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化工作调研情况汇报公司领导:本人进入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后,根据信息中心工作职责,在计算机设施、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信息安全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对公司信息化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
针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提供给公司领导决策。
一、公司信息化工作现状公司十分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九十年代初,公司就实施了档案管理、财务及会计业务的计算机应用,实现了业务的计算机简单处理。
同时,部分生产装置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了自动化控制,取得了初步效果,为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000年以来,公司计算机应用进展迅速,投入增多,设备和设施相应得到改善,使用的部门和应用范围扩大。
特别是进入二00三年以后,公司大力推进计算机应用工作,积极申报省、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获得郑州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得到了郑州市科技局的资金支持,有力的推动了公司网络建设、财务及物流系统的应用和协同办公系统的实施。
目前,公司拥有计算机一百多台,建成有企业内部网和Internet(互联网),网络覆盖了公司主要处室和生产部门。
公司财务、供应、销售和仓储等部门业务实现了计算机处理,为业务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提供了一个平台,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全面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00五年底,实现了Internet接入。
之后逐步建立了公司网站,提供了企业收集、发布信息的平台,扩大对外宣传、联络渠道,为下一步实现电子商务应用打下了基础。
在生产设备及工艺控制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应用,生产装置实现了部分计算机控制,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消耗,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同时为进一步实施生产过程集散控制系统(DCS)打下了基础。
生产调度和武保部门在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实施了实时监视,满足了安全生产和保卫的需要。
党、群和宣传部门的主要业务处理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应用。
安全及环保、动力及设备、计量及控制、质量检验及分析、规划及设计、人力资源等管理部门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解决了繁杂的业务处理和重复性劳动的问题,提供了工作效率。
总之,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达到了明显应用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及行业中的先进企业相比还有差距。
个人认为,目前企业的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信息化工作有待提高1、计算机管理方面:由于之前公司没有成立专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机构,管理职责不够明晰;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给系统应用、运行、维护工作带来困难;缺乏长期、统一、全面的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工作以业务项目需求进行推动,只能满足当时业务处理的需要,不能形成完整、持续发展的信息应用体系;计算机应用及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就会给推进信息工作带来困难。
信息系统建设应严格遵照《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规范》进行调研、设计、论证、选型、实施和验收,避免项目实施后达不到预期。
应加强信息资源的统一调配、合理使用,搞好计算机设备(设施)和应用系统使用、运行、维护,保障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2、计算机网络方面: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要求的提升,现有设施显得不够完备,设备不能满足新的需求,交换机和防火墙配置相对较低,数据传输和吞吐能力不强,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待提高,扩容性差。
外网出口带宽不够,目前外网带宽仅10 M (兆),使用Internet上网用户众多、网速过慢,部分用户不能正常使用。
局域网(内网)核心交换设备配置较低,光纤接口过少,没有实现到桌面100M 数据交换的能力,满足不了ERP应用的要求。
规划的交换设备不足,级联层级过多,存在有核心交换设备到最终用户级联到四层以上的情况。
网段负载分担不均衡,网络主干及连接链路不顺畅,汇聚层多处使用双绞线及交换机的10M/100M自适应口直接相连,造成下级应用瓶颈。
部分设备配置过低,使用家用型交换设备,数据交换能力低下,形成拥堵。
网络已达到规划的最大数据交换和使用能力,现有的网络不能满足业务增长的应用需求。
3、信息系统应用方面:特别在实施ERP这样规模较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上,涉及方面比较宽,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人员要求都很高。
项目投入过于集中,给资金安排、技术力量的综合使用带来困难。
往往在项目规划和方案实施方面,得不到彻底实现。
在实施信息化项目中,必须遵循“总体规划,分段实施,逐步完善”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系统成功应用。
(1)服务器、存储设备、终端设备、网络等运行环境是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平台。
搭建应用环境时,应从分发、响应、处理能力和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
目前,公司应用运行环境,只能满足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不能满足进一步集成应用的需要。
90%的计算机设备是2005年前配置,大部分处于维护运行状态,检测、控制、计量、分析和财务等重要应用部门亟待更新。
