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张人欢同学访谈记录

北京大学张人欢同学访谈记录

北京大学张人欢同学访谈记录
彭菲彭菲(之后简称彭):学姐你好,我是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大三的学生彭菲。

祝贺你考取了理想的研究生院!现在是北京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真的是很厉害啊!
我现在还跟很多同学一样在考研的初步复习阶段奋斗,但是对我们来说还存在一些不太理解的问题,非常希望能得到有经验的前辈的指点。

张人欢(之后简称张):你好,我也希望我的一些经历可以给同学们参考,如果能帮助到学弟学妹们,我会非常开心。

彭:考研的第一步是选择理想并且适合自己的学校,那么你当时怎么选的学校呢?
最后决定的是北京大学,有没有决定性的因素存在呢?
张:选学校这件事嘛,一句话:Follow your heart~~想上哪个学校就报哪个学校,定下目标就好好努力,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将愿望和行动统一起来。

北京大学,是我在复习的过程中将目标一步步升高并最终确定的,我只知道,当我有了考北大这个想法时,就再也不能放下这个念头,心里有一股强烈的力量指引着我必须要将这个多年的梦想坚持到底并为之付出努力。

有时候我们做出一个决定,并非经过深思熟虑,仅仅是怀着一颗想要改变、想要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意念坚持下来,以后的路或许更艰难不易,但我无悔曾经的选择,年轻时的拼搏总是让人觉得骄傲自豪又充满力量。

当然了,很多同学心中一开始有一个远大的目标,然后在复习的过程中慢慢再去挑选更适合自己的、不那么热门的学校,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各人有各人的考虑,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很多人也确实做出了很明智的选择。

我还是相信学弟学妹们的,我们学校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与生活环境,你们需要好好珍惜,现在离考研还有一年的时间,所以确定了目标就好好加油,没问题的。

彭:谢谢学姐的鼓励!学姐能否为大家介绍一下考研复习的过程和经验呢?
张:数学方面,我就看的我们的教材,一周看完微积分,一周看完线代和概率论,再就没翻过书了。

之后就重点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那本书一定好好做,把里面
的内容搞透,至少两遍,如果没明白,看三四五遍都很有必要!我可以说说第二年考研我复习数学的进度,7月份到北大开始复习,到9月份时把复习全书看了两遍,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也看了两遍,之后做660、400、100、真题(李永乐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数学三)、李永乐考研数学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数学三)、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用书:数学全程预测100题(数学三)、李永乐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数学三)数三历年真题),有时间就一直做题,直到考研。

政治,我推荐风中劲草的资料还有张剑锋的《大纲解析专题笔记》,总结的很好。

如果想做题的话我还是推荐张剑锋的题,涵盖了比较精华的内容,省去了很多不会考的内容,政治做题在精不在多。

彭:那么专业课方面呢,现在各个学校在专业科考试方面各有不同,我们要怎么才能准确地有针对性的复习呢?
张:专业课方面的话,我建议还是在论坛里看看,应该很多人有归纳,包括参考书目,习题,复习策略等等。

这样会更准确一些!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报考的学校较好,一定要注重专业课,这可能是你考研成败的关键,需尽早开始复习。

我当时考时,微观是中级,宏观还涉及到高级宏观的内容,基本全是模型推导,我们大学学习的远远不够。

在这说到考研复习,向你推荐一位北大经院学长总结的考研经验及复习计划,很全面也很鼓舞人心,发给你们参考学习,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附录1)彭:谢谢,能不能谈一下关于专业硕士的感觉呢?与学硕有什么不同呢?
张:这个我回答的不一定准确,在北大呢,我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区分,据我所知,考入光华的金融学研究生全部是专业硕士,而其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的。

所以,学校和专业方向是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那么我的理解,应该是学硕偏研究,以后读博士继续深造学习更好一些;专硕偏实用,更倾向于毕业之后直接找工作。

