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雅砻藏医药研究院成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 项目名称该项目在原有的自治区山南地区藏医医院藏医药研究所的基础上进行升格与扩建,项目名称初定为成立“中国雅砻藏医药研究院”项目,具体以政府批准名称为准。
§1.1.2 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为政府主办、非营利性,以雅砻藏医药为主题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继续教育、期刊出版为一体的独立法人、副县级事业单位。
§1.1.3 项目负责人扎西次仁,男,藏族,藏医主任医师,1963年3月出生。
1984年4月毕业于市藏医学校;1981年4月至1986年在山南藏医院工作;1985年至1987年大学藏医系学习;1987年至1992年任松赞藏医学校校长;1992年至今任山南地区藏医院院长。
§1.1.4 项目建设地点拟定为山南地区藏医医院旁外贸公司旧址或金珠雅砻藏药有限责任公司旧厂,具体以国土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为准。
§1.1.5 项目建设规模该项目包括新建10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以及2000平方米的实验楼及附属配套综合设施。
§1.1.6 项目建设期限2011年5月-8月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政府批准立项;2011年8月-12月完成项目的选址、规划、蓝图定稿、经费落实等;2012年1月-2013年3月完成主体施工;2012年4月-8月完成部装修及附属设施的完善、绿化;2012年9月-12月完成科研设施、办公设备的采购与工程验收;2013年1月正式入驻。
§1.1.7 项目投资规模该项目基础建设投资为600万元;净化装修投入120万元;基础科研设施与办公设备采购200万元;绿化与配套设施完善投资150万元。
累计投资1070万元。
§1.1.8 资金来源国家投资专项经费720万元,争取地方配套280万元。
1.2项目提出背景§1.2.1藏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978年至2008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生产总值(GDP)。
从1978年到2007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藏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对于我国特别是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藏药的现代化研究和开发,可以将我国藏医药历史文献资源和藏药材资源转变成为现实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有利于国家医药产品的结构调整,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振兴医药工业;另外建立国际认可的传统药物标准规体系,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藏药并以治疗药物的身份进入国际药物主流市场,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包括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发展藏药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此次西部大开发重点除发展西部地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外,就是要加大西部地区特色经济的投入,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
藏药作为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自治区政府列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是自治区重点支持发展的对象。
§1.2.2中国藏医药行业现状相对落后目前从藏药的市场占有率、质量、技术水平等方面来看,必须加快其现代化步伐,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迄今为止,藏药还没有真正进入国医药主流市场。
其在药效和安全性评价、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制剂技术、临床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比较落后;高效、速效、体积小,单剂量以及贮存、携带、服用方便的优质品种不多,其主要原因除了基础性的科学研究比较薄弱外,还有在产业化过程中对现代工程技术研究应用不够,在专业标准规如GAP、GLP、GCP、GMP、GSP等实施方面与国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因而影响了藏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因此只有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加快其现代化步伐,提高藏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而促进民族医药发展,振兴经济。
§1.2.3项目研究院当前设备技术人才现状山南作为藏文化的发源地,以其雅砻文化在国外享有美誉。
博大精深的雅砻文化是山南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而作为雅砻文化的重要分支--雅砻藏医药,千百年来不但为雅砻人的繁衍生息与医疗保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山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山南地区的藏医药研究仍然比较滞后,现有的山南藏医药研究所无确切的编制;与山南藏医医院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科研设备几乎为零;常年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不足10人;政府从未拨付任何办公经费,基本依靠专项科研经费运作;由于受编制的影响,无法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尽管如此,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完成了“强伦丸”、“堆孜窍门”、“足舒散”等藏成药的研发;顺利申报并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藏医外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曾累计编辑、发行《雅砻藏医药研究》专刊10多期;与松赞藏医药学校合作培养专业藏医药工作者200多名。
