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二、我国土地调查分类回顾
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1989年,《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2002年,《全国土地分类》 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2009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51号)
第三章 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重点与难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 2、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 3、土地利用潜力预测。
土地利用规划
人们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 社会条件,以及历史基础和现状特点, 对一定区 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布局上的优化组 合,并且对实现该优化组合在时间上、措施上 和政策上做出安排,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 的综合功能。是土地利用控制的手段和措施。
二级类型 名称
商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 工业、仓储
市政公用设施、绿化用地 文体娱用地、机关宣传用地、科研设计用地、教育、医卫
住宅用地 铁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其他交通用地
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狱 水域用地
水田、菜地、旱地、园地 其他用地
全国土地分类
• 为了满足土地用途管理的需要,科学实施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 统一管理,扩大调查成果的应用,在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现 状分类及其含义”和“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两个土地分类基 础上,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1984年,我国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中制定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采用 两级分类,其中一级类分耕地、园地、林地、牧草 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未利用 土地8类,二级类分46类
• 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就是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 类。从1984年颁布开始,一直沿用到2001年12月
• 城镇土地分类用于城镇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变更调查。从 1989年发布开始,一直沿用到2001年12月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级类型 名称
商业金融业用地 工业、仓储用地
市政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住宅用地 交通用地 特殊用地 水域用地
农用地 其他用地
个数 3 2 2 5 0 4 4 0 4 0
• “全国土地分类”自200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试行 。自 2002年以来 ,有效地应用于土地变更调查及国土资源管理工 作中
• “全国土地分类” 包括《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和《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是城乡一体化的土地 分类,适用于城镇和村庄大比例尺地籍调查
➢国外土地分类至今约有半个多世纪的历 史,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就出现了 各种土地分类系统
➢国外土地分类多数以土地利用现状作为 分类的依据,具体到各国又有差异。
• 国内的土地分类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在解放以 后
• 国内土地分类依据与国外基本相同,也是以土地 利用现状作为分类依据,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简称土地详查)采用以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 用方式和覆盖特征为分类依据,城镇地籍调查采 用以土地用途为分类依据等
土地利用系统
土地 资本 劳动
空间 生态系统 景观 物化资本 货币资本 智力劳动
体力劳动
土地利用系统组成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第三节 土地评价 第四节 土地利用预测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不同土地分类方法比较
方法
依据
土地自然 土地自然属性 分类系统 的相同性和差
异性
具体标志
以地貌、土壤、植被为具 体标志
目的
揭示土地类型的分异和演替规律, 遵循土地构成要素的自然规律,最 佳、最有效地挖掘土地生产力
土地评价 评价指标的相 分类系统 同性和差异性
以土地生产力水平、土地 质量、土地生产潜力、土 地适宜性等为具体标志
为开展土地条件调查和适宜性调查 服务,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 服务
土地综合 分类系统
土地的自然特 性和社会经济 特性、管理特 性及其他因素
以土地的覆盖特征、利用 方式、用途、经营特点、 利用效果等为具体标志
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反映国家各项 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国 家和地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服务
• 针对全国城镇与村庄地籍调查尚未全面完成的现 实情况,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基础上,制定了《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 用)》。适用于土地变更调查和更新调查
•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采用三级分类。其中一 级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3类,也就是 《土地管理法》的三大类。二级分为耕地、园地、 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 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未利用 土地和其他土地15类。三级为分71类。
5
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
9
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 水工建筑物、冰川及永久积雪
8
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坎、 其他
城镇土地分类
• 1989年9月,我国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制定了“ 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城镇土地分类主要根据土地用途的 差异,将城镇土地分为商业金融业用地,工业、仓储用地, 市政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 ,水域用地,农用地及其他用地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土地利用现状是土地资源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的全面反映。
土地利用划分具有如下特点: 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经过人类的劳动所形成 的产物 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上服从社会经济条件,在地域分布上不一定连 成片 种类、数量、分布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进步而变化 。
一、土地分类方法
土地分类因目的不同,差异显著, 形成不同的土地分类系统。 • 土地自然分类系统 • 土地评价分类系统 • 土地综合分类系统
一级类型
编号 名称
Hale Waihona Puke 1耕地2园地
3
林地
4
牧草地
5
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
6 交通用地
7
水域
8
未利用土 地
个数 5 5 6 3
二级类型 名称
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其他园地 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
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5
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盐田、特殊用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