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电子教案
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 亲本 ♀: 母本 ♂: 父本 ×: 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交配) × : 自交 (自花传粉;遗传因子相
同的雌雄个体交配) F1: 杂种子一代 F2: 杂种子二代
高
×
矮
茎
茎
♀♂
正交
高 茎
♂
×
矮
茎
♀
反交
P高
×
矮
茎子一代所显现出来 茎
的性状
F1
高
显性性状 茎
×子一代未显现出来 的性状
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 们可以根据性状的差异鉴别各种生物。
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图2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巩固练习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F2
隐性
性状
787 高茎 277 矮茎 3 :1
P高
茎
F1
×
矮
茎
×
高 茎
F2 显性
性状 性状分离
性状分离比
787 高茎 277 3 :1
隐性 性状
矮茎
性状分离
在同一代个体中,显性性状与隐性 性状个体同时出现的现象。
稳定遗传
后代个体的性状彼此相同,而且与 亲本的性状也相同的现象。
实验结果:
1. 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2. F2出现了性状分离 3.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假说-演绎法 4、通过实验来检验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
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在于D与d的分离。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说明了 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 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 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有完全显性作用
基因型
DD
纯种 高茎豌豆
dd
纯种 矮茎豌豆
Dd
杂种 高茎豌豆
表现型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生物体在形成 生殖细胞---配子 时,成对的遗传 因子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
1:1
F1配成形子单成中存的遗在配传子因比子值相等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雌配子
雄配子
D
d
D
d
DD Dd Dd dd
1
:2 : 1
高茎 3
矮茎 1
(D)
显性遗传 因子
(高茎) 显性性状
相对性状
DD 显性纯合子 Dd 杂合子
隐性遗传 因子 (d)
隐性性状 (矮茎)
表现型
dd 隐性纯合子 基因型
本节内容概念图
高茎
矮茎
P DD × dd
配子 D
d
F1
Dd
×
Dd
F1配子 D
d
(一)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
(1)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交配,如果新出现 了性状,则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例: 红眼果蝇×红眼果蝇
白眼果蝇 (隐性)
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
(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 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例:高茎×矮茎
高茎 (显性)
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
(3)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 性状分离比为3:1,则分离比为3的性状即 为显性性状
F2
DD Dd
高茎 高茎
3
D
d
Dd 高茎
dd 矮茎
:
1
假说-演绎法
1、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科 (1)F1代全部显现高茎
学 事
(2)F2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
实
离),分离比接近3:1
问题:为什么F2中性状分离比是3:1?
假说-演绎法
2、推理、想像,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 (1)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基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想一想 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育显性性状 和隐性性状的优良品种?
要选育显性性状品种:应连续自交,直到 确认得到不再发生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
要选育隐性性状品种:一但出现隐性性状的 品种,就是选用的品种。
想一想
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例如表兄妹 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 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 的机会大大增加。
第1节
孟德尔的 豌豆杂交实验
(一)
高中部:赵晶
杂交实验材料 —— 豌 豆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保证了自然状态下豌豆是纯种,实验结果可靠
(2)豌豆的相对性状易于区分 便 于 观 察 、 分 析 实 验 结 果
(3)豌豆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1、去雄 2、套袋 3、授粉 4、套袋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配子中遗传因子 成单存在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假说-演绎法 3、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假说-演绎法 4、通过实验来检验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
测交——F1与隐测性交纯实合验子的杂交
dd只能产生一 种d配子,它与 F1产生的配子结 合时,不会掩盖 F1配子中遗传因 子的作用。
例、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受一对遗传因子(Y、y) 控制。现将子叶黄色豌豆与子叶绿色豌豆杂交, F1为黄色。
(1)_黄_色_子_叶__为显性性状,_绿_色_子_叶_为隐 性性状。
(2)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是_Y_Y _和_y_y_。 (3)F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YY、Yy、yy , 比例
是 1:2:1 。
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控制
显性遗传因子 D
高茎
(显性性状)
隐性遗传因子 d
控制 矮茎
(隐性性状)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合子
杂合子
DD
dd
Dd
纯种
纯种
杂种
高茎豌豆 显矮性茎遗传豌因豆子 高茎豌豆
对隐性遗传因子具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中的细胞 核遗传,而不适用于细胞质遗传以及原 核细胞。
1、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 2、对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进行研究。 3、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遗传题的解题技巧
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 据图回答:
(1)人类白化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是______性 (显或隐)基因,其遗传方式遵循______定律. (2)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Ⅲ8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______. (3)若Ⅲ8和一个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则生了一 个患病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的几率为_____。 (4)图中Ⅲ9、Ⅲ10、Ⅲ11都表现正常,他们的父亲Ⅱ5 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