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分析中提高选择性的几种常见方法

化学分析中提高选择性的几种常见方法

化学分析中提高选择性 的几种常见方法
----厦门大学 分析化学教学组 小组研究性作业
小组成员:冀然, 李超然, 高松, 董宇宸, 陈睿祺
干扰的来源
提高选择性的方向
改进方法 A
掩蔽干扰物 B
C
分离干扰物极弱酸的滴定方法源自非水滴定 强化滴定 离子交换法
络合强化法 沉淀强化法 氧化还原强化法
非水滴定
分离提纯
沉淀掩蔽
• 加入沉淀剂与被测试液中的干扰组分发生 沉淀反应,使干扰组分的浓度降低,在不 分离的条件下对欲测组分进行络合滴定, 这种方法称之为沉淀掩蔽法。
• 对比:在沉淀滴定中,我们用络合 剂将沉淀溶解
沉淀分离
• 基体沉淀 • 痕量成分的共沉淀
基体沉淀
• 所谓借基体沉淀消除干扰有两层意思:
分别滴定强度不同的酸碱
例:甲基异丁酮MIBK(pKs>30)
H2A+----HA---A-
区分效应
pKa
pKb
掩蔽
• 1.络合掩蔽和解弊 • 2.氧化还原掩蔽
• 3.沉淀掩蔽 掩蔽和分离的区别:掩蔽实际上
并没有将干扰物去除只是使干 扰物成为检测不出的型体。
条件控制对掩蔽的影响
• 1.掩蔽剂的选择 • 2.酸度的控制
溶剂
V3 搅拌
S 晶核的溶解度 温度
颗粒大小
沉淀的纯度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水合
共沉淀 coprecipitation
后沉淀 postprecipitation
快速,不陈化
吸附 adsorption 包藏 occlusion 混晶 mixed crystal
其浓电溶
他度价解



形重陈 成结化 速晶 度
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案例12)
• 1 防止水解和络合 酸化溶液
• 2 改善沉淀性质
搅拌
洗涤沉淀时不用纯水
陈化
改变溶剂
调节温度
二次沉淀
• 3 消除干扰——络合,或水解
本质是利用控制温度,
酸度等外界条件控制平
衡,使待测物质以我们
希望的型体存在
电化学方法
• 干扰消除中常用的电化学法主要有电沉积 法、渗析法和汞齐法等
1 电沉积法通常是指圆盘,箔,管或细电极 进行电沉积富集,是一种经典方法。
2 渗析法是一种使用渗析器以消除干扰的手 段。
3 所谓汞齐是指某些金属溶于汞或与汞形成 金属化合物。通过汞齐的形式可进行痕量 元素的富集和分离,从而消除各种干扰。
1
沉淀法
2
静态吸附法
3
动态吸附法
4
电化学法
5
萃取
6
挥发
沉淀在分析中的应用
• 沉淀掩蔽 • 沉淀分离 • 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
沉淀的基础知识
沉淀的形成(案例11)
构晶 成核作用
长大
离子
晶核
V1
V2
QS
V1 K
Q 瞬时浓度
S滴入方法
滴入速度
沉淀 微粒
聚集
长大
无定形
V3
晶形
定向排列
V2
温度 搅拌
搅拌否
• 一是制备基体纯品,使他与样品中的次要 成分及痕量成分分开。
• 二是利用基体沉淀消除基体干扰,即使基 体的影响降到可以忽略的水平。
共沉淀
• 所谓共沉淀是指含痕量组分和常量组分的 溶液中,当常量组分形成沉淀时,通常未 达溶度积的痕量组分也随之析出的现象。
• 在干扰消除中,常从两方面消除共沉淀: 1.使待测成分从溶液中析出 2.使特定干扰成分从溶液中除去
M+ Y
MY
H+
N
.H.Y. NY A
HmY
掩蔽和解蔽(案例13)
Pb2+ Zn2+
KCN 酒石酸 NH3 – NH4+
Pb2+ EDTA Zn(CN)42- EBT
甲醛
PbY
4HCHO+Zn(CN)24- +4H2O 噲垐 ?? Zn2+ +4H2C(OH)CN+4OH乙醇腈
EDTA
ZnY
干扰物的分离
酸性溶剂(疏质子溶剂)
非 质子迁移性溶剂

(SH)
两性溶剂

碱性溶剂(亲质子溶剂)
无质子惰性溶剂
剂 无质子溶剂
(S)
无质子弱碱性溶剂
区分效应
在溶剂中,比溶剂离子酸碱性强的强酸强碱 被拉平到溶剂离子的酸碱强度;而比溶剂 离子酸碱性弱的酸碱有强弱之分,即为区 分效应。
应用:混酸混碱的滴定 拉平效应——总量 区分效应——分别测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