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知多少(美国标准)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知多少(美国标准)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知多少-|疫苗接种是保护儿童远离传染性疾病的最好方式。

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危害儿童健康的一些传染病,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和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儿童免疫力,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然而,面对种类繁多的疫苗,日益增多的接种方式,零散而又复杂的接种时间,以及接种的各种禁忌与副反应,对于儿童疫苗接种相关知识你到底知多少?纽约市健康与心理卫生部院校卫生局市医疗专家Mundeep Kainth 为此受邀于Medscape 医学网站,对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进行点评,为你提供全方位的接种攻略,下面就追随专家的视角,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儿童疫苗接种的知识。

图片来源: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美国疫苗接种计划已经有效地消除或显著减少许多传染病。

据2013 年统计,全美儿童和青少年接种6 种最常见疫苗预防疾病的覆盖率已达90%以上。

然而,相关传染病流行仍时有发生,常见原因包括儿童和成人疫苗接种率不足,以及由未接种疫苗的旅游者从疾病高危地区或流行地返回国内,将病原体感染暴露因素输入境内所导致的。

那么,对于目前推荐的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你了解多少?对于接种延误或开始接种起步较晚的儿童如何进行疫苗免疫你又知道多少?图表来源:Medscape 药品与疾病专栏资深编辑Olivia Wong 提供人体可通过两种方式获得对疾病的免疫力,即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前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抗原暴露因素后,反应性产生淋巴细胞和/ 或抗体应对感染;后者是指从以前免疫接种的人或患病康复的人那里,采集相应抗体对其他人进行免疫。

主动免疫需经历数天到数周不等的时间产生,以为机体提供持久的免疫保护。

该种免疫方式的获取,可通过机体暴露于病原体后自然获得,也可通过接种灭活或减毒活疫苗而获得。

与之相反,被动免疫为机体提供即时而短暂的免疫保护(数周至数月),可通过母婴抗体转移自然获取,或是通过注射已免疫个体的血清而获得。

群体免疫是指群体中的很大一部分个体因接种疫苗而获得免疫力,使得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个体因此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即个体之间传播的传染病感染链被中断,使疾病播散情况到控制。

获取群体免疫力需要整个人群接种疫苗的比例,取决于不同传染性疾病的特征。

图表改编自2014 年美国CDC 推荐0 至18 岁人群进行免疫接种时间表美国CDC 建议对刚出生至18 岁的人群接种以下16 种疫苗,以避免发生这些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和相关感染:白喉、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甲型肝炎(HAV)和乙型肝炎(HBV)、人乳头瘤病毒(HPV)、流感、麻疹、脑膜炎球菌病、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肺炎球菌病、脊髓灰质炎、轮状病毒(严重腹泻)、风疹(德国麻疹)、破伤风、水痘。

对疫苗最佳免疫反应的影响因素包括疫苗类型和被接种者年龄及免疫力状态。

推荐疫苗接种时间是根据年龄特异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年龄特异性并发症风险、年龄特异性疫苗反应情况以及对母婴被动免疫反应的可能影响等。

一般情况下,建议对存在某种疾病患病风险的最小年龄段儿童进行免疫接种。

图片改编自美国CDC在2014 年,儿童免疫接种咨询委员会(ACIP)补充疫苗推荐内容,指导在规定最低年龄/ 间隔之前已接种疫苗的人如何进行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计划表的脚注现在还包括有关脑膜炎球菌共价疫苗MenACWY-CRM 的信息,建议对高危婴幼儿在2 个月龄大时即可接种该疫苗;此外,还规定了如何对延误接种的儿童开展补种计划。

2014 年补种计划脚注有所修改,变动的内容包括:(1)每种高风险疾病建议接种疫苗时间安排;(2)对6 个月龄至8 岁大儿童在2013-2014 年和2014-2015 年流感季接种流感疫苗的剂量指导;(3)对患病高风险儿童接种肺炎球菌和HPV 疫苗的附加指导意见。

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应仔细阅读免疫接种时间表和相应的脚注,以及最新的指导建议。

乙肝疫苗图片来源:美国《健康人民2020》建议对所有新生儿在出院前给予首剂乙肝疫苗(HepB)。

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那么在新生儿出生12 小时内给予HepB 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如果母亲HBsAg 状态未知,那么在新生儿出生12 小时内给予HepB;若新生儿体重不足2kg,同时还要给予HBIG。

在1-2 个月龄大时(首剂疫苗接种≥4 周后)给予第二剂HepB (如果年龄不足6 周,可使用单价HepB);6-18 个月龄大时(第二剂疫苗接种≥8 周后,首剂疫苗接种≥16 周后)给予第三剂HepB。

不要对任何年龄不足24 周大的婴儿给予最后一剂疫苗(第三或第四剂疫苗)。

补种安排:对于没有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使用三剂序贯HepB 接种;对于年龄11-15 岁大的青少年,可使用两剂序贯(≥4 周间隔)的成人疫苗制剂(Recombivax HB)进行接种。

