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工作汇报材料加大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篇一:农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汇报材料***农商银行相关情况的汇报材料尊敬的***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农商银行就近年来我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农商银行是一家主要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和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方向,以“抓改革、推普惠、控风险”为重点,真抓实干,奋力进取,至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均比三年前增加翻了一番多。
在取得自身长足发展成绩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加大贷款投放总量,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度。
近年来,***农商银行继续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坚持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支持力度,贷款投放总量明显上升。
***亿元贷款总量中,涉农贷款达***余元,占比达84.90%,比三年前(34亿元)增加***亿元,增幅65.05%。
三年来,我行以金融普惠未己任,大力推进贷款增户扩面工作,至今年7月末个人贷款户数达***户,比三年前(***户)增加***户,增长42.79%。
农户贷款为***亿元,比三年前(***亿元)增***亿元,增长98.21%。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比三年前(***亿元)增加14.43 亿元,增长376.76%。
在全县银行业中,我行贷款市场占比30.17%,比三年前增加11.32个百分点,在六大银行系统中(工、农、中、建、农信、邮储),贷款市场占比34.60%,比三年前增加13.08个百分点。
支农支小贷款总量、投放量和覆盖面均位居全县银行业第一。
在自身业务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同时,我行对地方经济和财政的贡献不断加大:2014年上缴各类税费***万元,比2013年增加***万元,增长15.79%,荣获2014年全市“纳税20强企业”称号。
今年1月至7月上缴各类税费3410万元。
三年来,我行合计上缴各类税费***万元,稳居全县银行业首位。
二、实施普惠金融工程,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近几年,我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个***”发展思路,整合县内、县外、海外资源,积极支持“***人经济”向“***经济”转型发展,支持地方经济、“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普惠金融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一)优化体制改革,有效激发经营发展活力为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增强资本实力,优化法人治理结构,稳步推进***农商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
2013年***农信联社被确定为股份制改革试点单位,2014年年底顺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二)加大普惠力度,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一是通过信贷助农,强化支农支小主方向。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立足支农支小,进一步强化金融保障,增强信贷供给。
近三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亿元,惠及农户***万户;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亿元,惠及1万户;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贷款***亿元,惠及***多家。
到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亿元,占全县银行业信贷投放总额的25.6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占县市银行业信贷投放总额的8.33%,是名副其实的支农支小主力军。
在信贷支持的基础上,坚持开展普惠让利行动,实行信贷扶持行业和群体利率优惠,并长期减免16项服务费用,在全县发放3.89万张“丰收爱心卡”,大力支持低收入农民增收。
二是通过信用惠农,推进金融服务阳光化。
自2009年起连续7年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活动,不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为了全市农户信息数据采集的主力军,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先行者。
到7月末,累计走访农户18万户,行政村信用评价率100%,评定省级信用镇1个,信用村150个,信用农户6.37万户。
在此基础上,配套推出“银村、银农、银商”三大合作模式和“普惠易贷通”信贷辅助系统,实现了信用农户放贷透明化、系统化和批量化,农户办贷时间最短可缩减至10分钟以内,有效提高信用体系建设的惠农效率,至7月末信用贷款余额***亿元。
三是通过渠道便农,提升普惠服务便捷度。
深入开展“丰收村村通工程”,致力于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村级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到7月末,共创建农村金融服务站123个;丰收借记卡发卡总量达到了***张,比年初增加***张;传统POS消费上半年累计***亿元;特约商户***户,比年初新增***户,其中电话POS商户419户,比年初新增14户,传统POS商户310户,比年初新增60户;个人网银和手机银行开户数67244户,比年初新增19696户,电子银行替代率60.30 %。
实现了金融服务向村一级延伸,构筑起“更广、更捷、更优”的立体金融服务渠道。
同时,建立支农联络员、普惠金融服务小分队、流动服务车等队伍,加大驻点服务、上门服务和移动服务力度,有效满足农户最急需、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三)通过创新利农,缓解“三个***”创业融资难。
在县内***的服务方面,我们以“金改”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健全“三权”抵押贷款模式,并主动与“村级担保互助社”开展合作,形成了一整套能够有效满足农户创业信贷需求的产品体系。
到7月末,“三权”抵押贷款余额***亿元,惠及农户1492户,并与5家村级担保组织开展合作。
