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新三板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问题研究

我国新三板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问题研究

我国新三板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创新活动等各方各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中小企业占比达到97.5%,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中小企业
主要的融资方式是内源融资,因为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或者是发展期,所以
风险较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其贷款条件较为苛刻,所以中小企业外源融资较难。

新三板的诞生就承载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使命,新三板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途径。

中小企业通过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上市,可以通过定向增发、股权质押和发行私募债等渠道进行融资,那融资效率到底怎样呢?这是本文研究
的主题。

本文首先通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三个指标,分析了融资前后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变化,发现均有所下降,侧面说明企业融入资金并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

其次,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
进行实证分析,投入指标为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营业成本,产出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每股收益,利用Deap 2.1软件从整体和分行业进行分析。

第一,从整体看,无论是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
率,DEA有效的企业占比都较小,说明整体融资效率低下;技术效率DEA有效占比
较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大多数为创新创业型企业,这些在技术方面具有竞争力,所以自身技术效率较高;同时,融资后的
DEA有效占比不及融资之前,融资效率不佳。

第二,分行业的结果显示,新三板占
比较大的两大行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无论是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来看,融资效率均不佳。

所以,不管是单个指标的描述性分析,还是利用数据包络的实证分析,发现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效率较为低下,本文根据结论对新三板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