彭:学姐,研究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张:怎么讲呢,各个学校不一样。

我在北大就觉得研究生生活还是很辛苦的。

我们本科学的课程有些浅,来这直接高宏高微高计量;还有大部分人考证,CFA和CPA,也花费很多时间。

再有寒假暑假都很积极的找实习,总之是很忙。

彭:感觉研究生的学习也很辛苦呢。

张:其实,我认为越到北京上海这些地方,越是好的学校,越会辛苦!上了研就会知道,考研或许只是第一步需要克服的难关。

彭:学姐,之前你说7月份左右到了北京复习。

那么复习的话,在要考的学校附近,如果有可能的话跟着一起听课,然后跟本校的学生一起复习比较好,是吗?张:其实也未必是这样,各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也不一定需要听课,有时候条件也不允许;只要把该有的资料都拿到,该看的书都看透,也是没有问题的。

倒是可以找找报考学校的学长学姐问问情况,有些信息把握好,还可以和一起考研的人经常交流一下复习进度,方法,关于一些专业问题的理解等等。

还有要说明的是,你们现在考研按照自己的规划,再参考下前辈们的经验有计划的复习就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没必要完全照搬,吸取有益于自身的,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好方法就行。

最后呢,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要是有这样一件事情、它的完成能让你异常兴奋,能让你心潮澎湃,能让你光想想就觉得浑身带劲笑到合不拢嘴,那你就异常坚定的完成它吧!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我期待着我们的同学有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未来!祝你们复习顺利,梦想成真!
附录1:
考研四门课的具体复习经验
一、数学:我觉得数学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课本上的例题都要吃透,定理都要背熟,课后习题要认真做;然后,要尽量多做些复习材料,熟悉各种考研的题型,不会做的可以把题目记到本子上,先看一遍解答,过几天再把本子拿出来自己做。

考研数学三不会出很难的题目,但考试时间很紧没有时间给你思考,必须一看到题型就反应过来应该怎么做。

考研题型数量是有限的,只要你做的材料足够多,把各种题型都见过一遍,考试自然没问题;最后,考试前二十天左右应该做几套模拟卷子,完全模拟考试的时间,把解答步骤写详细,训练自己做题的熟练度和准确性,会做的题不能做错。

只要做到这三点,拿高分就没有问题。

我想,我这次数学能考到148分也跟做到了这三条有关吧。

二、英语:我以前一直认为英语短期内是无法提高的,后来才发现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我向师兄师姐请教了考研英语的复习方法,具体说来:1.先要把考纲规定的单词背熟,不能留生词,大概背个四五遍就可以了吧;2.然后做一两百篇阅读理解,做阅读的时候要先看题目后看文章,每道题对应文章中的部分要仔细看,要特别关注每段的首句和末句;3.新题型要做模拟题练一练,“七选五”要关注上下文连接部分的关键词,4.翻译和完型可以适当做点练习题,这部分不作重点5.考前一两个月要背作文模版,小作文分类背8篇,大作文背5~6篇就可以了。

6.英语做题的原则应该是先做真题后做模拟题。

三、政治:政治没有什么好说的,把《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看个两遍,然后多做点题目,个人认为任汝芬的《序列之二》题目不错;政治的分析题要分要点答全面。

四、专业课:微观和宏观都要扎扎实实地吃透,微观要看三遍宏观至少两遍,微观里面的图形都要会画,宏观的各种传导机制及图形的变化自己要会默写,高宏部分的各种结论自己要会推导;政经资本主义部分把崔建华的书背两遍就没问题,社会主义部分要学会自己总结专题,按照专题去集中搜集材料,答题时把自己能想到的要点一股脑儿全部答上去。

五、总的来说,复习的过程中数学包括的三门课(高数、线代、概率)应该同时复习,以免看了一门忘了另一门;前半年数学和英语齐头并进;后半年数学和专业课应该齐头并进,英语可以少花点时间;政治可以从9月中下旬或10月份开始准备,来得及。

希望我写的这些东西能对大家有用,也希望大家能够避免去走我所走过的弯路,在未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