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原理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及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经济学原理》课程复习题一、选择题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D)A、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C、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D、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外移(B)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3、如果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则消费可能线( B)A、向右上方平行移动B、向左下方平行移动C、不发生变动D、向左下方非平行移动4、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D)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5、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D)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6、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 A)的商品A、需求无弹性B、单位需求弹性C、需求富有弹性D、需求缺乏弹性7、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D)A、毫无弹性B、有单元弹性C、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较小D、富有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大8、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9、如果要使总产量达到最大,则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应该使( A)A、边际产量为零B、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C、边际产量为正数D、边际产量为负数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C)A、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B、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D、既有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11、假设经济起初处于长期均衡,再假设发生了摧毁了大部分小麦的干旱。

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长期中的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动?(B)A、物价上升,产量仍是初始值不变B、产量和物价都仍然是其初始值不变C、产量增加,物价仍是初始值不变D、物价下降,产量增加12、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C)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13、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A)A、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增加B、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减少C、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增加D、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减少14、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利率理论表明,决定利率的是DA、可贷资本的供求B、劳动的供求C、总供给和总需求D、货币的供求15、下列哪项不属于市场失灵的表现()A、背德行为B、逆向选择C、劳动供给曲线向后折弯D、垄断16、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B、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C、提高准备金率D、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17、在长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的是(C)A、有市场势力并拒绝贷款的银行B、抬高了税收,以致增加了从事经营的成本从而提高了物价的政府C、发行了太多了货币的政府D、诸如劳动和石油这类投入的价格上升18、如果通货膨胀率是8%,实际利率是3%,那么名义利率是(B)A、5%B、11%C、24%D、-5%19、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结果高于人们预期,那么(A)A、财富从债权人向债务人再分配B、财富从债务人向债权人再分配C、没有发生再分配D、实际利率不受影响20、私人市场难以提供公共物品是由于(A)A、公共物品问题B、竞争性问题C、公有地悲剧D、搭便车者问题二、判断题1、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且这种物品是低档品,收入效应引起该物品需求量减少(对)2、钢铁价格的上升使汽车的供给向右移动(错)3、如果决策选择使经济走出衰退,就应该用减少总需求的政策工具(错)4、假设政府增加了100亿美元支出,如果挤出效应大于乘数效应,那么总需求曲线向右的移动大于100亿美元(错)5、自动稳定器是财政政策的一个特征,即不需要政府采取特别明显的行动就可以稳定实际GDP(错)6、供给法则表明,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如果产品的价格上升,该产品的供给量增加(错)7、M1货币供给包括现金、活期存款、旅行支票以及其他支票存款(对)8、如果银行选择有超额准备金,则信贷减少,货币供给增加(对)9、如果你的工资从5.00美元上升到6.25美元,而CPI从112上升到121,你就应该感到你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错)10、当大学对穷学生和富学生收取不同的学费时,大学就在进行价格歧视(错)11、如果金枪鱼的价格上升5%,金枪鱼生产商的总收益增加,则金枪鱼是缺乏弹性的()12、如果人们是风险厌恶者,他从赢得1000美元中得到的效用和从失去1000美元赌注中失去的效用是一样的()13、限制国际贸易将会带来本国经济增长(错)14、单一价格垄断价格通过边际生产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来最大化利润()15、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无论储蓄来自公共还是私人,投资总等于储蓄(对)16、消费者剩余总等于零,因为消费者总是为他们所消费的产品或服务付钱()17、名义GDP可以直接用于比较不同年份之间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错)18、如果名义利率是12%,通货膨胀率是6%,那么实际利率就是6%(对)19、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民的总收益将增加(对)20、公共物品的存在说明了依靠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错)三、名词解释1、消费者剩余答: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总额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前的差额。

2、恩格尔定理19 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的一个规律,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3、GDP答: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4、货币中性答: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

5、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对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

6、规模经济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7、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在本章的模型中,假设世界存在两个国家A和B,每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X和Y,因而生产可能性曲线被定义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X和Y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在一国的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多生产一单位X商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商品的生产,因此在以X商品为横坐标,Y商品为纵坐标的坐标轴上,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或曲线。

8、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实证发现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即工资增长率越高,失业率越低。

这种反映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就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不过现在较为常见的是用通货膨胀率代替工资上涨率的菲利普斯曲线。

9、完全竞争市场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有无限多,产品都是同等质量,买卖信息十分开放,市场竞争不受任何其他外界因素干扰是一种理想化竞争市场10、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其边际效用是不断减少的。

四、计算题1、市场研究显示以下有关巧克力棒市场的有关信息,需求表可以表示为方程式:Qd=1600-300P,这里Qd是需求量,P是价格,供给表可以表示为方程:Qs=1400+700P,Qs是供给量。

计算此时巧克力棒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答:当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市场达到均衡,即Q d = Qs 。

1600 - 300P=1400 + 700P 解此方程得P=0.2 QD = 1600 –300*0.20=1600–60=1540 QS = 1400 + 700*0.20=1400+140=1540 所以,巧克力市场的均衡价格为0.20 美元,均衡数量为1540。

2、设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20-2P,供给函数为QS=-4+P,求:(1)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换量?(2)政府如果对每单位商品征收3元货物税,其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换量的多少?解:(1)由QD=QS 得:均衡价格P=8,均衡交换量Q=4 (2)征收3元货物税:由QS=-4+P 得:P=4+QS 调整后P=7+Qs =>QS=-7+P 均衡价格P=9,均衡交换量Q=23、假设某人消费两种产品:30张DVD和600磅食物,2008年DVD的价格为18元/张,食物价格为4元/磅。

2009年DVD的价格为24元/张,食物的价格为5元/磅。

以2008年为基期,计算2008年和2009年的消费物价指数。

答:2008年一篮子的费用为:30×18+600×4=2 940(元)2010年一篮子的费用为:30×24+600×5=3 720(元)把2008年作为基年,这两年的CPI为:2008年CPI=2 9402 940×100=1002009年CPI=3 7202 940×100=126.54、假设一个封闭的经济只包括牛奶和蜂蜜两种产品,以下是牛奶和蜂蜜之间的一些数据:(1)把2008年最为基年,计算每一年的名义GDP,真实GDP和GDP平减指数。

把2008 年作为基年时,2008 年的名义GDP 是200 美元,2008 年的真实GDP 是200 美元,GDP 平减指数是100.2009 年的名义GDP 是400 美元,2006 年的实际GDP 是400 美元,GDP 平减指数是100. 2010 年的名义GDP 是800 美元,2007 年的实际GDP 是400 美元,GDP 平减指数是200.(2)在2009年或在2010年,经济福利增加了吗?解释之。

在2009 年,经济福利增加了,因为真实GDP 增加了100%.在2010 年,经济福利没有增加,因为真实GDP 未变,是物价上升了100%使名义GDP 增加了100%.五、简答题1、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其作用原理?答:内在稳定器又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