§1.2.4基础改造及扩建以提升技术和服务优势由于现有的藏医药研究所完全不能适应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与山南地区藏医药医疗临床卫生机构的临床科研需求以及藏医药企业科技创新的节奏与平台,必须对基础设施进行易地改扩建;对现有的组织机构进行升级与重新定位;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外兼修,不断提升山南地区藏医药文化研究学术水平;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单位相关科研课题;加强与兄弟省市藏医药研究院的科研协作;结合山南地区行署关于创建“雅砻文化园”的主题,挖掘、继承、发展、创新雅砻藏医药文化;努力扶持雅砻藏医药名医,重点完成雅砻特色藏医药研究专题;通过研藏医药研究积极为藏医药临床服务,带动藏医药临床综合服务水平;协助企业完成新药研发等基础服务;为藏医药科研工作者提供较高的学术平台。
无论从基础设施改造和扩建的角度分析,都有利于提升山南藏医药文化研究的基础能力、学术水平、服务优势。
1.3项目承担单位山南藏医医院现共有135名职工,医务人员占全院职工的85%以上,其中藏医药技术人员占92%。
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6人、中级48人,全院大专以上学历(含藏医硕士研究生)共65名,藏医博士生导师2名。
医院拥有加央伦珠、格桑平措、扎西次仁等一批享誉区外的知名藏医药专家和中青年技术骨干人员76名。
全院占地面积28134.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300平方米,医院业务用房11610平方米。
医院设有科、外科、心脑血管、消化、骨伤、理疗康复、药浴保健、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藏西结合临床一、二级科室近20个。
综合住院大楼开设有藏医全科、藏西医结合、药浴康复理疗以及普外科等一体化的住院病区。
可容纳136床位(含高档套间病房、中等标准间病房、普通三人间病房、药浴理疗康复区等)。
综合住院大楼现实际开放病床120,各种设施设备配套完备、能够给广大患者提供宽敞、舒适、洁净的就医环境,开放的护士站成为医患平等、尊重、关爱的沟通平台,在这里病人可分享到星级宾馆式的藏医药综合服务。
医院拥有荷兰飞利浦(PHILIPS)MX4000型多层螺旋CT仪、欧林帕斯电子胃镜、电子腹腔镜、X光机,彩色多普勒超声机、全自动血球计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脑电图、心电图、心脏监护仪、呼吸机等现代先进诊疗仪器设备。
年门诊常规就诊人次7万余人,年出院人次1800余人,年各种辅助检查人次4万余人,年手术人次200余人,年开展藏医药浴、放血、火灸、拔罐、角吸、针灸等各种特殊疗法共计4000余人。
年业务总收入2500余万。
其中藏医外治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藏医重点专科,藏医尿诊技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1.4编制依据该编制主要以《山南藏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并参考山南行署2011年7号文件以及山南地区、经济、科技、卫生、财政等工作会议精神等。
1.5 编制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着眼大局、科学合理、绿色环保、切实可行、集思广益的原则。
第二章项目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2.1项目可行性分析§2.1.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藏医药作为的支柱产业,得到了历届、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一部委《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日结合实际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强调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发展藏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要建立健全藏医药服务体系,提高藏医药队伍人员素质,推动藏医药继承创新,做大做强藏医药特色产业。
《意见》指出,要坚持藏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藏医药特色优势,走立足传统、着眼创新、藏医藏药并举、生产流通并重,资源开发与保护建设并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意见》说,要建立和完善藏医医疗服务体系、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藏医药科研创新体系、藏药产业体系、藏医药标准体系,全面提升藏医药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藏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
《意见》要求,要为藏医药事业发展创造条件。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级藏医医疗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藏医医疗服务和藏药纳入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围;充分发挥对口援藏的重要作用;加强藏医药法规和标准化建设以及加强藏医药文化建设,扩大藏医药对外合作与交流,推动藏医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针对该《意见》的出台,山南地区地委、行署随即出台了《山南地区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该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力争“十二五”期间将地区藏医医院建设成为全区首家三级乙等藏医医院;地区财政局要重点支持地区藏医医院改善医疗条件,在每年卫生事业经费、特色产业发展经费、企业技改资金中安排给地区藏医医院财政专项经费不低于600万元;“十二五”末确保地区藏医医院床位编制达200,事业编制达200人;成立藏医药研究院明确藏医药科研方向和重点,以保持藏医药特色和优势为前提,以继承、挖掘、整理藏医药学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与藏医药整体水平为目的,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以特色专科和显效方药为突破口,制定和实施藏医药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
为顺利实施该意见,还《山南地区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2010—2015年工作任务分解表》以确保“十二五”期间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1.3 人员支持山南地区是雅砻文化的发源地,通过历史的积淀,藏医药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