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1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经济法-1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学设计(讲稿)
教学内容与设计
导入:产品责任→消费者权益!
第十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第一节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案例导入:
张某于展览会上向一国家皮衣厂购得2100元皮衣,并看到:“当面检验,概不退货。

”八个字。

回来后发现皮衣脱皮,质量不合格。

张某要求退货,被拒绝。

张某于是向电视台公布,并对皮衣厂进行暴光,使得皮衣厂销售量大减。

皮衣厂告张某侵犯其名誉权,要求赔礼道赚,并赔偿经济损失。

问:皮衣厂八个字是否有效?
一、消费者的权利
(一)安全保障权
人身安全(生命健康权)
财产安全
(二)知情权
(三)自主选择权
1.自愿选择商品或接受服务;
是一种相对权。

(四)公平交易权
1.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
2.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五)求偿权:
生命健康全;
1.人身权受到侵害
人格权。

2.财产损害
3.消费者因人身伤害或者因其他人身权受到侵害而造成精神痛苦的。

(六)结社权复习
导入5′
讲授20′
(七)获得有关知识权
(八)受尊重权
(九)监督权
1.有权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计量、服务态度等进行监督;
2.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和提出批评意见;
3.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
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的违法失职行为。

案例分析
2004年7月28日,北京市气候炎热异常,于某为招待来访的朋友,从某商场买了几瓶冰镇的啤酒来喝。

于某在打开一瓶啤酒时,“砰”的一声,瓶体爆炸了,泡沫及玻璃碎片满地都是。

于某的双手被划破,脸部刺了一道很深的切口,送医院缝了八针,花掉医药费2000元。

之后,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经过法院调查。

于某开瓶没有过错,而是厂家的啤酒瓶质量不合格,因气温高而发生爆炸。

根据案情,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于某在本案中获得救济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于某的损失由谁来赔偿?简述其理由。

二、经营者的义务
(一)旅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二)接受消费者监督的义务;
(三)保证商品或服务安全的义务;
(四)提供商品或服务真实信息的义务;
(五)标明经营者真实姓名和标识的义务;
(六)出具购物凭证或服务单据的义务;
(七)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义务;
(八)承担“三包”和其他责任的义务;
(九)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限制消费者的权利;
(十)尊重消费者人身权利的义务。

三、经营者与消费者交易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重点40′
2.平等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一、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消费者组织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一)消费者协会的职能;
(二)消费者组织的权利限制;
1、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活动和盈利性服务;
2、消费者组织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三、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

课堂小结重点20′
总结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