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德阳教学点《质量管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属于汽车轮胎真正质量特性的是( A) A.使用寿命 B.耐磨度C.抗拉强度 D.抗压强度 2.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B) A.朱兰 B.菲根堡姆 C.戴明 D.泰罗3.我国自( C )年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发展。
A.1960 B.1976 C.1978 D.1981 4.返工费属于( B )。
A.外部故障成本 B.内部故障成本 C.鉴定成本 D.预防成本5.( B )是调查用户对本企业产品的价格反映,摸清适宜的价格,新产品如何定价,为本企业确定产品目标成本,寻求适宜的质量水平提供依据。
A.产品调查 B.价格调查 C.市场需求量调查 D.流通渠道调查 6.( D )又称产品设想,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
A.产品设计 B.产品计划任务书 C.产品总体方案设计 D.产品构思7.在正态分布情况下,工序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值落在6σ范围内的概率或可能性约为(A) A.99.73% B.95.45% C.68.27% D.80.25% 8.工序能力定量表示为:Cp=T/60,其中T表示:( B )。
A.标准偏差 B.产品的公差范围 C.不合格品率 D.分散幅度 9.( D )是检验员在生产现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或加工产品的一定数量间隔对有关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A.首件检验 B.装置检验 C.自动化检验 D.巡回检验 10.( A )是质量体系文件的主要内容,它阐明了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体系的基本结构,是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所应长期遵循的文件。
A.质量手册 B.程序文件 C.质量计划 D.质量记录11.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最后一个过程是(D )A.设计过程 B.销售过程C.运输过程 D.使用过程 12.( D )是指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A.质量检督 B.质量检验 C.质量检查 D.质量审核 13.质量改进中,( A )是通过控制,消除急性故障,维持现有的质量状况。
A.防守型改进 B.进攻型改进 C.消极性改进 D.积极性改进14.下列方法中,有助于认清目标并确定自己与本行业领先水平之间差距的是( A )。
A.水平对比法B.调查表法 C.分层法 D.因果图法 15.若短时间内有不熟练工人替岗,则直方图所呈现的形态最可能为( C )。
A.偏向型直方图 B.双峰型直方图 C.孤岛型直方图 D.锯齿型直方图16.在我国现阶段,( A )在宏观质量管理中起主导作用。
A.政府 B.行业自律组织 C.消费者协会 D.社会舆论 17.质量监督的依据是( C )。
A.顾客对产品、服务的基本要求 B.行业公认的质量标准 C.国家和政府制定的质量法规和产品技术标准D.ISO9000族标准18.( B )年,英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
A.1900 B.1903 C.1905 D.1910 19.以下( D )由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颁发。
A.PRC标志B.标样标志C.SG标志D.长城标志20.一般来讲,预防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D )A.25%-40%B.20%-40%C.10%-50%D.0.5%-5%21.( A ),可靠性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可靠性指标已成为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A.20世纪50年代起 B.20世纪60年代起 C.20世纪40年代起 D.20世纪70年代起22.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C )A.质量文件 B.质量目标C.质量体系 D.最高管理者23.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C ) A.P阶段 B.D阶段 C.A阶段 D.C阶段24.矩阵图的最基本形式是(B ) A.T型 B.L型 C.Y型 D.C型25.在散布图中,当x增加,相应的y减少,则称x和y之间是(C )A.正相关 B.不相关C.负相关D.曲线相关26.直方图定量表示的主要特征值中的平均值(x)表示(D )A.数据的分散程度B.数据范围的间隔 C.数据值的大小 D.数据的分布中心位置27.在画因果图、树图、亲和图时,可以运用的方法是(C ) A.分层法 B.水平对比法 C.头脑风暴法 D.流程图法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是一套精心设计,结构严谨,定义明确,内容具体和实用性强的管理标准,它包括“两个指南”和“三种质量保证模式”、“三种保证模式”是指( BCD ) A.GB/T19004.1-9004-1 B.GB/T19001-ISO9001 C.GB/T19002-ISO9002 D.GB/T19003-ISO9003 2.间接质量成本是指在直接质量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和扩展,它涉及到制造和销售过程以外的企业活动,以及企业完毕的有关活动。
这方面的质量成本包括( ABCD )。
A.无形质量成本 B.使用质量成本 C.供应商质量成本 D.设备质量成本3.新产品开发决策后,应将具体的顾客和一般的市场要求、期望转化成产品规范,在产品规范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ABCD )。
A.性能特性与感官特性 B.包装、质量验证和保证 C.安装布局或配合 D.适用的标准和法规 4.影响工序因素一般包括( ABCD )。
