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渗墙施工组织设计

防渗墙施工组织设计

1 工程来源本工程的建设单位为宜良县北古城镇瓦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处。

立项批准文件号云水资财【2010】86号。

2010年12月31日工程建设管理处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实施本工程,瓦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共分三个标段,本公司投的是第二个标段坝体防渗墙施工标(合同编号:WDSK-SG-02)。

为确保质量、安全、进度而编写本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 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如下文件、规范或经验编写:(1)宜良县北古城镇瓦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第2标:坝体防渗墙工程招标文件书(合同编号:WDSK-SG-02);(2)设计图纸、技术要求;(3)《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 5173-2003);(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7)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3 概述3.1 水库概况瓦渡水库位于宜良县城北部古城镇北墩子村委会瓦渡村旁,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1′,北纬20°00′,南距县城15km,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右岸支流瓦仓河下游河谷。

瓦渡水库枢纽建筑物由大坝,坝下输水涵洞和高位涵管组成,未设置溢洪道,每年采用放空水库方式渡汛。

水库的蓄水功能主要通过位于右坝肩的和平渠从贾龙河引水来实现,引水线路长约30km。

挡水建筑物为均质土坝,坝高28m,总库容249万m3,坝顶长171.4m。

水库竣工后,因工程设施不配套,没有溢洪道,不能排洪,每年汛期均是用输水涵洞放水空库度汛。

坝下输水涵洞布置在大坝底部靠近左侧位置,从上游坝坡脚中部斜穿大坝至下游坝坡脚左端引出,进口底板高程为1559m,出口底板高程为1558.59m,长185.2m,断面尺寸1.2m×1.8m,为浆砌石无压洞。

基础位于湖积层上,整体稳定性差,容易产生变形断裂。

从资料记录看,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针对涵洞出现的变形断裂情况进行过灌浆加固处理。

但效果较差,目前仍处于病险运行状态。

高位输水涵管布置在右坝肩位置,涵管出口高程约为1581m,进口底板高程根据水下地形判断也为1581m左右,为混凝土预制管,坝后启闭机械已失效,涵管管内及管壁外侧均存在渗水现象,大部分从管壁外侧渗漏,目前也处于病险运行状态。

水库的开发目标是以引水灌溉为主,可解决北古城镇北墩子、陆良营、大薛营3个村民委员会3800亩田地的灌溉问题和21个村民小组12716人的引水问题。

年产鱼量达200t。

水库下游有北墩子、陆良营、大薛营3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

保护人口12716人,保护耕地面积8114亩,南昆铁路宋家营特大桥位于水库下游4km。

下游2km处有宜马公路,大坝下游瓦渡村距离仅200m~600m,具有较重要的防洪功能。

3.2 地质、水文、气候特征3.2.1 地质特征枢纽区河谷较开阔,谷底宽约100m~120m,谷底高程1560m~1565m。

河谷两岸地形不对称,左岸地形坡度约43°,右岸较缓,地形坡度约25°。

右岸坝肩为山脊,呈浑圆状,较雄厚,坝顶高程位置山脊宽约140m,脊顶高程1640m~1650m。

左岸坝肩也为山脊,呈浑圆状,脊顶高程1627m~1630m,山脊走向近平行于坝轴线方向,坝顶高程位置山脊宽90m~150m。

⑴地层岩性枢纽区地表多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在两岸坝肩山坡基岩出露,岩性为志留系上统玉龙寺群(S3y):灰色、深灰色粉砂岩、泥岩粉砂质、粉砂质泥岩,中厚层状结构,岩层产状右岸N32°~40°E,SE∠55°~62°,左岸N53°E,SE∠55°。

第四系堆积物按成因可细分为:残、坡积层(Q el+dl):主要为含碎砾石粘土,碎石土,灰色、黄灰色,松散~稍密,厚度一般0.5m~2.0m,分布于两岸山坡。

湖积层(Q l):主要为淤泥、淤泥质土,灰色、深灰色,厚约5m~10m,主要分布于水库区、大坝下游及坝基部位。

人工填土(Q S):主要为含砂高液限粉土、高液限粉土,厚3.5m~28m,为坝体填筑土。

⑵地质构造枢纽区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为单斜构造,未发现较大的断裂通过,属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域。

岩层走向北东,与坝轴线小角度相交,中、陡倾向上游库区。

近地表主要发育3组节理:①顺层节理,N30°~55°E,SE∠50°~65°,②N20°~40°W,SW∠68°~75°,③N75°~80°E,NW∠46°~53°,节理裂隙间多为泥质充填,为较发育~发育,岩体以强~弱风化为主。

3.2.2 水文特征瓦渡水库控制流域面积较小,仅有1.68km2,呈不对称扇形,分布在坝轴线以东,北部较宽,南部稍窄。

主河道较顺直,大体有东北流向西南。

流域坡度大,汇流路径短,属于典型的山区性小流域。

流域特性决定了流域汇流速度快,历时短,流域洪水属于陡涨陡落型的山区性小流域洪水。

本流域雨季主要受西南季风环流控制,而暴雨主要由低槽、切变、冷锋低槽和冷锋切变等天气系统造成。

暴雨主要发生在5~10月,而年最大暴雨多发生在6~9月,个别年份发生在5月或10月。

瓦渡水库流域的洪水均由暴雨造成。

洪水发生时间及频次与暴雨基本一致,洪峰汇流时间一般在1h左右,一次洪水过程一般在6h左右。

3.2.3 气候特征瓦渡水库所处区域地处云南省中部,位于昆明市的正东方,为滇中高原上的盆地,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的季风特点。

