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第一章练习题

会计基础第一章练习题

例题精析典型例题1.(多选)下列经济业务中,引起资产项目此增彼减的有()A.从银行提取现金 B.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C.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D.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 E.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贷款解体思路:从银行提取现金,“银行存款”账户减少,“现金”账户增加;以存款购入材料,“银行存款”账户减少,“原材料”账户增加;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应收账款”账户减少,“银行存款”账户增加;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银行存款”账户减少,“固定资产”账户增加。

以上四项都引起了资产项目本身的此增彼减。

而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贷款,使“银行存款”账户减少,“应付账款”账户减少。

参考答案:ABCD同步练习单项选择题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记录和计算B.反映和监督C.分析和考核D.预测和决策解析: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其中,核算职能也称为反映职能。

答案为B2.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是()A.会计核算B.会计监督C.记账D.编制会计分录解析: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的过程,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

答案为A3.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指()A.会计分期B.会计假设C.会计对象D.会计目标解析: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也称财务报告目标。

答案为D4.会计的主要目标是()A.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B.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C.向国家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D.反映国家宏观调控的决策解析:会计的目标之一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也是会计的主要目标。

答案为A5.会计主体所反映和监督的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客体是指()A.会计账户B.会计对象C.会计假设D.会计分期解析:会计对象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会计客体。

答案为B6.企业期末按照规定结转并上交50000元税金,这种业务活动成为()A.筹资活动B.投资活动C.经营活动D.分配活动解析:企业的分配活动包括依法缴纳所得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表现为资金的流出。

答案为D7.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A.表示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B.表示企业经营状况的会计要素C.表示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D.表示企业财务成果的会计要素解析: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表现,也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费用、收入和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动态表现,也是“利润表”的基本要素。

答案为A8.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称为()A.会计假设B.会计方法C.会计要素D.会计账户解析:本题是对会计要素定义的考查。

答案为A9.(12年真题)下列作为企业资产核算的是()A.经营租出的设备B.经营租入的设备C.已经报废的设备D.计划购入的设备解析: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属于资产的范围。

答案为A10.下列项目中,属于长期负债的是()A.应付账款B.应付职工薪酬C.应付股利D.应付债券解析: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长期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答案为D11.(12年真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收入要素内容的是()A.销售商品的收入B.出售无形资产的收入C.接受捐赠的收入D.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解析:收入的特征之一是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销售商品收入符合这个特征,也符合收入的其他特征。

答案为A12.某运输公司在正常持续经营期间,将三部运输汽车出售,取得价款120000元。

会计人员应将取得的价款正确地计入()账户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营业外收入D.有关收入解析:出售固定资产,属于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得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

答案为C13.投资者的实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成为()A.实收资本B.资本公积C.利得D.盈余公积解析:投资者实际出资额超出在其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称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属于资本公积项目。

答案为B14.在企业非正常经营业务期间,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又不是投资所致的称为()A.收入B.费用C.利润D.利得解析:本题是对“利得”定义的考查。

答案为D15.以下货币支出,不符合费用定义的是()A.办公费用支出B.差旅费支出C.所得税支出D.罚款支出解析:费用必须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罚款支出并非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支出,不属于费用。

答案为D16.(11年真题)将银行借款50000元存入银行,对会计要素产生的影响是()A.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50000元B.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50000元C.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50000元D.一项资产增加50000元,另一项资产减少50000元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将银行借款50000元存入银行”一方面负债中的银行借款项目增加50000元,另一方面也使得资产中的银行存款项目增加50000元,从而引起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50000元。

答案为A17(11年真题)下列业务中,会引起负债项目一增一减的是()A.将销货款存入银行B.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C.用银行借款还应付账款D.用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解析:“将销货款存入银行”使得资产项目与所有者权益增加;“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使得资产项目一增一减;“用银行借款还应付账款”引起负债项目一增一减;“用银行存款还银行借款”使得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同时减少。

答案为C18.(12年真题)下列属于会计基本等式是()A.资产=权益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收入-费用=利润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解析:基本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此为识记的内容。

