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词解释
1、需求的价格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它自身价格变化的反映灵敏度。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
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者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各种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者之用的科学。
3、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和价格曲线之间的面积,衡量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得到的福利(净
好处)。
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
5、实证经济学:客观描述和分析经济现象和规律。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和商品自身的价格呈反向变动的关系。
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7、市场均衡:当市场上需求和供给双方的力量势均力敌,从而市场上产品价格和产品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均衡,意味着在某一价格下全体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量刚好等于全体厂商愿意且能够提供的量,是市场出清状态。
8、价格上限
简答题:
1、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三大问题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分配)
⏹解决方法
⏹计划经济(指令经济)
⏹市场经济(效率)
⏹混合经济(市场为主,政府为辅)
2、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1、促进效率
(1)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
(2)外部性
(3)公共品
(4)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
2、促进经济公平
3、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3、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的微乎其微的市场结构。
4、影响需求的因素有那些?
⏹商品自身的价格
互补品
⏹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
正常品
⏹消费者的收入
低档品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的价格和收入预期
5、什么是供给的变动?什么是供给量的变动?
6、什么是税收归宿?
7、简述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
论述题:
1、竞争性市场是如何实现均衡的?为什么说竞争性的市场均衡是有效率的?
2、如果政府对农产品实施保护价格,请分析保护价格对经济的影响。
支持价格是指为了避免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太低而损害生产者的利益,政府对产品制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政府对农产品实行最低限价也叫支持价格,由于农产品的供给和价格很不稳定,许多国家政府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以稳定农业。
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结构和扩大农业投资。
因此,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的国家,农业生产发展都较好。
2
名词解释:
无差异曲线:又称为等效用曲线,就是由那些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各个商品组合构成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在效用不变时或在同一无差异曲线上,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替代效应: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因商品间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消费组合的变化。
通常,人们会减少价格相对提高的商品的消费,而增加价格相对降低的商品的消费。
替代效应表示为同一无差异曲线上购买组合的变化。
收入效应: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时,由于实际收入改变,导致人们的消费组合发生变化。
收入效应表示为两条平行的预算线与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变化。
机会成本:放弃的资源在其他用途上的最大收益。
经济利润
规模报酬不变
简答题:
1、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无数多条,越远离原点偏好水平越高;
(2)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边际替代率MRS XY
(3)两两不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条件1:MRS XY=P X/P Y
主客观替代率一致时,消费者取得最大效用,消费者实现均衡
条件2:MU X/P X=MU Y/P Y
当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每一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的时候(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取得最大效用,消费者实现均衡
3、什么是吉芬商品?请作图说明
商品的替代效应使得价格下降时,商品需求量增加。
正常商品的消费量与收入同向变化,当价格下降,实际收入增加,需求量会增加。
低档商品的消费量随收入反向变化,当价格下降,实际收入增加,低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其中,低档品中一类很奇特的商品——吉芬商品会随着收入的增加大幅度减少,从而使得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不满足需求定理。
4、什么是生产的短期和长期?
5、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6、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7、企业长期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论述题:
1、为什么劳动的供给曲线是背弯的?
2、如果政府通过(1)优惠价格、(2)免费提供住房、(3)货币补贴这三种不同的方式对
住房购买者进行支助,请分析者三种方式对消费者的不同影响。
预算收入为40000;其它商品价格为800;
住房市场价格为2000;
政府支持方案:
(1)优惠价格为1000;
(2)免费提供住房20平方;
(3)提供购买20平方住房的货币
实行住房支持前的预算线AB;
(1)优惠价格购房的预算线AD;
(2)实物提供的预算线AFD;
(3)货币补贴的预算线CD
3、作图说明:为什么短期中竞争性得到企业亏损仍然会继续生产?
3
名词解释:
1、自然垄断
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
垄断产生的主要原因:市场壁垒。
阻止其它厂商侵入一个行业的限制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自然或规模的限制。
自然垄断(城市供水、供电、供气)
2、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来定价。
消费者剩余完全被榨干,转化为生产者剩余。
3、垄断竞争
4、策略互动
5、占优策略均衡
6、纳什均衡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
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
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均衡。
一个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当每个博弈者的均衡策略都是为了达到自己期望收益的最大值,与此同时,其他所有博弈者也遵循这样的策略。
7、囚徒困境
简答题:
1、为什么垄断是没有效率的?
2、三级价格歧视实施的条件是什么?
三级价格歧视:消费者和市场进行明确分类,对不同市场或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厂商具有能够影响价格的市场势力(厂商提价不会失去全部市场)
●确定并能区别不同的价格弹性的市场(消费者对产品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厂商了解
这些信息,而且能够区分开来)
●厂商能够有效防止人们转手套利(人们不能从厂商那里低价买来,然后高价销售给
其它买者)
3、为什么卡特尔是不稳定的?
4、请简述古诺模型的基本思想。
古诺模型又称双寡头模型,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
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
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
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古诺模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情形中得到说明。
假定两个面临同一市场的竞争厂商,它们生产无差异的产品,成本为0。
起初,A厂商选择市场总量的1/2,以便利润最大化。
随后,B厂商将余下的1/2作为其面临的市场需求,并与A一样选择其中的1/2即1/4的产量。
结果,A厂商的利润因B厂商的加入而未能达到最大,于是它变动产量,将B厂商生产1/4余下的3/4作为决策的依据,选择其中的1/2即3/8。
同样,B厂商将会选择5/16。
如此等等。
最终,两个厂商各选择1/3的产量,而且它们没有进一步变动产量的动力,从而市场处于均衡。
古诺模型的缺陷是假定了厂商以竞争对手不改变产量为条件
论述题
1、自然垄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垄断。
根据你的理解,说明自然垄断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政府怎样对它进行价格管理?
2、请比较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
4
名词解释
1、时间外部性
2、负外部性: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资源过度配置
3、科斯定理
4、公共物品
5、道德风险
简答题
1、动态博弈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公地悲剧?
3、什么是逆向选择?如何解决?
4、为什么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如何解决。
论述题
1、通常认为,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因素。
根据你的理解,说明为什么反恐、传染病的防治、减排以及应对国际经济危机,都需要进行国际合作?
2、什么是劳动力市场的逆向选择,通常可以运用哪些办法来克服逆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