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药物化学》考查课试题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抗生素类抗结核药()A. 诺氟沙星B. 盐酸环丙沙星C. 盐酸乙胺丁醇D. 利福平E. 氧氟沙星正确答案:D2. 盐酸美沙酮的化学名为()A. 6-二甲氨基-2,2-二苯基-3-庚酮盐酸盐B. 6-二甲氨基-2,4-二苯基-3-庚酮盐酸盐C. 6-二甲氨基-4,4-二苯基-3-庚酮盐酸盐D. 6-二甲氨基-3,3-二苯基-3-庚酮盐酸盐E. 6-二甲氨基-4,4-二苯基-2-庚酮盐酸盐正确答案:C3. 磷酸氯喹在结构上属于哪一类抗疟药()A. 2,4-二氨基嘧啶B. 4-氨基喹啉类C. 8-氨基喹啉D. 萜内酯类E. 过氧缩酮半萜内酯类正确答案:B4.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是()A. 增加胰岛素分泌B. 减少胰岛素清除C.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D. 抑制a-葡萄糖苷酶,减慢葡萄糖生成速度E. 抑制a-葡萄糖苷酶,加快葡萄糖生成速度正确答案:D5. 硝苯地平的作用靶点为()A. 受体B. 酶C. 离子通道D. 核酸E. 细胞壁正确答案:C6. 下列药物具有手性碳原子,但左旋、右旋及消旋三者间活性无明显差异()B. 磷酸氯喹C. 吡喹酮D. 左旋咪唑E. 青蒿素正确答案:B7. 可用作镇吐的药物有()A. 5-HT3拮抗剂B. 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C.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D. 质子泵抑制剂E. M胆碱受体拮抗剂正确答案:A8. 下列抗结核药中含有吡啶环的是()A. 吡嗪酰胺B. 对氨基水杨酸钠C. 异烟肼D. 盐酸乙胺丁醇E. 利福平正确答案:C9. 下列药物为前体药物的是()A. 阿司匹林B. 布洛芬C. 萘丁美酮D. 萘普生E. 别嘌醇正确答案:C10. 盐酸美沙酮属于哪一类镇痛药()A. 吗啡烃类B. 哌啶类C. 氨基酮类D. 苯吗喃类E. 其他类正确答案:C11. 关于乙酰半胱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化学名为N-乙酰基-L-半胱氨酸B. 结构中含有巯基,易被氧化,需密闭避光保存C. 是外周性镇咳药D. 在肝内可脱去乙酰基代谢为半胱氨酸E. 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毒正确答案:C12. 盐酸氯丙嗪属于哪一类抗精神病药()A. 吩噻嗪类B. 丁酰苯类D. 苯酰胺类E. 二苯环庚烯类正确答案:A13. 不符合喹诺酮类药物构效关系的是()A. 1位取代基为环丙基时抗菌活性增强B. 5位有烷基取代时活性增强C. 6位有F取代时可增强对细胞通透性D. 7位哌啶取代可增强抗菌活性E. 3位羧基和4位羰基是必须的药效基团正确答案:B14. 与氨苄西林的性质不符的是()A. 水溶液可分解B. 不能口服C. 易发生聚合反应D. 分子中有四个手性中心E. 与茚三酮溶液呈颜色反应正确答案:B15. 属于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的降血脂药物是()A. 氯贝丁酯B. 非诺贝特C. 辛伐他汀D. 吉非贝齐E. 福辛普利正确答案:D16.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指出分子中哪个羟基酸性最强()A. 2-位羟基B. 3-位羟基C. 4-位羟基D. 5-位羟基E. 6-位羟基正确答案:B17. 作用机制为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的药物是()A. 洛贝林B. 尼可刹米C. 利斯的明D. 吡拉西坦E. 咖啡因正确答案:E18. 下列有关磺胺类抗菌药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 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须互为对位,邻位及间位异构体均无抑菌作用B. 苯环被其他环替代或在苯环上引入其它基团时,将都使抑菌作用降低或完全失去抗菌活性C. 以其他与磺酰氨基类似的电子等排体替代磺酰氨基时,抗菌作用被加强D. 磺酰氨基N1-单取代物都使抗菌活性增强,特别是杂环取代使抑菌作用有明显的增加,但N1,N1-双取代物基本丧失活性E. N4-氨基若被在体内可转变为游离氨基的取代基替代时,可保留抗菌活性正确答案:C19. 黄体酮属于哪一类甾体药物()A. 雌激素B. 雄激素C. 孕激素D. 盐皮质激素E. 糖皮质激素正确答案:C20. 属于青霉烷砜类的抗生素是()A. 舒巴坦B. 亚胺培南C. 克拉维酸D. 头孢克肟E. 氨曲南正确答案:A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药动团答:药物结构中决定药物药代动力学性质且参与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基团。
2. 前药答:是一类经结构修饰将原药分子中的活性基团封闭起来而本身没有活性的药物,在体内作用部位经酶或非酶作用转化为原药而发挥作用。
3. 代谢拮抗物答:是指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结构有一定或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该化合物能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性或非竞争性地作用于体内的特定酶,抑制酶的催化作用,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利用,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lethal synthesis)”,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
4. 药效团答:药效团是指与受体结合产生药效作用的药物分子中在空间分布的最基本结构特征。
一般而言,药物作用的特异性越高,药效团越复杂。
5. 先导物答:是指通过天然产物、药物合成中间体、随机发现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途经得到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但又存在活性不高、毒性较大、化学结构不稳定的化合物。
三、主观填空题(共 6 道试题,共 35 分。
)1. 吗啡易被氧化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分子结构中含有和,而阿扑吗啡在空气或日光下,易发生氧化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分子结构中含有。
