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五年级现代文阅读(有答案及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现代文阅读(有答案及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现代文阅读(有答案及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轻看一小步8岁那年,伯森·汉姆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从此,伯森·汉姆患上了恐高症。

伯森·汉姆的曾祖母——94岁的格瑞斯听说了孙子的情况后,一着急,竟然从一百公里外的葛拉斯堡罗徒步赶了过来。

格瑞斯的这一举动无意间创造了()近百岁的老人徒步百里的吉尼斯纪录。

一位记者问格瑞斯:当你徒步而来的时候,你是否因年龄关系而动摇过?老太太笑着说:“小伙子,()气跑一百公里也许需要勇气,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的。

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

”格瑞斯的这句话,深深震撼了伯森·汉姆幼小的心。

他开始给自己制订了()训练计划,决定一步一步挑战曾经不敢逾越的高度。

伯森·汉姆先是在附近的楼房训练,第一天,他爬了10个台阶,第二天,他爬了11个台阶,半年后,他就已经能够轻松地爬上四楼的阳台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伯森·汉姆在爬楼梯锻炼中,竟然喜欢上了攀爬这种运动。

1983年,他徒手登上纽约帝国大厦,在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同时,也赢得了“蜘蛛人”的称号。

有人问伯森·汉姆,成功的诀窍是什么?伯森·汉姆微笑着说:“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所以,我战胜的只是无数个一步而已。

”(1)将下面表示数量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一棵一口一个一位(2)画线句子中的“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3)对作者在本文中述说得出的道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先说自己患有恐高症,再说自己制订攀爬计划,最后说自己成功了。

B. 先由曾祖母的“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在伯森·汉姆身上发挥作用,最后得出“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

(4)在你身上有过“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的经历吗?请结合实际的例子简要地说一说。

【参考答案】(1)一棵;一位;一口;一个(2)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

(3)B(4)我在爬山下的一处陡峭岩坡时,开始很害怕,在同学的鼓励下,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终于一步步走了下来。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谈自己的看法,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点评】(1)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上生明月(节选)巴金四周都静寂了。

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

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

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

船像一条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

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

这时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

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

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

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咸了一轮皓月。

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一粟。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

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

我们吃过晚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

这红灯并不亮。

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的灯还是在原处。

难道船没有走么?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

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

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条黑带。

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

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恰当的词语。

①辽阔的海面上雾气蒙蒙。

________②明亮的月亮。

________③大海中的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

________(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拟人句。

(3)目睹了明月升天的过程,作者有何感慨?用文中语句回答。

(4)作者最难忘的月出是怎样的?(5)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很多,请你写两句与大家共赏。

(6)月亮总能勾起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发挥想象说一说月亮在你心中像什么。

【参考答案】(1)万顷烟波;皓月;沧海一粟(2)|比喻句:船像一条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

拟人句: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3)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4)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

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条黑带。

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

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5)小时不识月,忽作白玉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略【解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所谓“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

(6)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发挥想象。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

(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想象。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

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

”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

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

多尔先生想。

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

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

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

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fá)。

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

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lóng)。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

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

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

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

”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

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

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

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

他的眼前模糊了。

(1)注音或写汉字弄________脏单薄________ 蒸lóng________ 处fá________ (2)写出近义词思忖——________ 虔诚——________(3)找出一个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4)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所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5)小乞丐用来买花的“每一枚硬币都磨的亮晶晶的”表明了什么? (6)对小乞丐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处境?(7)小乞丐从卖花姑娘手中“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在风雨中“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这表现小乞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8)文章最后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是什么强烈冲击着多尔先生?“模糊”说明了什么?【答案】(1)nòng;bó;笼;罚(2)思考;恭敬(3)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