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改编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改编

23、《岭南建筑》系列丛书
24、《广东民居》陆琦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5、《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域建筑-广东骑楼》林琳著(科学出版社)
26、《骑楼空间-广州骑楼文化再研究》钟学文著(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
注:本表放置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封面后,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一部分印刷。
5、针对街区现况提出保护性设计:
在不破坏古街建筑肌理的原则上,选取基地进行以保护为目的的改造方案设计,赋予古街新的建筑功能形式,让古街重拾朝气。
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
1、网上搜集并阅读老师发的参考资料及书籍;
2、以选择题形式做调查问卷,力求全方位了解当地居民及古街状况;
3、与当地居民交流、访问,收集街道各店铺相应资料并作出整理制成表格;
4、对划定街区空间复核性测绘,落实总平面数据;
5、一对一房号拍照,核实门牌号,拼接出沿街展开立面图;
6、整理资料,做出街区地块模型;
7、选定典型建筑进行研究,并测绘各层平面、主要沿街立面、剖面和构件大样;
对不清楚的地方标注并补测,柱子,高度,进深,开间要准确;
8、对分项调查内容进行拍照,选典型山墙山花进行绘制并研究,注意比例要准确;
研究内容:
1、历史背景:
了解斗门规划局对斗门镇的分区规划及相关政策,了解正在参与改建工程,以及周边人文历史;收集原街区规划信息,商业贸易对当对、对内地、对海外的联系路径,及其曾在广东近代商业贸易中的历史定位;周边地区当年商业墟分布情况,交通状况。
2、古街现状资料:
了解当地居民的目前生活状况、经济状况、休闲场地状况、商业街经营状况、人口年龄的分布、人口迁移分布、对商业街的功能处理以及对现状的满意程度等。
5、《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12-01实施
6、《近代岭南建筑美学研究》唐孝祥著(中国工业出版社建筑)
7、《岭南骑楼建筑的文化复兴》杨宏烈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赣粤民居》李秋香、楼庆西、叶人齐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9、《闽南建筑》闽南建筑文化丛书(福建人民出版社)
在全球的扩张,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一批由殖民者建立的博物馆,如印度的加尔各答博物馆(1796~1814),南非博物馆(1825),澳大利亚博物馆(1827),巴西国家博物馆(1818),阿根廷自然博物馆(1923)等。至19世纪末,欧洲近代博物馆文化通过输出和引进的不同道路,走向全世界。
9、到广州沙面领馆区、陈家祠、顺德大良步行街进行参观;
10、确定保护性设计的基地、功能,写任务书;合理设计方案并画出设计图,制作模型并进行推敲。
参考文献:
1、斗门中心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集
2、斗门中心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3、《JGJ48-8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1989-04-01实施
4、《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005
附表3: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选题
珍藏时光——斗门博物馆设计
院系
建筑学系
专业
建筑学
学生姓名
杜羿
指导教师
张新悦
本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意义:斗门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历代地方行政机关驻地,斗门墟是地方行政中心、墟镇的清朝古街,现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入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斗门古街源远流长,主体建筑融合中西方各国建筑风格的独特骑楼,曾经辉煌的古街道,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推进而日渐被破坏。岭南地区的侨乡文化,是岭南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与时俱进等较鲜明的特点,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侨乡文化影响过来的。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侨乡,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广东文化中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思想文化,都打上了浓重的华侨文化的烙印。斗门,作为广东的侨乡之一,如何保护,继承,发展侨乡文化也成了本地区任重道远的任务。因此,斗门迫切得需要建立一个历史博物馆,将这种文化,物化的汇集与并置,也是一种精神性的集聚。折射出一个地狱的精神文化厚度,让世界人民可以领略到斗门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这里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
在奴隶社会,随着私人占有的不断扩大,相应地产生了搜集或掠夺文化珍品予以收藏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珍品的积累,私人对珍品占有的规模日益扩大。当私藏珍品的规模发展到相当程度并且建立了专门保存珍品的场所之后,就开始有了原始意义的博物馆行为。现在已知的这个博物馆原始现象在西方最早出现于公元前 3世纪亚历山大里亚的博学园内。日趋腐朽的奴隶主阶级对文化珍品的搜求和占有更加贪婪,加之战争频繁,统治者在武力征讨中掠夺了大量艺术珍宝。当私藏珍品的规模发展到相当程度并且建立了专门保存珍品的场所之后,就开始有了原始意义的博物馆行为。古代收藏传统发展到中世纪时,重点转向了教会。利用教会的收藏宣传宗教的教义,扩大教会的影响,这实际上是博物馆教育行为的萌芽。在14~16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内,现代博物馆产生的各种条件渐趋成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为现代博物馆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前提。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18世纪资产阶级在领导革命斗争中,又发起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一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通过编纂、出版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传播唯物论、民主思想和科学知识,推进了现代博物馆产生的进程。随着资本主义
国内外发展状况:早在19世界下半叶,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里,有识人士就提倡引进西方类型的博物馆,作为“开民智”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办博物馆被视为“新政”之一端,遭到清政府的反对,直到1905年,中国才拥有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才开始了中国博物馆的新纪元。近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更加快了博物馆建设的步伐。10年间博物馆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博物馆正蓬勃得在中国继续发展。111外国博物馆的产生,可以远溯到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和欧洲的中世纪。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则诞生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从19世纪起逐渐普遍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6、《古城笔记》阮仪三著
17、《街道美学》(日)芦源义信
18、《峡口古镇》罗德胤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19、《发现中国建筑(寻找唐家湾)》朱晓明、周芃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20、《西化的历程-中日建筑近代化过程比较研究》阮仪三著
21、《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董卫、王建国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22、《城镇空间传统传统城市主意的当代诠释》(卢)罗伯•克里尔著
10、《城市挑战(亚洲城镇遗产保护与复兴实用指南)》伊丽莎白•瓦伊丝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11、《岭南五邑(乡土中国)》吴国雄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2、《场地设计》克劳迪奥•杰默克等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3、《二十八都古镇》(清华大学出版护理论与规划》王景惠、阮仪三著
3、典型建筑单体研究:
选“大马路15号灶记号”为典型建筑单体研究,收集其结构,风格,历史背景等资料;对其进行测绘,对建筑的节点构造进行分析研究;整理数据,进一步的认识骑楼建筑,为保护性改造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4、分项调查:
研究传统山墙山花图案及结构型式;装饰线条的立体性及装饰图案;并针对目前的乱改建状况提出体系建议,为保护性改造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