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580201)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制造大类 (58) 所属专业类名称自动化类 (5802) 适用的专业目录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项目主持单位(盖章)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主持人孙爱武卢兵联合申报单位 33所院校和20家行业企业(名单见下页) 申报日期 2013年5月20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制二○一三年四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联合申报单位名单(按院校与企业分类,排名不分先后) 联合申报院校(33所)联合申报行业企业(20家)目录一、项目建设背景 (1)(一)项目来源与背景 (1)(二)建设意义 (2)1.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2)2.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 (2)3.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3)4.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需要 (3)二、项目建设基础 (4)(一)项目建设单位优势 (4)1.项目主持单位优势 (4)2.联合院校优势 (5)3.合作行业企业优势 (6)(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资源库前期建设 (6)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资源库需求调研 (6)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7)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已建教学资源 (10)三、建设目标与思路 (15)(一)建设目标 (15)(二)建设思路 (16)1.依据国家专业建设标准,搭建资源库总体框架 (16)2.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实现资源集成创新 (16)3.优化服务平台功能,确保资源的高效使用 (17)4.建立资源更新机制,促进资源库持续发展 (17)5.组建项目建设团队,协同完成建设任务 (17)四、资源库建设内容 (17)(一)资源平台 (19)1.学校教学资源 (19)2.企业学习资源 (24)3.职业培训资源 (26)4.职教立交桥资源 (27)(二)服务平台 (29)1.资源共享与服务体系建设 (29)2.技术方案 (30)3.业务描述 (31)五、项目建设团队 (32)(一)项目指导小组 (33)(二)项目开发团队 (34)1.项目主持单位 (34)2.项目联合申报院校 (35)3.项目联合申报行业企业 (45)六、项目实施 (50)(一)项目筹备阶段 (52)(二)资源库集中建设阶段 (53)(三)资源库运行、维护与完善、推广阶段 (56)七、经费预算 (57)八、保障措施 (59)(一)项目组织保障 (59)1.建设指导小组 (59)2.建设工作组 (59)(二)项目资金保障与管理 (60)1.资金预算与管理 (60)2.项目建设监控和审计 (60)(三)项目管理保障 (61)1.建立资源库项目建设责任制 (61)(四)知识产权保护 (61)1.坚持原创性 (62)2.加强过程监控 (62)3.申报“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62)九、预期效果 (62)(一)项目特色 (62)1.建设定位高 (62)2.应用模式新 (63)3.服务面向广 (63)(二)项目建设成效 (63)1.集成创新教学资源,建成国家水平的资源库 (63)2.引领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63)3.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服务学习型社会构建 (64)4.强化技术交流与信息服务,提升专业的社会贡献度 (64)5.建立资源建设与产业发展随动机制,实现资源库可持续发展 (64)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本方案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 14号),《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3年度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 56号)编制。

本建设方案由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基础、建设目标与思路、资源库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团队、项目实施、经费预算、保障措施、预期效果等九部分组成。

一、项目建设背景(一)项目来源与背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2011年分别启动两批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的建设,目前,已建成数控技术等28个专业教学资源库,有力地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了同行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教育部、财政部在2013年启动第三批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申报指南》中提出,对专业布点多、学生数量大、行业企业需求迫切的专业,中央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计划到2015年建设50个具有职业教育特色、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的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的系统化的交叉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范围涉及工业、农业、国防等众多领域,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基础和支撑,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面广,社会需求量大,开办院校多,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至2012年,全国12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已有63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在校生超过27万人,从事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已达1.2万人。

可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仅使近30万高职师生受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二)建设意义1.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技术进步明显提速的关键时期。

2010年9月国务院原则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将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并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国家将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

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必将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展、共同促进。

机电一体化技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信息技术等高度融合与集成,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强大的技术平台。

必将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风电等新能源技术、自动化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劳动力结构的转型与发展,企业对生产一线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逐步提升,促使行业从业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及商业利益等多种原因,企业间技术交流不充分,创新难度较大,无形中对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革新产生消极的影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资源库的建立,能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持续、丰富的学习与培训资源,使他们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系统理论知识,提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的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真正满足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2.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广泛且技术发展迅速,全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布范围广,但不同院校该专业办学历史不同,办学水平不均衡,专业服务面向有较大差异。

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中,一批院校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但示范校的建设成果仍存在普适性不强、固化不充分等问题。

建成一个国家水平、满足多样性需求的开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将带动全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使专业教师、全国高职在校生能享受高质量的专业资源而从中受益。

3.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随着我国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和实践不断深入,要求机电一体化技术从业人员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跟上技术的更新与进步,实现终身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要求相关行业从业人员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跟上技术进步的需要。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需要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职业培训,适应产业新发展,提高就业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可以为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学习者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信息交流的服务平台。

4.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需要教育部《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2013-2015年)》明确要求,“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衔接,打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通道,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开发,实现课程内容递进,课程教学连贯,课程考核一致,构建内容完善、对接紧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科学高效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满足人们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要求,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开发中高职衔接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包括以网上学习、在线辅导、考试评价、证书考核等功能为主体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和以资源获取、教研交流、进修提高等功能为主体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

积极引进企业实践项目案例,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和更新。

专业教学资源库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助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可以为全国广大中职学生(在岗)进一步拓展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或继续提高学历层次提供内容丰富的学习平台。

二、项目建设基础(一)项目建设单位优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共联合全国各地的33所院校、3个行业协会、16家企业和1个出版单位,组成项目建设团队,实力雄厚。

1.项目主持单位优势项目主持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黄炎培先生创建的具有95年办学历史的首批国家示范性院校项目建设单位。

目前,学校建有以机电、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为主体的60多个专业(方向),有国家示范(重点)专业7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14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群4个。

学校是轻工行指委轻工机电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机电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光伏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江苏省轻工协会会长单位、江苏省高职自动化技术专业协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我国制造业、新能源技术应用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南京,区域内装备制造、新能源技术应用的大型企业众多且制造水平高,特别是自动机自动线、风电设备、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等制造企业数量多,制造水平和能力处于国内领先位置。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办于1991年,2004年被劳动部、教育部确定为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试点专业,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同年成为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成为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2012年与南京工程学院联合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生。

专业拥有国家数控实训基地、电工电子、新能源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江苏省高等学校示范教学实验中心,江苏省维修电工示范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