根据县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35.6℃,极端最低气温-6.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5.6%,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2200h,多年平均风速2.4m/s,主导风向:NW,最大风速22.0m/s;多年平均降水量911.2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112.0mm(20cm蒸发皿);每年5~l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6.0%,而7~9月降雨量较为集中,三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51.7%,冬春季受降雨量很少,11月~次年4月为旱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4.0%。

3.3 工程目的及内容本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坝体、坝基及坝肩的防渗能力。

主要工程内容为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施工。

根据技施设计图纸,主要工程量见表3.1。

表3.1 工程量表4 施工布置4.1 办公、生活区布置项目部办公、生活区设在进大坝路附近,搭建简易房屋作为办公、生活用房。

4.2 设备、材料库房在进水库大坝路附近左肩处分别设一个设备、材料库房,用于施工用设备、材料的堆放。

4.3 供水系统施工用水从水库抽取,在水库内设泵站,沿坝顶铺设水管,分别供防渗墙施工。

4.4 施工用电自配柴油发电机组或自架高压线路进行施工(2km)。

4.5 施工道路扩建、保养原来的进库道路,使它能满足施工要求。

4.6 通讯对外使用移动电话进行远距离通讯,施工区内使用对讲机通讯。

4.7 混凝土供应导墙、防渗墙所使用的混凝土采用自制,经坝顶左端的混凝土泵和沿坝顶铺设的管路输送至仓内(斗车运输入仓)。

4.8 排污系统及碴料处理防渗施工中产生的泥浆、碴料,通过坝顶上修建的排浆沟(排浆管道)和后坝坡上架设的排污槽排至指定地方,不污染环境。

5 土方开挖施工5.1土方开挖施工工艺(1)先测量开挖部分(大坝)的地形图和横断面图,计算出总的开挖土方量。

(2)整理测量结果装册上报监理审查。

(3)监理批准后,按施工图纸上提供的坐标及相关数据进行放线。

(4)测量结果报请监理批准后,自上而下进行开挖,配以人工修整边坡。

开挖机械使用1.0m3反铲挖掘机,75kw推土机和5t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

(5)原坝体土方开挖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并削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机械开挖过程中序留20cm的保护层,最后由人工修至设计高程。

5.2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开挖,现场设立专门质量检查机构,实行“三检”制度,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加强测量、实际监测手段,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1)严格按施工图纸所要求的土石方明挖工程的开挖线进行施工,安排测量人员同监理人共同进行测量放线,并在取得监理人批准后方可开工。

(2)在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各个开挖部位的工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对可能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体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措施,避免造成人员安全事故和设备损失及额外工程量的增加。

(3)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的规定进行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植被清理工作,严禁破坏周围环境。

(4)使用机械开挖边坡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应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进行修整,以保证设计坡比和平整度。

(5)对于顶部的土方永久边坡应及时进行修整及护面加固工作,以确保边坡稳定。

5.3土方开挖工程安全的保证措施(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岗前教育,否则不准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上岗证;(3)在施工区和施工道路上设置足够的安全标志和安全信号;(4)设置足够的照明系统,照明度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5)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坚持每周的班组安全活动。

6土方回填施工6.1土方回填施工工艺(1)按要求进行碾压试验,数据及时上报监理和设计。

批准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2)用挖机配合人工清理到设计回填结合面。

(3)清理干净回填结合面,并且用打毛机进行打毛处理。

(4)整理测量结果装册上报监理审查。

(5)批准后原则上施工程序为:清理干净回填结合面→打毛→高程测量→验收合格→回填施工→质量检查合格→进行下一层碾压。

(6)风化料由指定料场自行开采,1.0m3挖掘机挖装5t自卸汽车运至大坝回填区。

采用74kW推土机平料,12t振动平碾碾压密实,边角地带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6.2土方回填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1)大坝填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对各种回填料进行碾压试验,碾压试验由质量监督站在现场进行试验,并提交碾压试验报告给监理人审批同意后才能填筑;(2)填筑部位的基础已经监理人验收并签证,各类接缝处理已符合设计要求;(3)土工试验设备经监理人检查满足试验要求,质检人员持证上岗;(4)各种施工设备运转正常,并经监理人检查验收已具备填筑施工条件方能开工。

(5)土方碾压土料由料场自行开采,1.0m3挖掘机挖装5t自卸汽车运至大坝回填区。

采用74kW推土机平料,12t振动平碾碾压密实,边角地带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6)在进行大坝顶部填筑时,应对前后坝坡面部份进行超宽回填碾压,然后由人工辅以挖机按设计坡比进行收坡,以保证坡面上回填土的密实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