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工作介绍

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工作介绍

(1)长三角产业带迅速崛起
(2)环渤海经济圈蓄势待发
(3)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经济协作区初露端倪 第一个层次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本身。
第二个层次是涵盖粤、港、澳三地的大珠三角。
第三个层次是“泛珠三角”,即“9+2”,包括广东周边的福建、江西、 湖南、广西、海南以及大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加上广东共9个省 (区),
广东在表征产业科技投入力度的技术优化升级经费总支出(25.96亿元)和高新 技术产业R&D经费强度(1.45%)两项关键指标,与上海的产业技术优化升级经费总 支出(47.28亿元)和山东的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强度(1.9%)相比,明显存在差距。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外源型发展模式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充分利用 国际产业、技术的转移来发展自己;运用不好,可能受制于人,带来产业风险。 如广东顺德格兰仕微波炉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1/3,但核心技术——磁控板仍控制 在日本人手上,造成日方只牵一发而动我全身的被动局面。
三、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一)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4、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秀,其它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壮大
电子信息处于全省九大支柱产业之首,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2004年全省高新技 术产品产值中电子信息产品产值约占60%;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 业分别约占 17% 、 11% 、 5% 。从发展速度看, 2004 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是 2000年的2.9倍,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为 1.7倍。从地区分布看,电子信息产业高度 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成为亚洲地区电子信息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软件产业保持 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4年我省的软件产业销售额超过 350多亿元,通过认定的软件 企业有1200多家,软件产品有3000多个。
我国高技术产业化正经历着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导向,从技术引进向自主 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转变过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主要通过发展“孵 化器”,“技术转移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带”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如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来实施的。
进入9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高科技、加强技术创新、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我国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各类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 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迅速成长阶段。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二)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了5大特点 1. 具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 第二阶段从80年代初至今。
80年代后,国家提出了“面向、依靠”的科技工作方针,积极推进科技 体制改革,实施了一批高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如国 家“863”计划、“火炬计划”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特殊政策的实施。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
本世纪5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而我国高技术产业 处于萌芽阶段,主要以发展国防高科技工业为主,在航天、核能、电子等高 技术领域取得了大批重要成果; 60—70年代,我国突破了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取得了“两弹一星” 的标志性成就,提高了我国国际政治地位;但这一时期高技术产业化、市场 化进程比较缓慢。
2.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发展迅速,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日益显著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成长最快的产业部门之一,高新技 术产 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及其占商品进出口总 额的比重不断攀升。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二)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了5大特点 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迅速,已成为高科技与产业纽带;
三、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一)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起步标志: 1985年7月,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深圳科技工业园。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率先起步。 1、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业已成为广东第一经济增长点
“十五”以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年平均增长30%以上,大大高于同期工业增长速度。2000-2004年,高新技 术产品产值从2846.8亿元增加到83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7.2%提 高到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从116亿美元增长到580亿美元,占全省工业制成 品出口额的比重从19.4%提高到34%,占全国出口额的40%,出口额继续位居全国 第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高新技术产业保 持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发展壮大。到2004年底,全 省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达4800多家,高新技术产品7500多个,2004年经认定 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00多家,总数达到3065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力地促使世界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 型”,再向“技术密集型”、“知识、信息密集型”迅速转换。
一、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 五大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1. 信息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撑,信息产业在未来15年乃至 更长时期内仍然是主导高技术产业并保持其全球第一大产业的 龙头地位。 2. 纳米与微系统技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高技术产业之一, 据全球半导体工业协会估计,到2015年纳米技术和产品的国际 市场总额约1.5万亿美元/年。
5、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特征明显,正在成为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特征的突出表现为:一是企业投资中,外资及港澳 台资较多。二是产业和产品产值中,外源成分所占的比重高。在高新技术产品产 值中,技术来源于国外和港澳台的约占60%-70%;三是产品销售中,外销比率高, 出口销售率在60%以上。
3. 生物技术产业在未来15年左右可能成为新的主导产业,据美国 能源部、商业部等预测,应用生物催化技术可在未来20年减少 传统化学工业30%的原材料、水和能源消耗,减少30%的污染物 排放。
一、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 五大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4. 先进制造技术将是制造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 赢得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 5.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能源效率提高和清洁能源技术是能源发展的主流。新能源产业 中太阳能光伏产量每年以大于30%的速率增长,并将结合半 导体照明技术、绿色能源建筑形成新兴的高新产业群、产业链。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将是未来能源技术 的主要发展方向。环境生物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废 弃物、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持久性有毒有害污染物等的 治理与控制。
三、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一)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6、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进入改进技术和创造技术的新阶段
在一定意义上说,广东OEM(处于产业链分工末端的纯粹装配阶段)模式的 成功使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使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在短 期内迅速形成了大规模生产能力。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技术变化加快, OEM模式所强调的成本最小化受到了众多发展中国家如越南、东南亚各国强有力 的挑战,如果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然停留在OEM阶段,那么不远的将来则必 将会被激烈的国际竞争挤出发展的轨道。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要从做大向做强转 变,就要促成从OEM向ODM(对现有产品进行国产化设计并加以少量改动)的 全面转变,而当前的广东正处于这个转折点上。
三、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二)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自主创新不足,核心技术缺乏
广东的高技术产品附加值率仅为5.87%,这反映出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国 际产业分工中,整体处于产业链条的末端,处于生产的组装与加工环节,自主创 新能力不强,基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2、投入严重不足,外源型经济比重过大
三、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一)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3、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民营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
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表现在:(1)近七成的研究开 发机构设在企业。全省1453家研究开发机构中,设在企业的有979家,占67.4%。 (2)七成以上的科技人员在企业。全省26.74万科技人员中,有78.8%分布在企 业,其中深圳市90%以上的科技人员集中在企业。(3)九成的科技经费来自企 业。(4)六成多的高新技术产品由企业自主开发。企业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的 占63.08%。 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迅速。1992年到2002年,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从1150家 发展到5015家,增长了近3.5倍。与此同时,企业规模也明显扩大,创新能力增强,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广东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民营科技企业都占有相当 大的比例。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深圳科技工业园,民营科技企业均占80 %以上。深圳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民营科技企业占企业总数的67%,高新技 术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70%。
1991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成立了53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 了高新技术产业超常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应,并成为高新技术与 产业结合的纽带、高新企业成长的沃土、技术创新的主体、人才集聚的平台、 制度创新的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二)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了5大特点 4. 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三、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一)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2、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布局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全省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珠江三角洲高新技 术产业带为核心,带动东西两翼和山区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全省94%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东翼地区为3.10%,西翼 地区为1.55%,山区则仅占0.72%,地区差异非常明显。 就全省而言,目前共有16个省级以上高新区、15个民营科技园、7个大学科 技园和71个专业镇,园区经济的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专业镇年产值也达到3000 亿元,园区、专业镇合计超过7000亿元,成为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这 些园区和专业镇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逐渐发展形成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 基于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引导的努力,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簇群化特征: 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地区集群,初步形成了专 业化分工和产业链,结成生产、研发和市场营销的网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