同时,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如与县委组织部联合推出农村党员(含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与县妇联联合推出农村妇女创业贷款,与团县委联合推出网商创业贷款,与县金融办联合推出石雕帮扶贷款,与县扶贫办联合推出“丰收爱心卡”扶贫小额贷款等。
在县外***的服务方面,我们以商会为切入点,加强与各地商会合作,全面推进域外金融服务新模式。
4月份在河南***商会成立之际,我行在河南***商会总部设立了首个驻外商会服务中心,即“驻河南***商会金融服务中心”,这标志着我行为全方位服务“三个***”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海外***的服务方面,我行现已有27个网点可办理结售汇业务,大大方便了广大农村华侨、侨眷办理结汇、售汇、外汇等外币业务,并在方山龙现村开办全国首个村级外币代兑点,村民可以在家门口进行外币兑换业务,现已有3个村级外币代兑点,共办理代兑业务17533笔,金额达3236万美元。
2014年在全国首推个人外币贷款,填补了全国经营类个人外汇贷款领域的空白。
至7月末,外币贷款余额1301.62万美元,户数108户。
个人外币贷款的开办不但能有效满足个人日益迫切的外汇资金需求,促进外汇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能大幅度地降低外汇需求者的资金成本和汇率风险。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受当前经济下行、同业竞争、失地农民转(参)保、利率市场化、股市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我行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正面临着空前压力和挑战。
一是增存环境不容乐观。
到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幅8.49%,较上年同期少增***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少增***亿元,对公存款少增***亿元,比2013年同期少增***亿元,形势极为严峻。
特别是2014年末,县政府启动的失地农民转(参)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大幅分流我行的储蓄存款(初步统计金额大约7亿元),而资金归集户又未在我行开立,给我行造成了较大影响。
另篇二:村镇银行在金融工作会议上的汇报材料村镇银行在金融工作会议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同志们:现就我行经营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上半年主要经营情况目前,我行设有营业部、中山支行、黄河路分理处三个营业网点,共有员工49名。
截止6月底,我行各项存款余额40128.77万元,同比增长83.54%;各项贷款余额29474.11万元,同比增长71.92%,其中涉农贷款23294.60万元,占比79.03%;实现收入1704.86万元,同比增长46.96%;实现利润513.38万元,同比增长191.40%;累计上交税费182.83万元,同比增长74.71%,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及做法(一)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各项业务快速推进1、内部管理方面,顺利召开一届八次董监事会和一届四次股东大会,深入开展“合规执行年”活动和“执行力建设年”活动,持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员工竞聘上岗,完成第四批员工招聘、培训工作,推进本行全面发展,确保实现稳健、规范经营。
2、存款方面,利用电视、户外广告牌、网络等媒介扩大宣传力度,与各单位、企业协调吸收对公存款,持续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积极挖掘潜在客户、培养优质客户,实现存款稳步增长,资金实力不断壮大。
(二)优化信贷投放模式,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我行始终坚持将所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服务地方经济,在守住风险底线前提下,优化信贷投放模式,为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本年度上半年:1、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积极探索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发放“林产品创业贷款”9笔共计1300万元,发放“协会+会员贷款”7笔共计870万元。
2、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涉农经济组织,为从事大米加工、粮食收购等多种行业的企业、个人发放涉农贷款23294.60万元,占上半年贷款发放的79.03%,为百姓医药物流、开开援生等25户中小企业共计发放贷款6605万元,申请4000万元支农再贷款也全部用于支持本地农村经济发展。
3、针对部分客户缺乏抵押品、担保人的情况,积极与本地恒信、仁德等担保公司合作,共计发放担保公司保证贷款12笔,金额累计1910万元。
4、针对信用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大力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与华兴木业、南方木业、一鼎通等14家企业累计签发承兑汇票242笔,金额达10024万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缺乏难题。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下一步工作中,我行将按照县经济会议要求,继续坚持“立足固始,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市场定位,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信贷支持力度,全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强化信贷管理,夯实服务基础。
我行将按照“三法一指引”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不断优化信贷流程,执行灵活的定价利率,多角度、全方位提高信贷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确保信贷支持力度,在严格控制存贷比和央行贷款控制指标前提下,存贷比不低于70%,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85亿元,本年净增5800万元,增长17.74%。
(二)加大涉农信贷支持力度,扶持三农经济发展。
一是优先发放涉农贷款,积极探索、开展金融产品创新,重点加大对粮食收购、畜禽养殖、农产品种植等涉农行业在创业、扩大规模、流动资金需求等方面支持;二是加大对史河湾产业集聚区涉农企业扶持力度,对从事林产品加工的优质企业客户,采取联保贷款形式,支持其进一步发展壮大;三是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据调查了解,金地种粮、广德农业等专业合作社在下一步粮食秋收、购买农机具、修建渠道塘坝等方面存在较大资金缺口,我行将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联保贷款形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