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采矿学研讨

现代采矿学研讨


采面前进式、后退式与混合式回采
1、前进式— 回采工作 面从大巷向井田边界方 向推进采煤。
2、后退式— 回采工作 面从井田边界向主要水 平大巷方向推进采煤。
2
4 3
1
Fig.9 — 1(a3) (a) 示,设分带煤柱 ;
采面前进式、后退式与混合式回采
3、 混合式( 往 复式)— 前进式 与后退式回采相 结合。
(五)工作面回采顺序
工作面与采区边界和上下山的相对置关系 •工作面后退式 •工作面前进式 •工作面往复式 •工作面往复旋转式
工作面回采顺序
工作面后退式: 由采区边界附近向采区上山方向推进采煤。 适用: 我国广泛应用
采掘干扰少,准备时间长 ,可探明煤层条件
工作面回采顺序
工作面前进式 采面由采区上山附 近向采区边界方向 回采,区段平巷沿 空留巷。
薄煤层和极薄煤层开采的问题,储量19%,产量6~7% 厚层难冒坚硬顶板刀柱采煤法
思考题
一、参照Fig.9 — 1绘采区巷道布置图,说明: 1、 巷道名称; 2、 构成完善的采区生产系统应具备哪几类巷道? 3、 运煤及通风系统? 4、 最下一个区段的生产系统图。
5、煤层上山与区段平巷在维护上各有何特点? 6、区段回采顺序? 7、控制采区巷道的基本途径。 二、试述普采的区段平巷的布置特点。 三、试述综采的区段平巷的布置特点。
(二)单工作面与双工作面
1、单工作面布置 炮采、普采、综采均可。 2、双工作面(两面三巷,面可等长)
普采、炮采。 如用综采,两面不同采,共用煤仓。
主要优点:减少一条巷道,
一套设备。
I 3
5
5
4
2
1
6
I
7
(三)前进式、后退式与混合式
根据倾斜长壁采面推进方向与主要水平大巷 的相互位置, 前进式: 后退式:混合式: 视“井田边界”为前,主要水平大巷为“后”。
(4)通风系统简单,风路短,通风构筑物减 少约1/3。
倾斜长壁采煤法优点
(5) 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如: 倾向断层 — 可沿断层面布置; 淋水大 — 仰斜开采; 瓦斯大 — 俯斜开采; 片帮严重— 俯斜开采。 (6) 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采面单产增加,巷道掘进率降低 采出率增加,工效(t/工)提高 。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
JOY8670型两柱掩护式支架,
8670kN
工作阻力6700~
刮板输送机:槽宽1m,
生产能力2500 ~ 2800t/h,功率 1400kw
2002年 面产803万吨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
3、采煤工艺特点:
1)初采高度较小,一般为3.5m左右; 直接顶初次垮落后采至全高
61 2
a 54
3
仰斜开采与俯斜开采
2、俯斜开采 — 采面沿 倾斜自上向下推进采煤。
适用:煤厚, 大,
a
煤松软易片帮,CH4大。
5
当 5 仰斜与俯
4
斜相结合的形式。
6
1
2
仰斜开采与俯斜开采
当 5
仰斜与俯斜相结合的形式 。
a
5
4
661
1
a 54
22
3
阳泉一矿
, M=1.6m; CH4 40m3/dt ; 采面长180m; 斜长1070m。
大采高采煤的优点
工作面产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 回采巷道的掘进量比分层减少了一半 减少了假顶的铺设 减少了综采设备搬迁次数,节省搬迁费用,增
设备投资比分层综采大,其综合经济效益明显 高于分层综采 提高了资源的采出率(煤厚4 m多,只采3 m)
大采高采煤工艺的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采高越大,支架重量越大,如采 高4.5 m,每架支架重约17.5 t;采高5 m时, 则为22 t。采煤机、输送机重量也将增大。
4、大采高采煤工艺的适用条件
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度3.5~5 m、赋存稳定 、倾角小于12°和顶板较稳定的煤层\煤质较 硬。
第四节 单一长壁采煤法的应用
我国采煤方法最多的一种,产量约占40% 。 走向长壁28% 倾斜长壁12%
适用:缓、中、倾斜薄及中厚煤。近年来, 应用范围扩大。 5.5m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成功;目前认为M 5m为宜。
2 4
3
1
Fig.9 — 1(3b) (b),不 设分带煤柱
(四)主要巷道类型
1)回采巷道 2)水平大巷
I 3 5
3)联络巷
5
4
4)硐室
2
1
6
I
7
倾斜长壁取消了采(盘)区上(下)山巷道