财务及物流用服务器、存储设备配置较低,数据和系统未作必要的安全保障。
若及销售、采购、仓储、计量等应用系统实现流程控制和数据共享,就会造成服务器过慢、死锁,甚至崩溃的现象发生。
协同办公(OA)用服务器,内存64M、硬盘容量140G,配置较低,新的应用困难。
病毒杀防及病毒库分发服务器,PC机配置,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在信息工程项目建设中,前期准备必须充分,要深入进行调研、流程重组、方案设计、软件选型、系统测试和模拟企业环境运行等工作,它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项目实施中的人员组织、项目管理非常重要。
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深度。
要把涉及部门的业务骨干、技术尖子吸纳到项目组中来,积极参及和配合IT供应商,共同实施。
这样既能保证项目质量,又能锻炼队伍,为成功应用打好基础。
项目管理的程度,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预期。
加强项目管理,进行进度跟踪、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分阶段、定期对项目检查和评定。
主要检查和评定项目是否按《实施方案》和《技术合同》要求进行实施;功能是否达到要求;流程是否得到控制;信息是否实现共享等。
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
目前,公司使用的大部分应用系统是2005年底实施的,应用系统相对独立,信息孤岛严重。
协同办公(OA)采用用友致远A6,应用效果较好,只需加强部分功能使用和相应版本升级即可。
财务、销售、采购、仓储和人力资源等业务处理系统采用的软件系统是用友U8、V860版本。
财务系统模块较为完备,能够满足账务处理、报表和数据引用分析工作。
核算功能不够,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等核算模块及预测分析系统。
没有实现及采购、销售、仓储等系统的无缝联接,自动归集、生成和调用能力较差,系统功能、流程控制需进一步调整和提升。
采购、销售、仓储和人力资源等系统使用及管理较为分散,部分功能没实施,业务处理比较独立,不能实现业务间的相互调用及查询,数据没有实现完全共享,应作为重点进行完善。
组织的电子衡管理系统二次开发,没有实现系统及计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不能直接引用质检和出入库数据。
业务间没有实现流程控制,数据不能共享,业务不能完全实时处理,不能满足随时进行成本计算、测算和数据分析要求。
如原材料、销售等市场价格变动对产品成本影响的测算、分析,及时提供准确信息支持的能力较差。
现在使用的系统,实现了基本业务处理,为系统进一步完善打下了基础。
个人认为,在实施ERP的同时,还应加强计划统计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设备动力管理、环保安全管理、档案管理和辅助应用等系统应用工作,满足业务处理和提供服务的需要。
在实施信息系统中,应该把先进的管理方法应用到系统之中,实现企业的业务流程控制和监管,形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共享,为决策提供支持。
(3)监视、检测、控制和分析系统在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应用效果很好。
生产和武保在重点岗位、重点部位、厂门口及主干道实现了实时监视,满足了安全生产和保卫的需要。
但生产和武保监视系统建立了两个平台,采用了不同的存储、控制方式,生产采用硬盘录像机,武保采用计算机。
如果进一步扩展使用,为公司领导、考核部门和应用部门提供网络实时监视服务,就会带来困难。
生产检测及控制方面,自动化控制程度不高。
目前,建有四套不同检测及控制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监控平台,给生产部门和主管及时了解、掌握情况,科学指挥带来困难。
所以说,生产过程实现DCS控制十分必要,应进一步规划和推广。
公司检测及分析系统应用范围较窄,只及色谱结合进行了质量检测及分析应用。
应加大应用范围,不仅要公司原料检测、产品质量分析提供手段,还要为新产品开发、研究提供保障。
计量管理在化工、农药行业是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影响生产消耗、产品质量和计算的准确性。
搞好计量管理计算机应用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应结合DCS和ERP系统进行统一规划,逐步实施。
(4)信息安全十分重要,系统及数据安全工作有待加强,安全措施应及时到位。
财务、销售、仓储等业务已实现计算机处理代替了手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业务资料、文档都以电子档案形式存放。
目前,使用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无长延时UPS保护,没有双机热备。
机房设施不健全,没有防雷、防尘、恒温、接地等措施。
一旦出现突发事故,就会造成服务器瘫痪、数据丢失、系统无法恢复的情形。
所有应用系统,日常备份工作有待加强,应建立定期和异地备份机制。
应用部门的系统维护、病毒防护应及时,应建立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制度。
同时,应建立持续、跟进的系统功能完善机制。
4、计算机使用方面:尚未制定全面、详细的计算机使用管理规定,没有明确计算机使用部门的管理责任,使用得不到规范。
尚未建立设备及系统运行、维护的日常检查制度,不能做到及时了解和掌握设备及系统运行状态。
没有建立完备的设备及系统配置台账,对计算机资源不能做到合理使用和调配。
没有建立定期检查及清扫制度,设备保养工作不到位,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积尘严重,已影响到正常使用。
计算机管理部门缺少对使用部门的技术指导、检查和考核,应用系统的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
5、信息利用和档案管理方面:信息中心成立之前,企业网站由供销公司负责建设和维护。
主要承担企业宣传、产品介绍、信息发布、在线咨询及服务等功能,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对外展示的平台,建立了客户及企业沟通的渠道。
网站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网页更新的及时性和信息的时效性及在线咨询及服务的质量是影响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必须设专人负责收集企业相关信息、及时更新发布,定时值班,在线服务及咨询。
否则,将失去引力和信赖,起不到及客户沟通渠道的作用。
公司没有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
目前,是通过网站实现了供求发布、意向沟通、协议洽谈等功能,网上交易、结算和物流配送暂没有实现。
建议加入行业电子商务网,建立起应用平台,扩大应用能力。
信息服务及利用工作,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发布的渠道,目前处于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