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画棵家庭树
龙湾区沙城镇第一小学项晓燕
【教材分析】
《我来画棵家庭树》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第二单元“我的家庭”中的第一个学习主题。
对学生们来说,家庭是她们最熟悉的地方,他们与父母和他们与父母和其他家人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和精神的联系,他们是家庭的重要成员。
课文从画家庭树入手,将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零散感知加以整合,让他们认识家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设计意图】
鲁洁教授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主要变革,那就是“回归生活”。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只有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扩大思品教育的外延,让教育意图蕴含在学生无拘无束的生活中,才能使让他们真正去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毕竟,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才是儿童品德形成的源泉呀。
【教学目标】
1、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谓。
2、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谓。
难点: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一棵大树(卡纸画)
学生准备:一张大树形状的卡纸,会唱《让爱住我家》的歌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情境导入
1、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是一颗亲情树,里面包含着每个人对亲人的浓浓深情。
家,就是一个用爱心筑就的城堡。
同学们,你们会唱有关家的歌吗?
2、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同时播放多张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照片。
(设计意图:给学生以亲切感。
上课一开始,让学生听他们学过的一首《可爱的家庭》,并播放一些温馨家庭的画面,这首歌与今天的主题很接近,可以让学生动起来,拉近和学生距离,并给学生以亲切感。
)
3、好听吗?温馨吗?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好吗?
4、能带上你全家人的照片,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吗?(投影出示照片)
5、同桌互相介绍。
6、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成长的摇篮,你愿意把家比作什么呢?是呀,充满温馨的家庭更像是一棵树,一棵家庭树。
(黑板上贴一棵大树)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画棵家庭树。
(揭示课题)
二、画画我的家庭树
1、找家庭成员
瞧,同学们一脸的幸福,还洋溢在自己幸福的家庭树里呢!其实,我们的家庭树里不仅仅只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家庭树里还有很多成员呢!比如外公、外婆、阿姨、叔叔等。
能说说你还有哪些亲戚呢?
学生说一个,就在家庭树上随意地贴一张写有的爱心型的卡纸。
2、理清关系
瞧,我们的这棵家庭树,多茂盛啊,有那么多的成员。
可是,同学们,我们仔细看看这棵家庭树,你觉得怎么样?(乱)
是呀!这么多的爱心果挤在一起,的确有点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理一理吧!你能有什么方法,让这棵家庭树开得更美呢?
3、同桌讨论
4、反馈
(1)指名上台来理一理,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理。
(2)我也有个好主意,我们可以把爸爸这边的亲戚归为一类,妈妈这边的亲戚也归作一类,我们先来理一理爸爸这边的亲戚吧!课件出示书中的表格。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书本,画家庭树时直接用书本表格,这一点在后面的
编写童谣时也有体现。
)
(3)师生共同理一理爸爸这边的亲戚,填一填家庭树。
(4)我们已经理清了爸爸这方的亲戚。
现在让我们来理一理妈妈这方的亲戚。
同学们先思考一会儿,待会请一位小能人来理一理妈妈这边的亲戚。
5、课中操,读童谣,编童谣
(1)播放儿歌《家族家》的开头部分,然后让学生续编。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
伯伯的妻子叫,
爸爸的弟弟叫,
叔叔的妻子叫,
爸爸的姐妹叫,
姑姑的丈夫叫,
……
(2)编完爸爸的亲戚,再编妈妈的亲戚。
(3)播放儿歌,学生一起唱儿歌。
(设计意图:《家族歌》出示恰到好处,让学生听听唱唱中再次巩固知识。
)
6、画画属于自己的家庭树
(1)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多幸福啊!我们也来画一棵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庭树,你可以画一画,也可以写一写,你可以用表格的形式,也可以用画的形式制作一棵你的家庭树。
(播放音乐《可爱的家庭》。
)
(2)学生动手制作。
(3)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画“家庭树”。
理清家庭关系并画一画家庭树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最难以理清的环节,课前,我把各个亲人称呼写在心形卡片上,板画大树引入,在树上先摆上“我、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再问除了这
些还有哪些亲人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打乱出示卡片,接着引导学生根据父母双方的关系理清家庭树,明确了家庭的简单构成,再来画自己家的家庭树,学生明显清楚了,这样阶梯设计学生接受难度降低,这样的设计灵活机动,教学效果好。
)
三、爱有多深
1、我们与家人相亲相爱,我们快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我们的家庭和谐又温馨。
这不仅是一棵家庭树,这又是一棵亲情树。
多美的亲情树呀,一片片树叶上都渗透着家人对我们的爱。
瞧,亲情树上还结出了一个亲情果呢!课件出示一个亲情果,点击一下,出现学生学过的课文《妈妈的账单》。
2、出示两份账单。
3、同学们看了这份账单,你想说什么呢?
我们多么幸福,每天都在父母默默的,无私的爱中成长着,他们的爱无处不在,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设计意图:《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学生学过,通过学习他们已经感悟到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这份账单的再现唤起了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感悟,进一步体会到了家庭成员间可贵的亲情。
)
4、课件播放公益广告
(设计意图:这则公益广告,让学生体会到亲人间的关怀,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再接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付出你的爱。
)
5、同学们你能说说你还从哪些事中感受家人的关爱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唤起他们对亲情的珍惜。
)
6、读诗歌《家人的爱》
同学们,你们可曾发现——(引读)
家人的爱是一顿可口的饭菜,
家人的爱是一声重复的话语,
家人的爱是一段静静地等候,
家人的爱是一个小小的眼神,
家人的爱是一滴伤心地泪水,
家人的爱是一回无声的责打,
家人的爱是一个轻轻地吻,
家人的爱是一把遮雨的伞,……
7、关心、疼爱我们的不只是爸爸妈妈,还有家里的长辈及兄弟姐妹,感谢的话语无需多说,让我们将千言万语化为一句最真诚的祝福吧!(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家庭树后,写上祝福语。
)
,我想对您说:。
(设计意图:让孩子感受“爱有多深”和“诗歌朗诵《家人的爱》”,让学生体验到了家的温馨和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
四、总结升华
1、家是爱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怀抱。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亲相爱,让爱永远住在家里,相信我们这棵家庭树一定会更加生机勃勃!
2、听《让爱住我家》,学生一起唱,欣赏班内同学的全家福。
(设计意图:欣赏《让爱住我家》,并播放学生的家庭照片,这样能让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热爱的情感得到升华。
这样产生的情才是真情,这样产生的爱才是真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