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师招考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之五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c )。
A.《论语》 B.《理想国》 C.《学记》 D.《大教学论》2.“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 D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赞可夫
3.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B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启发式教学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B )。
A.推行回归教育 B.实施终身教育 C.改革正规教育 D.发展成人教育
5.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B )。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6.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 D )。
A.是同一种活动
B.方向一致,但课外活动不是一种正规教育活动
C.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
但方向不一致
D.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
致
7.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C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 A )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五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9.请问下列哪一项叙述跟“设计教学法”有关? ( B )
A无须教师辅导 B.不能获得系统化的知识
C.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 D.各学科均能适用
10.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C )。
A.班主任工作B.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C.政治课教学D.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11.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A )。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B。
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
12.高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人的( C )具体表现。
A.能力 B.品质 C.意志 D,气质
13.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的是我国古代( C )。
A.孔子 B.孟子 C.墨家 D苟子
14.擞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 B )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 B专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15.“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B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16.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A )。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力Ⅱ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17.群体是中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个体社会化所必需的( B )。
A.教育条件 B.社会条件 C.客观条件 D.物质条件
18.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C )。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19.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A )。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2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叉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C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1.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社会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D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22.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_劳动起源说23.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 C )。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 B.教师溺爱学生
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 D撤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
24.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f B )。
A.教学意识 B.育人意识 C.成就意识 D.创新意识
25.新课程改革倡导( D )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26.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迁移可分为( A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27.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D )。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28.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C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29.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
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A )。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师缺乏信心 D擞师缺乏爱心
30.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 )。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
31.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是良心的( C)。
A.瞬时作用 B.长期作用 C.直觉作用 D.理智作用
32.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f D )。
A.特殊良心 B.个人良心 C.职业良心 D.一般良心
33.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实行的是( A )。
A.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校务委员会制
34.《民办教育促进法》属于( D )。
A.行政法规 B.规章 C.单行条例 D.法律
35.根据我国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学校事故一般适用( A )。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二、辨析题
36.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37.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38.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三、论述题
39.随着课程改革的深人,教师要走出封闭、狭隘和垄断的阴影,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40.试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四、材料分析题
41.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I作.他有感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2-,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
的教育教学上。
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Fg.、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
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
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试从正确的教师观角度,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42.19世纪束,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
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
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我痛l心死了。
”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
”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43.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
问题:分析这段话中的教育现象。
44.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中国教育事业,毅然放弃高官职位.抛开舒适的城市生活,深入农村,接近群众,安于“粉笔生涯”三十载。
他在靠募捐的困难条件下.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晓庄师范等各类学校。
他那“捧着一颗。
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爱满天下”的宽广胸怀,以及一贯身体力行、为人高尚的品质,光照后人。
问题: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人民教师理想人格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