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上岗证考前培训的体会
摘要:笔者多次参加我校学生“电工上岗证”考前培训教学工作,从培训过程和结果来看,由于学习的内容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连平时学习不太用功的学生也积极主动,认真思考所学的内容,主动向老师请教学习中的问题。
所以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这说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
现将培训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考试;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17-01
一、理论方面
根据考试的内容要求,分两大部分,一是理论部分,一是实际操作部分。
为了能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收到更好的效果,根据以往的考试内容,整理形成八套必会的综合练习题,内容涵盖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形式有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等。
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学生基本都能尽量通过自己查资料来完成,并且能反复练习,以求理解、掌握。
相同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比如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等形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掌握。
由于要完成这几套练习题,需要查阅的资料比较多,所以,当学生完成所有的练习时,也就完成了相当数量的内容的学习和复习,其效果自然是比较好的。
对于作图题,不仅要求学生能背图出来,还要求他们能讲出其原理,并能用原理分析所绘画的图是否正确。
二、实际操作方面
主要内容有:
(一)仪表方面:万用表、摇表、电度表、钳表、电流表、电压表等。
(二)低压电器方面: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自动空气开关、刀开关、熔断器等。
(三)照明用具方面:日光灯、开关、插座等。
(四)电动机、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等。
为了能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掌握得比较好,我们对每个仪表、设备均从其作用、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讲解。
在讲授过程中,都是结合实物进行的。
比如结构方面,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使学生能在实物上找到对应的部件;原理方面,也是结合实物讲解其动作过程;对于使用方面,就在现场动手实际实践。
这种现场教学方式和手段,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具体实施方法
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各人的基础情况又不尽相同,为了能使学生学得更好,掌握得更加牢固,每次课在通讲一遍后,我们都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教师负责指导一个组,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
由于分组后,人数相对比较少,加之学生的积极性又高,所以学生能踊跃地提问题,由于教师都能给予解答,学生基本上都能当时理解。
在解答学生的问题过程中,教师还有针对性地讲解一
些技巧性的东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比如万用表的使用方面,为什么在一定的位置范围内读数比较准确,如何选择量程,怎样才能保证读数准确等。
对电度表几种不正确的接线方式的分析,使学生更加清楚了其中的原理。
在用摇表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如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何正确使用屏蔽端等。
如何区分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
开始时,对着电动机实物,有部分学生不懂区分电动机两种接线方式,经过教师对照实物耐心的讲解,他们终于明白了,很快掌握。
还有用万用表判断电压互感器的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的具体操作,经过亲身实践基本上都能掌握其方法而且明白其原理了。
四、几点体会
每次的培训教学之所以能收到预期良好的效果,主要是由于我们抓住了几个关键:
(一)目标明确
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足够的动力。
我们电工上岗证考前培训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通过培训,学会和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必会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考试合格,取得证书。
学生在这样的目标推动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很高的,获得好的效果也是必然的。
(二)培训内容有针对性
电工是一种特殊工种,必须通过考试获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所以,对这一工种的所知所会基本上是确定的。
如此,
我们的培训内容基本上可以做到有针对性。
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一个促进。
(三)形式的灵活性
虽然每次讲授的内容是有计划的,但是讲解后的分组指导过程中,学生却可以根据各人的情况来学习和问教师,可以是理论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是操作方面的问题。
由于每位教师指导的人数不多,基本上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问题也基本上都能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其效果自然是比较好的了。
(四)“理、法”并融
要真正学好一种技能,除了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外,理解其中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和掌握对问题的思维方法,对他们今后的自我提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在实际的培训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使学生学会具体的方法,更要使学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学生就学得更加扎实了。
★作者简介:雍文兴(1973-),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甘肃中医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急诊心肺复苏及心肺功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