A.操作者B.机器设备C.材料与工艺方法D.测量环境 5.工序检验是指在其加工工序完毕后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
一般有以下几种检验方式(ABCD)。
A.首件检验B.巡回检验 C.装置检验 D.逐件检验 6.质量体系文件主要包括(ABCD)。
A.质量手册 B.程序文件C.质量计划 D.质量记录和作业指导书 7.质量改进的环境的要求有( ABCD )。
A.要有以满足顾客要求和设置更强竞争目标为中心的、新颖的、共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具体制定企业质量改进目标 B.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公开交流、沟通和合作 C.应对质量改进所需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认可 D.应对企业全体成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8.散布图的分析判断方法有( ACD )。
A.对照典型图例法 B.指数分析法 C.回归分析法 D.简单象限法9.可能对产品提出明确质量要求的情况有(ACD ) A.合同环境 B.非合同环境 C.法律法规 D.技术规范 10.属于质量成本的内部故障成本有(AC )A.废品损失费 B.保修费C.返工费 D.工序控制费 11.营销人员素质包含的因素有(ACD ) A.专业知识 B.售后服务 C.销售技术 D.责任心 12.为有效进行采购而由供需双方制订的联合质量计划一般要包括的内容有(ABD) A.经济 B.技术 C.市场 D.管理 13.按原因一般将检验差错分为(ACD ) A.粗心大意(无意)差错 B.“致命”差错 C.有意差错 D.技术差错 14.为打破和超越现有的质量水平而制定的“突破性”目标所包括的指标有(BCD) A.顾客投诉率上升10% B.三包费用降低50% C.合格品率达到98% D.废品率由25%降至5%15.质量审核一般包括(ABCD ) A.产品质量审核B.质量体系审核C.过程质量审核D.管理评审 16.在我国工厂中的“两图一表”通常指(ACD ) A.排列图B.流程图 C.因果图 D.对策表 17.宏观质量管理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包括(ABCD ) A.行政监督 B.法律监督 C.社会舆论监督 D.消费者监督 18.认证制度一般包括的内容有(AB ) A.产品和质量体系认证B.认证机构的认可 C.颁发生产许可证书 D.企业认证三、名词解释1.质量体系检查质量体系检查是对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的检查和评定。
2.质量监督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由顾客或第三方对企业的产品或质量体系等状况进行持续的监督和验证,并对完成的情况或达到的结果的记录进行分析的宏观管理方式。
3.排列图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单的图示技术。
排列图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
4.系统图系统图是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施的一种树枝状示图,亦是一种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
5.质量改进我国国家标准GB/T 6583-94对质量改进下的定义是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实惠,在整个组织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种措施。
6.质量审核我国国家标准GB/T 6583给质量审核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7.成品检验成品检验也称最终检验或出厂检验,是对完工后的成品质量进行检验,其目的在于保证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不合格的成品不入库。
8.可追查性可追查性,又称可追溯性,是指根据记载的标识,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力。
9.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0.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是指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也即在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环境等标准条件下,工序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加工精度。
11.质量螺旋质量设计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
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所谓质量设计,就是在产品设计中提出质量要求,确定产品的质量水平(或质量等级),选择主要的参数,规定多种性能参数经济合理的容差,或制定公差标准和其他技术条件。
12.质量成本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既定的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
13.可靠性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
14.质量方针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15.接收概率指根据规定的抽检方案,把具有给定质量水平的交检批判为接收的概率,称为接收概率。
16.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然后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来判断该产品是否合格。
17.工序能力指数表示工序能力对设计的产品规范的保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