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钢筋翻样原理

基坑钢筋翻样原理

基坑钢筋翻样原理一、基坑概况基坑通常有二种,一种是用于集水,故基坑也称集水坑;还有一种用于电梯基础,也称电梯坑。

基础外围一般做成斜坡,角度有45度和60度等,角度取决于基坑洞口深度,不同的角度,基坑外放宽度也不同。

当角度为45度时,外放宽度为底板厚度的0.42倍;当角度为60度时,外放宽度为底板厚度的0.58倍,当角度为90度,基坑侧墙厚度同底板厚度;也有的基坑不做斜坡,做成水池形状。

基坑底板同筏板厚。

基础筏板上部纵筋应在基坑洞侧弯折,弯折长度伸至基坑底板内一个锚固长度;基础筏板下部纵筋伸入基坑外边线内一个锚固长度。

基坑钢筋规格和间距一般同基础筏板配筋,基坑底部钢筋与斜坡钢筋应贯通相连,伸入基础筏板内一个锚固,当不能满足锚固长度时应水平弯折,弯折长度为20D;基坑斜坡水平钢筋应贯通相邻斜坡,在邻坡位置改变用途,作邻坡的纵向筋之用,斜坡伸入基础筏板内一个锚固,当不能满足锚固长度时应水平弯折,弯折长度为20D;斜坡钢筋规格和间距同筏板钢筋,但钢筋间距不能取水平投影的间距而应取垂直于斜坡的间距。

基坑洞口高度范围内水平分布筋一般小于筏板纵筋,设计应注明其规格和间距,如设计未注明按筏板钢筋规格和间距。

基坑底板上部纵筋同筏板钢筋规格和间距,从洞侧伸入基坑内一个锚固长度,当不能满足锚固长度时应水平弯折,弯折长度为20D。

二、基坑算法这里以基坑斜坡角度是45°为例介绍集水坑钢筋算法:X方向基坑坑底钢筋长度=洞口宽度a+2×0.42h+2×hk/sin45°+2×laX方向基坑斜坡钢筋长度=(洞口宽度a+2×0.42h+2×hk/sin45°+2×la+洞口宽度a+2×0.42h+2×hk×ctg45°+2×la)/2X方向基坑坑底钢筋根数=(洞口宽度b+2×0.42h)/间距+1X方向基坑斜坡钢筋根数=( hk/sin45°/间距-1)×2Y方向基坑坑底钢筋长度=洞口宽度b+2×0.42h+2×hk/sin45°+2×laY方向基坑斜坡钢筋长度=(洞口宽度b+2×0.42h+2×hk/sin45°+2×la+洞口宽度b+2×0.42h+2×hk×ctg45°+2×la)/2Y方向基坑坑底钢筋根数=(洞口宽度a+2×0.42h)/间距+1Y方向基坑斜坡钢筋根数=( hk/sin45°/间距-1)×2图1-1 基坑钢筋算法a为基坑洞口X方向宽度b为基坑洞口Y方向宽度hk为基坑洞口高度三、基坑计算实例以联体集水坑为实例进行算分析:已知某住宅楼基础电梯坑的截面尺寸与配筋见图。

求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图1-2 基础平面图(—)、结构说明:(1)基础为非抗震。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3)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为100mm。

(4)基础筏板厚度为1200㎜,基础底板配筋为双层双向Ф25@150。

(5)基坑配筋同基础底板,洞口侧面钢筋为Ф16@150。

(6)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钢筋定尺长度为9m。

图1 -3 A-A剖面图图1-4 B-B剖面图图1-5 C-C剖面图图1-6 集水坑俯视图图1-7 集水坑三维实体图(二)、集水坑构造计算(1)基坑底边缘距洞口边距离,虽然04G101-3对基坑底边伸出长度有规定,当斜坡角度为45°时,伸出长度为0.42倍基础底板厚度,但结构设计师可以有个性化的创新。

如设计图纸上无具体尺寸按平法构造图集,如设计有具体尺寸应按设计图纸。

设计优先,因为标准图集是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规范。

(2)若干个基坑相连时,钢筋能通则通。

(3)基础筏板与基坑之间关联,相交的基坑与基坑之间也存在关联。

(4)基坑斜坡应为缩尺钢筋。

缩尺钢筋长度计算原理是先计算首根钢筋长度然后根据每档钢筋差值及总根数,一次性计算出每根钢筋长度。

根据每档钢筋差值之和计算出每等钢筋的下料长度。

(5)计算钢筋应考虑集水坑坡度和混凝土保护层对钢筋长度的影响。

钢筋上下排的差值忽略不计。

钢筋底边长度=集水坑底边长度-2×斜角差值。

斜角差值=保护层×tan22.5=100×0.414=41㎜钢筋斜长=集水坑斜长-斜角差值+锚固长度=集水坑高×1.414-41+锚固长度斜坡横向纵筋间距不是水平投影长度而是与斜坡垂直的间距,为150㎜。