酚羟基醚氧基邻二酚羟基2. 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构效关系:具有的基本结构,苯环与氨基之间碳链延长或缩短使作用降低;苯环上3,4位有结构的存在可显著增强活性;β-碳为型异构体活性强;N上取代基对受体选择性有显著影响,取代基增大,受体效应增加。
苯乙胺邻苯二酚(或儿茶酚)Rβ3. 经典H1受体拮抗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类,类,类,类和类。
乙二胺类氨基醚类丙胺类三环类哌嗪类4. 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有类,类,类,类和类等。
氮芥类乙撑亚胺类亚硝基脲类磺酸酯及多元醇类金属配合物类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以下结构特点:分子内都含有一个四元的,四元环可以通过氮原子和相邻的碳原子与第二个五元或六元环相稠合。
青霉素的稠合环为环,头孢菌素为环;与β-内酰胺稠合环的碳原子2位上均有一个;β-内酰胺环氮原子3位上均有一个侧链;两个稠合环共平面;青霉素类有个手性碳原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个手性碳原子。
β-内酰胺环氢化噻唑氢化噻嗪羧基酰胺侧链不326. 按化学结构,抗生素可分以下五类,分别为类,代表药物;类,代表药物;类,代表药物;类,代表药物;类,代表药物。
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四环素类四环素氯霉素类氯霉素四、论述题(共 6 道试题,共 35 分。
)1. 甾体激素类药物分为几类?答:甾体激素类药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甾体结构的激素类药物,是临床上一类重要的药物,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两大类。
皮质激素类药物用于临床的有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氟轻松等。
性激素分为雄性激素和蛋白同化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等,例如甲睾酮、苯丙酸诺龙、快雌醇、黄体酮等药物。
2. 常用的抗代谢抗肿瘤药物有哪几类,试各举一例并写出药物名称与结构。
答:抗代谢抗肿瘤药按作用原理分为嘧啶拮抗剂、嘌呤拮抗剂、叶酸拮抗剂。
1、嘧啶拮抗剂如:氟尿嘧啶2、嘌呤拮抗剂如:巯嘌呤3、叶酸拮抗剂如:甲氨喋呤3. 药物与受体的哪些作用可以对药效产生影响?答:药物与受体的相互键合作用对药效的影响药物的各功能基团对药效的影响药物电荷分布对药效的影响立体因素对药效的影响4. 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咪唑类包括酮康唑、克霉唑、米康唑和益慷唑等。
目前多为浅表真菌感染或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的局部用药。
三唑类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处于研究阶段的沙康唑(Saperconazole) , SCH39304(SM8668) , SDZ89-485 ,均可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
吡咯类药物作用的主要靶酶 [2] 是 14- α - 去甲基酶 (14-DM) ,利用咪唑环和三唑环上的第三位或第四位氮原子镶嵌在该酶的细胞色素 P450 蛋白的铁原子上,抑制 14-DM 的催化活性,使羊毛甾醇不能转化成 14- 去甲基羊毛甾醇,进而阻止麦角甾醇合成,使真菌的细胞膜合成受阻,导致真菌细胞破裂死亡。
编码这段蛋白的基因读码区为 ERG11 。
真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特别是对氟康唑的耐药最常出现于 HIV 患者口腔黏膜门念珠菌感染长时间使用氟康唑的治疗后 [9] ,近年来由于氟康唑的选择性压力。
其它种类的念珠菌如光滑念珠阑和克柔念珠菌及新型隐球菌也出现耐药菌株 [10 、 11] 。
吡咯类药物耐药作用机制 [12 、 13 、14] : (1)erg11 基因通过点突变,基因过度表达。
基因扩增,基因转换或有丝分裂重组等,导致 14- α - 去甲基酶过量表达,或低水平表达甚至不表达;或通过 14- α - 去甲基酶的结构改变,使其与吡咯类抗真菌药的亲和下降,使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由于 ergll 基因突变可导致其 mRNA 过度表达,使 P45014DM 唑类抗真菌药作用的靶酶增多。
(2) 由于甾醇去饱和酶的失活使真菌细胞膜对抗真菌剂的通透性下降,使药物不能进入真菌内。
(3) 真菌对药物的外排的作用增强,使唑类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达不到有效作用浓度。
酵母菌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外排泵,包括 ATP 结合转运蛋白家族 (ATP-binding cassette , ABC) 和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 (major facilitators , MFs)[15 , 16 , l7] , Prasad R 等 [18] 研究表明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主要同 ABC 系统中 CDR 基因过度表达有关。
White TC [19] 研究得出 MDRI 、 CDRl 、 ERG11 是按一定的次序出现的: NDRl 编码的 mRNA 出现于耐药的早期; CDR1 基因编码的 mRNA 升高中现于耐药的后期; EGR11 编码的 mRNA 出现于耐药的中后期, ERG11 和 CDRlmRNA 转录水平的升高与伊曲康唑等的耐药正相关。
2 、作用于核酸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及其耐药机制 5- 氟胞嘧啶 (5-FC) 是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作用于核酸合成的抗真菌药物。
通过胞嘧啶脱氨酶转化成为 5- 氟尿嘧啶 (5-FU) 。
随之,通过鸟苷酸 (UMP) —焦磷酸酶转化为 5- 氟鸟苷酸 (FUMP) ,其进一步被磷酸化后掺入到 RNA 中,最终破坏蛋白质的合成。
5-FU 也能够被转化为 5- 氟脱氧鸟嘧啶单磷酸,其能够抑制参与 DNA 合成和细胞核分裂的胸苷酸合成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