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综合开发
三峡工程
葛洲坝
上海
重庆 宜宾
宜昌
湖口
3、下游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1)长江下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 人口密集.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体和大气的质 量普遍下降。特别是以太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 重。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生态环境效益
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
社
提高荆江河段
会
地处上游山区
的防洪标准
效
与中下游平原 的转换位置
防
区 位
优
洪
控制着
势
防
(10年一遇→100年一遇)
配合分、蓄洪工程等措施 防 可避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 造成的荆江河段干堤溃决 洪
益 经
长江上游的
洪
原 全部来沙来水
济 效效
作 缓解洪水对武汉的威胁
(3)太湖水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沿岸地区排 入的污染物远大于环境容量。
(4)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 务,治理措施主要有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 促进技术进步;加强环境保护,推广各种环保技术, 加大执法力度。
(1)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河湖密集;土壤 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在经济 输电范围内
成为未来全国统一 电网中心主导站
环境效益
清洁水电 代替火电
大幅减少 废气、废水、
废渣的排放
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
限制条件
从根本上改善 川江的航动条件
改善宜昌 下游河道
长江航道特别是 宜昌至重庆660 千米的川江航道
上游
三 (蓄水)
峡
工 程
下游 (放水)
水 位 提 高
增加 枯水 季节 流量
(1)水资源
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 径流量的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 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
常识:
水资源:人们能够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 的各种水体。
水能(力)资源: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 资源;它的大小与流量和落差成正比。
大家知道水能有什么优缺点吗
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不稳定, 易受气候影响。
的承德避暑山庄 ⑩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陵兵马俑
小结②:
2、自然资源(1) 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全流域 中游 上游 上游 全流域
现在我们来对号入座,说说上,中,下 游各自的资源优势。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1、社会经济特征 2、主要工业基地 3、主要农业基地 4、主要城市 5、长江流域经济分布
开发条件
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水能主 要集中在源头自宜宾段;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我 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
存在问题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 重,使长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水威胁 加大;水能开发程度低
治理措施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 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③建设三峡工程(防洪、 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开发历史 悠久,农业经验丰富
(2)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 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协作条件 好
不利条件:
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总结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
长江三峡工程
正面效应
三峡 工程 的 效益
负面效应
防洪 发电 航运
移民安置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综合效益 地理问题
名胜古迹问题
其他:库区泥沙淤积;库区水质变差;库区上游洪涝增多; 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生长减慢;河口附近渔业减产。
三峡工程的综合效应
三峡工程
防 发 航 灌 供 养 旅 南水 发展库 改善中下游 滚动开发长江 洪 电 运 溉 水 殖 游 北调 区经济 的生态环境 的水能资源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1、上游地区——三峡工程 2、中游地区——防洪 3、下游地区——治理污染
1、上游地区 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
长江三峡地区 指长江干流自重庆至湖北宜昌南津关间192 千米的河段
指自宜昌至重庆的三峡工程淹没区及周围地区。大 致以三峡工程淹没区及周围移民安置范围为界线, 包括从湖北宜昌到库区回水未端的重庆市沿岸的20 多个县(市区),即三峡库区。
第四单元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 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主要内容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长江概况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 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于世界第三位; 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 量的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 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总之,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 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
长 江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运条件得天独厚:干流横贯东西 ,直通海洋支流 沟通南北,通过京杭运河联系了海河、黄河、淮河、 钱塘江水系;通航里程长,运输能力大;沿岸港口 众多
自然条件:
有利: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 多雨,水热充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 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流域内,地形复杂, 便于多样化经营;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提供 充足的动力;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 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调蓄洪峰能力下降,加剧长江洪灾
造成洪灾的原因是: ①自然原因
a.长江流经湿润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 b.中游没有足够的泄洪、滞洪场所; c.中游河道弯曲,地上悬河,水流不畅; d.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②人为原因
a.过度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调节径 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河床抬高,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
高山峡谷 落差大 水流急 险滩多
淹水 没流 险趋 滩缓
水航 位道 提加 高深
通航能力低 运输成本高
航
提高
道
通航
加
能力、
深
降低
加
运输
宽
成本、
增加
运输
数量
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
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
促进东西部物资流通
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约192公里
三峡的交通位置:
扼守长江上游河道,是西南地区联系华中和华东的 重要通道;焦柳线穿越此地.是联系南北的重要站 点;有重要的河港.也是公路的交会处.是货物的 重要集散地。
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
发 电
社 会 经 济 效
缓解华东、华中 及重庆地区的能 源供应紧张状况
减轻煤炭供应 和运输的压力
华
东
建华 站 中建 后 地站
区前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大 加重 量 铁路 调 运输 入 负担 煤
炭
生产开工 不足
能源 消费 量大
能源 供应 不足
经济 发达
煤、油 储量少
益
效 益
区位良好,与华中、 华东地区的输电距离 仅为500米和1000米
5、长江流域经济分布
(2)长江中游地区,
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武汉 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能源、钢铁、冶 金等重工业发达;江汉平原地区土壤肥 沃,水热充足,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 乡”.也是油菜、小麦、棉花、茶叶等 农作物的主要产区。
5、长江流域经济分布
(3)长江上游地区,
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 业基地;四川盆地土壤肥沃,生产水稻、 小麦、棉花、甘蔗、油菜、蚕丝,素有 “天府之国”美称。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①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万里长城居于榜首 ②“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列为第二 ③“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 ④标志着祖国悠久文化的北京故宫 ⑤曲径通幽,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 ⑥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于世的安徽黄山 ⑦水险山雄、涛飞浪卷的长江三峡 ⑧湖光山色、风韵幽绝的日月潭 ⑨集秀美雄浑的自然景观和别具神韵的寺宙宅院为一身
东 海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 干流沿途流经: 11个省市注入东海(太平洋)
青海 四
西藏自治区 云南
川 重庆
湖北
江 安
苏 徽
上海
江
湖南 西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以长江口北岸 (启东角)与济 州岛的西南角的 连线为界。
1、自然环境 (1)地貌
(1) 地貌 :千姿百态
青
横 四 三 长江
3、主要农业基地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4、主要城市
攀枝花 宜宾 重庆 宜昌 武汉 九江 湖口 南京 上海 昆明 成都 贵阳 襄樊 长沙 南昌 合肥 苏锡常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