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卷第1期2009年2月黄金刮,掌杖鑫GOI.DSCIENCEANDTECHNOI.0GYVoI.17NO.1Feb.2009玲珑金矿田脉岩与金矿化的时空关系及其找矿指示意义庄立建,王荣超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远265400摘要:玲珑金矿田内脉岩种类繁多、规模不一、形成有先有后,在时空上贯穿于金矿化的整个过程。
在成因上脉岩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岩浆演化、构造环境、岩石圈地幔厚度变化、地质动力学联合作用的产物。
认为本区的脉岩主要是以提供热能和成矿流体为主.提供局部使金富集的能力。
关键词:金矿化;脉岩;时空关系;找矿指示;玲珑金矿田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518(2009)0143034-04玲珑金矿田作为全国重要的产金地,发育了许多大小不等的中酸性、基性脉岩,许多学者在此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笔者认为玲珑金矿田内大量岩脉形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时期的岩脉在形成过程中都会造成一定的蚀变或矿化现象。
成矿期所形成的脉岩参与了金的成矿作用,主要是提供运移并能萃取金元素的岩浆流体以及所需的能量,并且在侵入过程中提供了少量的金元素;成矿前所形成的脉岩起到了一种阻隔层的作用,使金在其上下盘附近进行富集;成矿后的脉岩则主要是错断矿体,在某种程度上会使金发生局部的富集,尤其是对脉岩上盘的金矿化富集程度的贡献要比下盘规模大。
根据脉岩产出的时、空、成因及其与矿化的关系,阐明了不同时期脉岩对于找矿的指示意义。
1脉岩产出的地质概况胶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处于郯庐断裂西部、苏鲁榴辉岩带和秦威断裂之间。
玲珑金矿田则位于胶东的西北部Hj。
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太古宇脱东群变质岩和第四系,花岗岩主要为玲珑片麻状花岗岩、郭家岭花岗闪长岩和滦家河二云母花岗岩。
构造上,玲珑金矿田处于招平断裂(NNE)、破头青断裂(NE50—60。
)和欧家夼断裂(NEE)3组压扭性断裂构造复合、交接、转折的构造剪切带上,NNE、NE、NEE向3组构造体系构成了玲珑金矿田控矿构造的基本格架(图1)。
图1山东招远玲珑金矿田地质略图1.第四系;2.玲珑花岗岩;3.岩脉;4.玲珑断裂;5.断裂;6.破头青断裂;7.矿脉及其编号;8.产状收稿日期:2008聊旬8;修订日期:2008-10-28.作者简介:庄立建(1962一),男,工程师,从事矿山地质管理工作.E—mail:rongchaowang@126.corn.万方数据黄金叫荸抟皋庄立建等:玲珑金矿田脉岩与金矿化的时空关系及其找矿指示意义352脉岩产出的空间关系2.1脉岩总体产状关系矿田内脉岩发育且种类繁多,主要有酸性脉岩(花岗斑岩、花岗细晶岩等)、中性脉岩(黑云母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细粒闪长岩、细晶闪长玢岩、正长闪长岩等)、基性脉岩(辉绿岩、辉绿玢岩、角闪辉绿岩等)、煌斑岩类(云斜煌斑岩、闪斜煌斑岩、黑云闪斜煌斑岩等)。
走向主要有NNE、NE、NEE、NW和NWW向,倾角大多在50~90。
之间,倾向不等。
岩脉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靠近破头青断裂带附近的阜山一九曲一大开头一带,基性脉岩发育密度大,从破头青断裂开始,垂直岩脉走向往NW方向,从以基性岩为主逐渐变为以中酸性闪长岩和花岗岩为主,密度也有所降低,到欧家夼一带,密度又有所增加,但主要以中酸性岩脉为主。
同时观察到岩脉走向也开始以NE向为主逐渐向NNE转变。
不同的脉岩走向也表明了应力场的逐渐转变。
2.2脉岩与金矿化的空间关系在玲珑金矿田内,脉岩与金矿化的关系,按照其产状可分为以下3种:平行、包容、交切。
