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课]
材料1、冶金工厂美丽夜景;材料2、金属材料发展史
阅读教材: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约公元前4000~1000年,人类进入金属文化。
先是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就进入铁器时代,已开始用铁作犁了。
直到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设问]铝是一种常见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高温时燃烧,而氧化铝却可以作优良的耐火材料,为什么性质有如此大的差异?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投影]图3—1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讲述]金属元素占总元素的4/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Al:7.73%,第二位
Fe:4.75%。
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
[反问]金属元素绝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请同学们做出合理解释?
[集体回答]金属元素做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因而性质活泼。
[回扣练习]根据初中所学内容填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举例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盐置换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
[交流] 答案。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回扣]Mg、Al、Fe与氧气的反应条件:Mg空气中点燃燃烧、铝去掉氧化膜纯氧
中燃烧、铁高温下与氧气反应。
[设问]金属与氧气反应是否一定加热?
[实验3—1]老师演示学生模仿:金属钠的切割方法:虑纸吸干煤油—小刀切割
—切外皮露出庐山真面目。
[思考]钠表面暗物质是什么?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
[观察]描述物理性质:色态密度保存
[设问]钠比Mg Al Fe活泼得多,加热情况下会发生时么变化呢?
[实验3—2]老师说明操作要求,学生做实验:
[学生描述]反应程度、火焰颜色、生成物状态并记录。
[板书]1、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
2Na+O2 Na2O2
(淡黄色)
[投影]潜水艇图片,思考:潜水员如何获得氧气呼吸?
[阅读]科学视野:老师穿插讲解。
[板书] 2、过氧化钠性质: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思考] 过氧化钠是否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投影]小结:
[实验探究]按下列要求进行实验: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2、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除去氧化膜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都发生熔化现象,都没有燃烧。
[思考探究]为什么?引导—生成致密氧化物保护膜。
[阅读]资料卡片:铝的氧化膜。
[思考导课]铁铝等金属可制成水壶烧水,说明他们不与水反应,是不是所有金属都不与水反应?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
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大头针、带活塞的空塑料瓶。
●课时安排
共3课时:(第一课时钠的有关性质、第二课时铝、铁的有关性质、第三课时铝的有关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
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
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39实验3-1)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3.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1)与氧气反应
4Na + O2= 2Na2O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39实验3-2(让学生描述出反应的实验现象)
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光,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板书】
2Na + O2==Na2O2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0科学视野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
【探究】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
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41实验3-3
【问题思考】
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为水?
【板书】(2)钠与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探究】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板书】(3)钠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
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4)钠与硫反应:2Na+S====Na2S
【学生探究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怎样?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归纳、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板书】4.钠的保存:密封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课后作业】【拓展、探究】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
5.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现象?
【板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a.4Na+O2====2Na2O
b.2Na+O2Na2O2
c.2Na+Cl22NaCl
d.2Na+S====Na2S
②钠与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4、钠的存在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