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时间测定作业指导书
生产技术科:负责对组装作业时间测试、记录、分析,制定作业标准时间以及对其进行验证、修改。
5.作业内容
5.1确定测时对象及周期
测时对象操作者应该受到岗前培训,具备作业资格并达到一定作业速度,能够独立、稳定得完成其所在工序的作业。
5.1.1 初品生产一周内测量。
5.1.2 初品连续生产一周测量。
5.1.3 连续生产两个月后重新测量。
编制
审核
批准
ISSUED By:
By
Date
序号
日期
版本
ECN NO.
修订履历
备注
1
2009年12月21日
A
初次发行
1. 目的
通过对组装作业进行时间分析,掌握各项作业所需的时间资料,为车间管理及成本分析提供依据,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线平衡,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组装产品
3. 定义和缩略语
5.1.4 作业工序变更或作业人员变动较大重新测量。
5.2确认工作方法与工作环境
5.2.1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5.2.2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
5.2.3使用规定的设备、(夹)治具。
5.2.4在不受外在不良影响的条件下。5.2.5达Fra bibliotek一定的品质要求。
5.3确定作业工序
根据产品组装工艺流程,确定测试作业工序。作业要素要区分明显,容易观测。事先在《作业时间记录表》上记下要观测的作业要素及其他必要事项。
6.相关文件
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CX-QD-09
7.相关记录
7.1《试验结果记录表》QD-004
标准时间,是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由受过训练的作业人员使用规定的设备、(夹)治具,在不受外部环境不良影响下,达到一定的品质要求,完成一个工序的作业所必需的时间。
观测时间,是实际观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
标准时间 = 观测时间×评价系数×(1+宽放率)= 实际时间×(1+宽放率)
4. 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