其中以交切最为普遍,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脉岩与金矿化的形成大多不在同一个时期。
由于脉岩与矿体的形成都具有明显的脉动性特征,且都受相同的区域构造系统控制,因此在空间位置产出上具有穿切关系,而反应在形成的时间上,则具有明显的先后。
可以说脉岩贯穿矿化形成的整个过程(图2)。
图2玲珑金矿田一190中段176N与煌斑岩脉关系1.石英脉;2.花岗岩;3.煌斑岩3脉岩的形成时间对于矿田内脉岩的形成时间,很多学者都做了大量工作。
成矿前脉岩年龄为132~127Ma,成矿期脉岩年龄为123~110Ma,成矿后脉岩年龄为120—64.55Ma,而金矿化年龄则在110~122Ma之间¨引。
从脉岩形成的地质年代来看,脉岩的形成是比较连续的,这表明矿田内脉岩侵人的地质间隔年代较短,只不过是不同时期脉岩的侵入规模有大有小而已。
根据脉岩的地质年龄测定及与矿体的交切关系,可把脉岩分为成矿前脉岩、成矿期前脉岩、成矿期后脉岩、成矿后脉岩。
在本区经常可以看到金矿化形成前往往伴随有中酸性脉岩的侵入为指示,以基性脉岩的侵入或发生碳酸盐化而表示矿化的结束。
3.1成矿前脉岩本期岩脉走向近EW,倾向S175—205。
,倾角40~70。
并且绝大部分已发生蚀变,岩脉常发生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及金矿化,可见到含Au石英脉局部追随其产状,沿岩脉与花岗岩的接触处分布。
笔者发现,成矿前的脉岩大多以中一基性脉岩为主,产状大多与其附近矿体平行,并且在此期脉岩附近,往往矿体较富。
这可能有2个原因:第一,脉岩岩性致密,在一定程度上对矿化富集起到了屏蔽层的作用;第二,玲珑金矿田早期高温阶段金以AuCl:、AuCl4迁移,而晚期低温阶段则以[Au(Hs):]一、[Au:(Hs):s]2。
为主,并与脉岩发生反应,导致金的沉淀。
反应如下:2X[Au(Hs)2]一+Fe“=FeS2j+2XAu』,+2×H2ST[Au2(HS)2S]2。
+Fe2+=FeS2j+2XAul+H2sT3.2成矿期前脉岩成矿期前脉岩产状大多以NE、NNE向为主,并且以中酸性岩为主,极少看到基性岩脉。
由于其与矿体共用同一热液通道,因此产状与矿体较一致。
在本区经常看到矿体沿着脉岩与围岩的接触带侵入或者是脉岩内由于受挤压作用所形成的裂隙侵入,穿切成矿期前的中酸性脉岩。
3.3成矿期后脉岩成矿期后脉岩走向一般为NE60~700,倾向NW或sE,倾角60—85。
,主要为一些辉绿岩脉及煌斑岩脉,蚀变较弱,其与含金石英脉的产状一致。
并且在本区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即金矿化的强度与脉岩的发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即脉岩发育中等时(脉岩在控矿断裂中所占的体积比为20%一40%),往往伴随金矿化相对较强。
笔者认为这可能是脉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成矿能量的作用,能量过小,不足以启动成矿或只是微弱矿化;能量过大,超过了临界阀值,将会导万方数据36ZHUANGLijia删口正:死唧剃.删捌Relati。
瑚坼6以伽肌讥础口列GD瞄胍删妇如n…∞LD㈣致成矿物质运动趋于无序的分散状态。
3.4成矿后脉岩成矿后脉岩多以NNE向的中酸性脉岩(120Ma)以及形成更晚的NNW、NW向的基性岩脉”刮为主,前者主要集中在欧家夼附近,后者集中在矿区东部一带。
这2类脉岩均是以切穿早期的EW、NE、NNE向剪切带,并且产状与矿脉产状明显不一致为特征。
断裂面较直、常显粗糙,表面常贴附一层棱角尖锐、杂乱无章的角砾岩,有时可见近水平的反扭擦痕,为张扭性断裂,反映了当时的区域应力场以拉张为主。
4脉岩的岩浆来源及其成因矿田内脉岩主要来自于深源岩浆,这已被胶东地区大多数工作者所认同。
此外,许多方面的资料已证实oMJ,脉岩的初始岩浆主要来源于洋壳俯冲所提供的流体与岩石圈地幔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的富集地幔区,即库拉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造成的。