布置方式 :井筒—井底车场—主石门— 水平大巷—回采巷道。
(五)运输系统
1)运煤 — 胶带机
2)辅运 — 运送物料困难,长距离斜巷
问题:少掘巷;采出率高 ;要求支护技术和手段好 ;要防漏风;留巷困难。 适用: 我国少用。
工作面回采顺序
3、工作面往复式 上采面前进式,沿空留巷; 下采面后退式,沿空留巷。 优点:缩短搬家距离;采出率高;少掘巷道。 适用:鸡西、阳泉、开滦均用过。
工作面回采顺序
4、工作面往复旋转式 使综采面旋转180,往复回采,沿空留巷。 优点:采面不搬家;少掘巷;
第二节 倾斜长壁采煤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 回采工作面沿煤层走向 布置,沿倾斜(仰斜或俯斜)推进采煤。 或 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推进的采煤方法。 该法采煤量占总产量的12%以上
3
一、单一倾斜长壁 采煤法采煤系统
(一)巷道布置特点 5

1、巷道名称:
2
1
6
7
1
2
II
4
cm0601
I 3 5
4
6
I
7
3
2、巷道布置特点:
缺点:煤损大;回采技术复杂;转折点难维 护,设备折损严重。 适用 :少。
(六)区段间无煤柱开采的回采巷道布置
1、采面前进式沿空留巷 采面前进式回采,沿采空区 留出平巷。
2)采面后退式沿空留巷 先掘区段平巷到采区边界, 采面后退回采,沿采空区留 出平巷,为下区段服务。
沿空 留巷
3)往复式沿空留巷 4)我国后退式沿空留巷适用: 煤层倾角中倾斜以下,2m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层。 沿空留巷比较困难,使用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
1、通风的要求 : 符合安全规程, 防止上隅角瓦斯聚积; 防漏风(无煤柱采时要有 防漏风的措施) ; 通风系统简单; 巷道断面足够。
上隅角
2、通风方式
U型通风
通风系统简单,漏风少,风流 线路长,变化大。
适用:瓦斯不太大,我国常用 ;
瓦斯大,设瓦斯尾巷,
U + L通风
3
2
1
通风方式
Z型通风 顺流通风方式,风路短 ,通风效果比U型好 要求:边界上山,沿空 留巷
思考题
四、简述高沼矿井区段平巷布置的特点,采煤工 作面的通风方式应满足哪些要求?
五、说明区段平巷单巷布置及双巷布置的特点及 应用。 六、说明单工作面与双工作面布置的特点及应用。 七、绘图说明采煤工作面回采顺序的几种方式及应 用。 八、绘图说明采场通风的几种方式及适用条件。
三、矿压显现及支护特点
煤层倾角对顶板稳定性影响: 1、仰采 : (1) 顶板产生向采空区方向的分力 (2)顶板受向下拉力,不易获得平衡 (3)煤壁易片帮 (4)采空区顶板冒落滚向采空区 (5)支架主要作用是支撑顶板 (6)支撑式或支掩式支架; 当 ,支柱迎山角为6 ) 设置复位千斤顶; 防片帮装置,锚杆; 大拉力的推移千斤顶
大采高液压支架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
• 厚煤层整层开采大采高采矿法 • 厚度为3.5~5.5m • 缓倾斜煤层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
例:大柳塔矿— 采高:4m;
采煤机:6LS—03型双滚筒电牵引采煤机, 总功率1500kw,生产能力2000-2800t/h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完成全部动作仅8s,
采煤工艺特点
2、俯采
1)水流入采面,工作条件差 ;
2)顶板相对稳定;
3)煤壁相对稳定,但α 装煤效
α
(a)
(b)
果变差;
3)机组不稳定,易掉道。
四、倾斜长壁采煤法评价及适用条件
(一)评价
1、优点
(1)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及维护费低, 投产快。巷道掘进工程量少15%,相应工期短 。
(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设备 及辅助人员可减少30。 (3)回采巷道沿煤掘进,易固定方向,采面 可等长布置,利于生产管理。
多台小绞车;
无极绳运输; 单轨吊;
I 3 5
卡轨车、齿轨车
5
4
2
1
6
I
7
三、采煤工艺特点
1、仰采
1)水自流入采空区;
2)煤壁稳定性差;
α
2)顶板稳定性差,临界角8 ;
(a)
3)当 时,采煤机偏离煤壁,减少截深
输送机,煤滚入下侧,易断链 。
4)当 时,采煤机不稳定,易翻倒。
措施:输送机设下部三角架,调平。
通风方式
Y型通风 稀释风流中的瓦斯。 要求:有边界上山、留巷 。
Y型通风
通风方式
H型通风 稀释瓦斯,系统复杂, 先掘后留,少用。
W型通风 对拉工作面
通风方式
(八)地质构造影响时区段平巷布置
F1
F12
F10 F8
断层构造, 权台矿综采面布置
增加面推进长度,减少边角煤
(八)地质构造影响时区段平巷布置 陷落柱
I
3—5—2
3
3、 运料:1 — 5 — 3
5
小绞车(置巷道一侧)多级上运; 5 4
无级绳上运
2
1
6
I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