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梅县客家话学习技巧

梅县客家话学习技巧

梅县客家话学习技巧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梅县客家话学习技巧,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是一种行用于广东梅州一带的汉语方言,历来被公认为正宗客家话的代表。

梅县话在语音、词汇等方面保留了相当多中古汉语的特点。

语音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声母
1.古全浊音清化,不论平仄,一律送气。

如同[t’o?11],动[t’o?53],读[t’ok5],“同”是平声,“动”、“读”是仄声,都以送气的[t’]开头。

2.知精庄章四组合流,中古的舌上音、齿头音、正齿音二等、正齿音三等合并成一组ts、ts’、s。

如知[ts?44],支[ts?44],事[s?53],资[ts?44],四字分别归知组、精组、庄组、章组。

但是,精组和其他三组在许多字上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不在声母上而在韵母上。

如将[tsi??44],张庄章[ts??44],后者比前者少一个介音i。

中古汉语中二三四等有i介音的字大都符合此例。

这说明知庄章三组原来可能是t?、t?’、?,以与精组的ts、ts’、s相对立。

正如在大部分官话方言中一样,张庄章等字在t?、t?’、?的作用下失去了介音i。

然后t?、t?’、?又合流到ts、ts’、s去了。

那些依然保
留t?、t?’、?的客家次方言也为这个推测提供了证据。

3.见组不论何等,一律作k、k’、h、?。

k、k’、h遇i不颚化,这与粤、闽等南方方言相同而不同于官话方言。

如见[ki31],奇[k’i11],见[kian53],现[hian53],牙[?a11],牛[?iu11],疑[?i11]。

4.晓母、匣母合口一二等(及某些三等,如微韵)作f,个别作w。

晓母在中古汉语中作x,匣母作,全浊清化之后,合流成一个h。

合口一二等及某些三等的韵母有一个介音u。

这个声母h与介音u的组合,演化成现在的f或w。

如欢[f?n44],花[fa44],辉[fi44],回[fi11],还[fan11],换[w?n53],话[wa53]。

欢花辉,晓母,回还换话,匣母;欢回换,一等,花还话,二等,辉,三等。

而且应该指出,这其中的w只由匣母变来。

考虑到在广州话中晓母加u变f,匣母加u变w的现象,梅县话中的w有可能是受周边粤语影响产生的变例。

即是说,梅县话中只有hu变f一条音变。

·韵母
1.不分齐撮(见四呼),中古汉语三四等开合口混同,即只用介音或主元音i,没有元音y。

如须[si44],鱼[ji11],全[ts’i?n11],元[?ian11]。

但臻合三等作iun,与开口不混,如斤[kin44],军[kiun44]。

山合三等知庄章三组字已先一步失去i介音,因此也不与开口混淆,如专[ts?n44](合口),战[tsan53](开口)。

2.知庄章三组后的介音i脱落,说已见上。

如猪[tsu44],真[ts?n44],准[tsun31],车[ts’a44],升[s?n44],州[tsu44],针[ts?m44],占[tsam53]。

范文无忧免费范文网
4.支脂之微四韵开口的字在ts、ts’、s后作?。

齐韵作i,少数作?。

鱼韵、虞韵有i介音者齐撮合流后也作i。

但两者在ts、ts’、s后都没再转化为?。

可见齐韵变细音、齐撮合流应在这个音变之后。

齐韵原来应是一个洪音,对照其他客家方言,推测这个音可能正是?。

5.模韵、虞韵一等的字在ts、ts’、s后也作?,和前者合流。

但鱼韵、虞韵三等、尤韵、幽韵等知章组脱掉i介音后作u,并没有进一步转化成?。

7.主元音是?、i而中古汉语收?尾的字,?转成n。

如等[t?n31],胜[s?n53],景[kin31]。

·声调
古平、入两声各分阴阳,上声全浊字流入去声,共有六调。

梅县客家话学习技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