玲珑金矿田作为一个多期次构造发育的地段,有理由相信矿田内的脉岩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下地幔去气作用或岩浆去气作用下岩浆演化的产物。
玲珑金矿田内EW向基底构造在太古宙奠定基础,新元古代有继承性活动,燕山晚期活动强烈,并伴随有基底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
这就造就了成矿前基性脉岩的广泛发育,并且EW向基底构造控制了此时期脉岩的产出。
但由于受后期区域动力及热液的影响,普遍发生蚀变矿化现象。
成矿期构造NE向莱州一龙口剪切带和NNE向招平剪切带在基底EW向构造带的基底上复合叠加,并且受库拉板块的俯冲作用,形成富集地幔岩浆。
该时期脉岩侵入到NE及NEE向剪切带中,并受流体分异作用的影响。
成矿期前的中酸性脉岩主要是源于早先的地幔c—H.O流体与围岩交代混染结晶而成。
成矿期后则以分异的基性脉岩为主,主要是提供能量,使金进一步富集或分散。
作为本区NE向的破头青一级断裂,对此时期的脉岩起到了控制作用,受此断裂带作用的影响,其附近多以发育NE向脉岩为主。
在晚新华夏系本区逐步发展起来NNE向玲珑压扭性断裂带,其中包括已有的早新华夏系断裂带的延续活动。
多形成一些较笔直延伸的线性断裂带,走向稳定在NEl5~25。
倾角较陡,这一时期的构造对于中酸性脉岩及有色金属起到了控制作用,其中包括玲珑断裂附近的NNE向中酸性脉岩。
NNW、NW向脉岩形成较晚,主要集中在东部,主要充填有煌斑岩脉,其切割早期的EW、NE、NNE向剪切带。
剪切构造带多以张性结构面为主,显示为脆性变形。
总之,玲珑金矿田各期次脉岩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岩浆演化、构造环境、岩石圈地幔厚度变化、地质动力学联合作用的产物。
5脉岩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其对找矿的指示意义对于本区脉岩与金矿化的关系,很多的学者都对此做过工作。
本区脉岩的含金量很多人都做过分析,并且都有自己不同的结论。
但普遍的结果是脉岩内的含金量并不比围岩的含量高¨0。
11|,大多在2X10q~3×10。
9之间;成矿期岩浆来源主要是交代富集地幔阳'12j,大量资料表明地幔交代作用可能不会使金富集。
因此,由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脉岩岩浆也不可能形成大量金¨31,同时本区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控矿围岩。
从上述可以看出,本区的脉岩主要是以提供热能和成矿流体为主,提供局部使金富集的能力。
脉岩与金矿化的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区域地质动力_构造环境_地幔去气_÷脉岩岩浆活动_岩浆去气、流体分异-+金矿化虽然脉岩不能为金富集提供有力的保障,但其可在局部促进金的集中。
并且从脉岩本身的特性、其所携带的能量、流体及其作为应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来看,脉岩作为一种找矿指示具有一定作用。
(1)成矿前(NEE)或成矿期(NE)前脉岩可以作为一种阻隔层,可以对矿液起屏蔽作用,尤其是成矿前的NEE向蚀变脉岩,经常可以看到在脉岩的一侧(多在下盘)或附近(脉岩两端)金矿化特别富集的现象。
(2)与矿体(脉)产状一致的脉岩(NE),由于其与矿脉形成时间相近,在其附近或者深部对于找矿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3)成矿后的脉岩(NNE、NW、NNW)可以在穿切矿体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能量重新对金做进一步的迁移富集。
可以经常看到被错断的矿体在脉岩上盘的规模远比下盘的规模大。
(4)成矿后的脉岩(NNE、NW、NNW)的左行、右行对于寻找错断矿体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