斜坡平直段缩尺长度△=150×sin45°×2=106×2=212㎜。

斜坡斜长缩尺长度△=钢筋间距=150㎜。

(6)钢筋弯曲调整值:45°暂按0.5D,90°暂按2D系数调整。

图1-8 基坑斜角限于篇幅,同类钢筋用缩尺形式表示。

当斜坡对称时,钢筋缩尺下料时等级为总根数除2,每等2根。

(三)、基坑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计算钢筋下料长度时,应根据单根钢筋翻样图尺寸,并考虑各项调整值。

①号筋为A-A剖底部横向纵筋,下料长度为:水平段净长+锚固+斜长+锚固-弯曲调整值6100+641-41+750+2503-41+750-0.5×25=10649mm①号筋根数:(2200+641×2-41×2)/150+1=24②号筋为A-A剖底部纵向纵筋,下料长度为:水平段长+ (斜净长+锚固)×2-2×弯曲调整值2200+641×2-41×2+(2503-41+750)×2-2×0.5×25=9799mm②号筋根数:(3600-100)/150+1=243600为两基坑相交合并后左侧基坑底部水平投影长度,计算过程:641+2200+2200+200-1000-641=3600㎜③号筋为A-A剖斜坡纵向纵筋,平均长度为:水平段长度+斜长-弯曲调整值3600-41+750+(3062+812)/2-0.5×25=6233㎜斜坡首根钢筋斜长=2503-41+750-150=3062㎜斜坡尾根钢筋斜长= 3060-150×15=812㎜首根钢筋下料长度=4309+3062-0.5×25=7358㎜尾根钢筋下料长度=4309+812-0.5×25=5108㎜③号筋根数:2503/150-1=16斜坡对称,等分16等,每等2根,共32根。

④号筋为B-B剖斜坡纵向纵筋,平均长度为:水平段长度+斜长×2-2×弯曲调整值(3612+6792)/2+(3062+812)/2×2-2×0.5×25=9051㎜水平段首钢筋长度=2200+641×2-41×2+106×2=3612㎜水平段尾钢筋长度=2200+641×2-41×2+106×2×16=6792㎜斜坡首根钢筋斜长=2503-41+750-150=3062㎜斜坡尾根钢筋斜长=3060-150×15=812㎜首根钢筋下料长度=3612+3062×2-2×0.5×25=9711㎜尾根钢筋下料长度=6792+812×2-2×0.5×25=8391㎜④号筋根数:2503/50-1=16斜坡对称,等分16等,每等1根,共16根。

缩尺差值△的计算:④水平段缩尺差值△=(6792-3612)÷(16-1)=212㎜④斜坡段缩尺差值△=(3062-812)÷(16-1)=150㎜(四)、基坑钢筋翻样明细见表(略)其他钢筋计算原理相同,可参阅拙作《钢筋翻样方法与实例》一书。

(五)、基坑钢筋翻样小结1、基础钢筋翻样的难点和重点是异形连体复杂水坑,集水坑与基础底基础梁相关联,之间存在扣减和相互锚固。

能建三维模型可以提取许多有用和重要数据,如混凝土挖土方体积、混凝土体积等。

此基坑混凝土体积为127.88m3。

钢筋重量为21.285t,含钢量为166.45㎏/ m3(不含钢筋损耗和支架重量)。

2、集水坑钢筋应精确计算,不能因为坑挖得不符合图纸尺寸而敷衍了事,削足适履。

应以正确的钢筋尺寸去纠正错误的基坑,而不是相反。

3、现场钢筋翻样经常是等基坑挖好、去实际丈量后下料而不是根据图纸计算。

这有二种原因,一是基坑挖得不准,钢筋算得再准也无济于事;二是有些钢筋翻样不具备精确计算基坑的专业素质,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基坑更是无从下手。

4、基础梁遇基坑时应按筏板钢筋处理,基坑梁按基坑钢筋处理。

5、柱、墙基础插筋遇基坑时应伸至基坑底(有观点认为墙柱不在基坑洞口边可不伸至基坑底,只伸入一个锚固即可,具体见设计)。

柱在基坑洞口位置的箍筋同基础或地下室柱的配筋。

墙在基坑洞口的水平分布同基础或地下室墙配筋,两者按大者,但在基坑侧面纵筋相同位置不重复布置。

6、当基坑放坡超出筏板,如一些基坑位于基础的边缘或角部,没有足够的距离满足放坡尺寸,基坑纵筋应在筏板边缘处弯折。

2010-4-26上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