手的面对面的角逐。

两个人物手臂的形状从酒瓶向两边延展,形成一个“W”形,并分别与两个垂直的身躯相连。

这一对称的构图看起来是那样的稳定、单纯和朴素。

全画充分显示了塞尚善以简单的几何形来描绘形象和组建画面结构的艺术风格。

画面的色调柔和而稳重。

一种暖红色从深暗的色调中渗透出来。

左边人物的衣服是紫监色;右边人物的是黄绿色。

所有远近物象都是用一片片色彩所组成。

不同的色块在画中形成和谐的对比。

塞尚其实是以所谓的“变调”来代替“造型”,即以各色域的色彩有节奏的变换来加强形象的塑造。

正象他自己所言: “当颜色丰富时,形状也就丰满了。


保罗?塞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塞尚)
, 搜索跳转到: 导航
保罗?塞尚(1839,1906,法国人),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塞尚由毕沙罗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

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后期印象派。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

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

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

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

”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

塞尚的名作《玩纸牌的人》,充分表现他对色彩和明暗对比的安排[编辑] 代表作品
《静物》
《圣维克多山》
塞尚:圣维克多山
世界艺术品网 2007-7-12 圣维克多山
在这幅作品的构图中,最为显眼的是画面中央挺立着的那棵松树,它成了眺望画中平原的障碍。

按照常规是不可以这样构图的。

可能是,,年代初,作者在莱斯塔克进行创作时,已经做过将前景中的小树林与它对面的风景结合起来的尝试。

考虑到业已画过的、与此次构图相似的另一幅油画,以及曾作过松树梢与对维克多山顶的素描等情况,本幅作品的构图,可能是意在松树与圣维克多山的对峙。

从画面上看,这棵松树的确是正在与对面的山岭进行着对话。

同时,大树又在远望着那片平
原。

在这幅风景画中,人们还可以觉察到当极目远眺画中平原的时候,自己所占据的位置正好是与松树重叠。

《圣维克多山》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绘画大师保罗?塞尚。

塞尚是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他毕生追求表现形式,被人们誉为“现代绘画之父”,也是20世纪立体主义和抽象绘画之父。

塞尚的画具有鲜明的特色,他强调绘画的纯粹性,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

这幅《圣维克多山》是塞尚最后一幅描绘这座山的画,作者让我们从冷杉树的丘陵上眺望,在这广阔天地间,雄伟的大山似乎从明朗清澈的大气中升起,它坚实,凹凸起伏的身形映现在闪烁的光影之中。

全画气势庄严、崇高,又略带忧郁,就像塞尚深沉的精神世界。

图中的每一个体块和造型都被处理得极为严谨,他朴实有序的笔触,敏感而理性地放置在画面上,成为厚重而富有肌理变化的色块。

笔触的种种走势、排列、连接、转换和交织,构成了空间,也产生结构,形成对比和谐的秩序。

整个画面恰似一首和谐的色彩交响乐。

破<滑铁卢桥>纪录莫奈<睡莲>天价成交(图)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Claude Monet)名作《睡莲》(Nympheas),19日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850万英镑(3680万美元)成交,打破莫奈另一名画《云雾中的滑铁卢桥》(Waterloo Bridge,Temps Couvert)的拍卖纪录。

据相关报道,《睡莲》是莫奈于1904年所画的作品,八十年前由莫奈的儿子卖给一个法国家族。

自1936年以来,这幅画从未公开曝光。

这次是由一位法国收藏家拿出来拍卖,结果由一名匿名买家投得。

《睡莲》未能破莫奈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睡莲》原先估价1000万至1500万英镑(2000万至3000万美元),结果以远超此价成
交。

它的成交价也高出莫奈的《云雾中的滑铁卢桥》的售价。

《云雾中的滑铁卢桥》18日在
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接近1800万镑售出。

但《睡莲》的成交价,却未能打破莫奈另一幅以睡莲池为主题的画作《Bassin aux nympheas
et sentier au bord de l'eau》的成交价。

后者在1998年以1980万镑成交。

《睡莲》过去七十多年来从未公开亮相,因此非常珍贵,它也是少数仅余在私人收藏家
手上的莫奈睡莲系列作品之一。

苏富比拍卖行形容称,《睡莲》是近年来在拍卖会上亮相的
莫奈最佳作品。

1900年底,莫奈在丢朗,吕厄的画廊里初次展出他的《睡莲》连作,共13幅,那座日本式拱桥在他的画上已被覆盖着索藤;池岸的背景是一片翠绿。

从1904年起,他画的池塘已不见那座日本式拱桥了。

>>>> 音画中国《睡莲香飘听莫耐》《睡莲》是莫奈晚年的作品。

莫奈初到巴黎的时候生活窘迫,艺术上受到主流的排斥,但是他顽强地坚持着,组织了印象派画家的多次展览,随着时间的延续他们逐渐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中年以后的莫奈在绘画上有了市场,经济状况大为好转。

于是他在巴黎郊外的吉维尼村建造了一个人工的池塘,并引入河水,形成一个水上的花园。

莫奈还在池
塘周围种植了各种垂柳和花卉,在池塘里则繁殖了大量睡莲。

在午后的阳光下,如镜子般的水面上,睡莲飘浮,这些异常的水生植物,大叶子向外平摊开来,和令人神往的花朵奇怪地移动着,西方的色彩、光线和东方的诗意情调在这里巧妙地交汇在一起。

晚年的莫奈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有关睡莲的创作当中去了。

评论家瓦多伊的评价是:“在这些画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它兼备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画更接近音乐和诗歌。


编辑: 杨冬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