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


职业病名单(10类115种)
一、尘肺 二、职业性放射疾病 三、职业中毒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 七、职业性眼病 八、职业性耳鼻 九、职业性肿瘤 十、其他职业病 13种 11种 56种 5种 3种 8种 3种 3种 8种 5种
2、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2、物理因素 •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 噪声、振动; •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 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还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用人单位未履行职业病防治法定义务; ☆一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部门片面追求G DP,忽视劳动者健康及其权益保护的现象比较普遍; ☆监管体制不畅,部门之间监管职能分散,缺少协调 配合,没有形成监管合力; ☆职业病防治能力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职业卫生服 务水平低下; ☆多种原因导致劳动者维权艰难。
3、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用人单位
义务: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 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 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 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 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 职业病报告义务 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 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 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 未成年工、女工保护
劳动者
权利: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 获得职业卫生防护 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 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 要求改善工作条件 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批评、检举、控告 参与民主管理 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危害因素 的来源分类: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 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 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4、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 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散发的有害因素所致的危害。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 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一、疾病描述
一、疾病概述
(一)粉尘分类 1.无机性粉尘 ★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煤等 ★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等及其化合物 ★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等 2.有机性粉尘 ★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木材 ★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粉尘 ★人工合成的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炸药和人造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为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粉尘)
防 范 尘 肺 病
作为呼吸器官,做呼吸 动作,肺和各级支气管 系统经肺通气和肺换气, 排出二氧化送给全身各器官组 织利用。
目前全国尘肺病患者 累计超60万人,每年 死亡6000-8000人。 煤炭系统患病率最高, 占全国尘肺病总数 40.43%。
开发事业部塔中作业区
• 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 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目前全国涉及有毒有害品企业超过1600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人数超过2亿人,有两个职业病集中的重点人群:一是约1亿名在中 小企业就业的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劳动者,二是1.36亿名在乡镇企 业从事工业劳动的农村劳动力。在现阶段,这些人群既是我国的劳动力 主体,也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 我国的职业病形势十分严峻,对职业病的防治和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 极不适应,职业病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在全国报告的 各类职业病中,尘肺病占到80%,其他急慢性中毒约占20%。据统计,上 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例58万多人,这个数字相当于世 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其中已经有14万多人死亡,现有患者44万 多人。 有关专家同时指出,由于现在厂矿企业劳动者的体检率低,报告不 全,因此估计实际发病要比报告的例数多10倍,尘肺病实际发生的病例 数不少于100万人。 近几年来,我国各级卫生部门正在加强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使 越来越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获得基本的职业健康保障。
防治职业病危害
保护劳动者健康
——严格贯彻《职业病防治法》
一、概述
1、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
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 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 了《职业病目录》。这一目录规定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中毒等共10类115种疾病。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 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 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 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 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石油天然气行业常见有毒有害物质
一、粉尘类 电焊烟尘、煤尘(煤矽尘)、磺化酚醛树脂粉尘、重晶 石粉尘、岩芯尘、混合尘 二、放射性物质类 放射线 三、化学物质类 苯 、甲苯、硫化氢、甲醇、甲醛、环氧乙烷、盐酸、汽 油、乙二醇 、氨、四氯化碳 四、物理因素 噪声、高温 、微波
(一)粉尘
肺的功能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