答案为B 19.企业期初资产总额300万元,本期发生下列业务:从银行借款20万元;收回应收25万元;偿还到期应付款8万元。

企业期末的资产总额为()A.337万元B.312万元C.325万元D.330万元解析:企业期末的资产总额=300+20-8=312万元。

答案为B20.以下所列各项,能引起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同时增加的业务是()A.收回应收款业务B.接受固定资产投资C.购买材料业务(直接支付货币)D.利润分配业务解析:A和C是资产内项目的增减,不影响资产总额;D使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同时减少。

答案为B21.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等于所有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的基础是()A.记账规则B.平行登记C.会计等式D.借贷记账法解析: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复式记账法是指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等于所有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

答案为C22.企业期初的负债总额330万元,当期发生以下事项:从银行借款60万元存入银行,以银行存款偿还到期的负债40万元,分配股利20万元,债转股50万元。

企业期末的负债额为()A.330万元B.320万元C.300万元D.370万元解析:期末负债总额=330+60-40+20-50=320(万元)。

答案为B23.某企业月初资产总额500万元,月末资产总额900万元,本月增加所有者权益100万元,该企业本月负债增加额为()A.300万元B.400万元C.800万元D.1000万元解析:本月资产增加额=900-500=400(万元),由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月负债增加额=资产增加额-所有者增加额=400-100=300(万元)。

答案为A24.企业从银行取得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贷款,属于下列情形中()A.资产类之间此增彼减B.负债类之间此增彼减C.资产类和所有者权益类同增D.资产类和所有者权益类同减解析:本题题干中描述的业务使借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属于负债类之间的此增彼减。

答案为B25.某企业月初资产总额为400万元,当月用银行存款50万元购入材料,预收客户货款30万元存入银行,用银行存款20万元归还到期银行借款。

月末资产总额为()A.430万元B.450万元C.410万元D.480万元解析:月末资产总额=400+30-20=410(万元)。

答案为C26.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原因是()A.发行债券B.偿还债务C.购买资产D.分配股利解析:A和B属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此增彼减,不影响所有者权益;C属于资产类项目的此增彼减;只有D会使所有者权益减少27.下列经济业务发生后,不会使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是()A.从银行提取现金B.用银行存款偿还够料款C.预收销货款存入银行D.购买材料尚未付款解析:B使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C和D使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答案为A 28.根据扩展的会计等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下事项不会引起资产变化的是()A.向银行借款10万元B.由于销货退回,冲回收入10万元,成本8万元C.结算当月发生的职工工资等薪酬共55万元,该笔薪酬尚未支付D.销售商品收入共计20万元,贷款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解析:A使资产增加10万元;B使资产减少2万元;D使资产增加20万元。

答案为C29.引起资产内部两个项目此增彼减而资产总额不变的经济业务是()A.用银行存款还借款B.收到投资者货币投资C.收到外单位前欠贷款D.用银行存款支付投资者利润解析:A和D使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B使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答案为C30.(11年真题)下列关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表述正确的是()A.会计主体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B.货币计量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C.会计分期是货币计量假设的必然结果D.持续经营是对会计核算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解析: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

其中,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必然结果,是对会计核算和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货币计量明确了会计的计量尺度。

答案为A31.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指()A.会计对象B.会计目标C.会计主体D.会计科目解析:本题是对会计主体定义的考查,考生需掌握。

答案为C32.会计核算,把会计主体在经营期间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并按期提供会计信息,这是由()决定的A.持续经营假定B.会计分期假定C.权责发生制基础D.重要性会计原则解析:本题是对会计分期概念的考查。

答案为B33.(11年真题)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A.相关性B.可靠性C.重要性D.及时性解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重要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

其中,可靠性要求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答案为B34.(10年真题)企业定期编制财务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假设是()A.会计主体B.会计分期C.持续经营D.货币计量解析:会计分期假设的重要意义之一表现在会计期间的确定,实际上决定了企业对外报送财务报告的时间间隔以及所涵盖的时间跨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