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胜利了,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事实,但究其胜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北伐战争胜利呢?
有人认为黄埔军校的建立为北伐培养了大量人才,但众所周知,军阀形成早于国共,按人的心理,军阀统治者为巩固其地位,定会做不少工作,比如培养人才,因此军阀中人才肯定不少。
又有认认为与军事装备有关,不错,国共有支援,但军阀早与国共,作为一个靠军队吃饭的统治者,又怎会忽视军事装备呢?
也有人认为国共深得人心,这点我同意,但投入战斗的是军队,是真枪实弹,不是两部统治者在那儿搞辩论赛,然后看群众赞成谁胜利。
由于长期的军阀战争,其统治者定会培养其核心部队,让他的军队拥护他,要不有一天自己的部下全跑了自己怎么办。
再者,军阀不全是乌合之众,它毕竟是一方势力,全靠乌合之众能撑起来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也不一定全是精英吧。
还有北伐胜利是历史趋势,所谓历史趋势,是后人认定的,在当时不能说是历史趋势,只能认其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若是当时军阀胜利了,现在我们是军阀统治下的人,换个角度,我们就会认为北伐失败是历史趋势。
最后,我有一点我自己关于北伐胜利原因的看法:
我想这样做个比喻,把国共比作青年,军阀比作老人,既是青年,就有做大事的激情和热血,老人老了,哪儿还有激情,固守现在,平安度过吧,两方在思想上的不同应该有影响的,另外,当时军阀割据,孙吴张三人都想坐收渔利,就这样想,你们打去吧,打得越激烈,双方伤亡越惨重,对我就越有利,可他们也不想想,火烧眉毛也有自己的份儿,如若他们三人合作,那结果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