据统计,从2003 年至2011 年期间,美国19 至35 个月龄大的婴幼儿接种至少三剂HepB 的比例已超过90%。

2013 年,CDC 估计全美13-17 岁青少年中93% 接种了至少三剂的HepB。

轮状病毒疫苗图片来源:美国《健康人民2020》推荐所有婴儿应在2 到4 个月龄大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RV1:Rotarix 疫苗; RV5:RotaTeq 疫苗)。

如果使用的是三剂序贯轮状病毒疫苗(RotaTeq),则在婴儿6 个月大时给予第三剂疫苗。

两剂间最短时间间隔是4 周。

如果使用的是RotaTeq 疫苗,或者如果不清楚接种的哪种疫苗、接种剂量如何,那么需对婴儿完成整个三剂的接种。

补种安排:不要在6 周龄前给予该类疫苗接种;不要晚于14 周超过6 天给予首剂疫苗接种;不要晚于整8 个月龄大时接种最后一剂该类疫苗。

据统计2009 年至2011 年期间,虽然尚没有达到80% 的疫苗目标接种率,但是全美19-35 个月龄大婴幼儿接种至少两剂轮状病毒疫苗的比例呈平稳上升趋势。

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图片来源:美国《健康人民2020》常规对2、4、6 个月及15-18 个月和4-6 岁大的儿童进行五剂系列的白喉/ 破伤风/ 百日咳疫苗(DTaP)接种。

不要早于6 周龄接种疫苗;如果第三和第四剂之间已经相隔至少6 个月,那么可以在12 个月龄时给予第四剂疫苗。

补种安排:如果在4 岁或超过4 岁时给予第四剂DTaP,那么不要再进行第五剂接种了。

尽管在疫苗接种工作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是不足1 岁的婴儿仍是百日咳发病率最高的人群,该年龄组人群发生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都极高。

7-10 岁是发生这类疾病感染和传播第二大年龄组,其次是11-19 岁和1-6 岁年龄组。

据统计,在2003 年至2011 年期间,全美19-35 个月龄大婴幼儿至少接种四剂DTaP 疫苗比例超过83.5%(目标接种率是90%)。

图片来源:美国CDC对于所有11-12 岁青少年和怀孕少女,不论什么时候给予最后一剂破伤风/ 白喉类毒素(Td)疫苗,都常规给予一剂破伤风/ 白喉类毒素/ 百日咳(Tdap)疫苗。

补种安排:对于那些年龄7 岁及以上没有接受过至少四剂的DTaP 疫苗者,需要补种一次Tdap;不要在11-12 岁时给予第二剂Tdap(而是在Tdap 接种后10 年给予一次Td)。

对于11-18 岁之前没有接种过Tdap 的青少年,给予一剂Tdap,然后每隔10 年补种一次Td 加强针。

据统计,在2013 年,CDC 估计全美13-17 岁青少年至少接种过一次Tdap 者比例达86%。

b 型流感嗜血杆菌图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培养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图片来源:美国CDC常规对2-4 个月龄大的婴儿接种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首剂可于6 周大时给予),使用两剂(PedvaxHib、COMVAX)或三剂初级疫苗系列(ActHIB、MenHibrix、Pentacel)。

对于三剂疫苗系列,可于7 个月龄大时给予第三剂疫苗。

应于12-15 个月龄大时给予任何一种Hib 加强针(与之前一剂相隔≥8 周);仅对于12 个月至4 岁大已经接种过≥1 剂Hib 疫苗的儿童,则要使用Hiberix 疫苗作为最后一剂加强针。

对于没有接种过该类疫苗的15 个月龄及以上大小的儿童,应仅进行一剂Hib 疫苗的接种。

补种安排:补种Hib 疫苗时间表取决于接种的何种疫苗、接种剂量如何以及接种时年龄多大。

图片来源:美国《健康人民2020》高风险儿童:Hib 疫苗接种时间表还为感染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疾病高风险儿童,提供详细的推荐指导,其中包括那些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功能性/ 解剖学无脾征、免疫球蛋白不足/ 早期补体缺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阳性、干细胞移植和/ 或化疗/ 放疗患儿)以及特殊人群(如美国印第安人/ 阿拉斯加原住民)。

据统计,2009 年至2011 年期间,美国19-35 个月龄儿童Hib 疫苗接种率低于90%(≥3 剂或≥4 剂,取决于疫苗类型)。

2009 年至2010 年流感季与历史同期有所不同,因为出现一种新型H1N1 流感病毒,因此使得那个时期有必要接种两种疫苗:一是预防季节性流感,二是预防由新型H1N1 流感病毒导致流感。

肺炎球菌疾病图片来源:美国《健康人民2020》2、4、6 个月和12-15 个月龄儿童应定期接种四剂共价肺炎球菌疫苗(PCV13)。

第一剂PCV13 疫苗最早可在6 周龄大小时给予接种。

按时接种PCV7 系列疫苗的14-59 个月龄大儿童,应补充接种一剂PCV13。

补种安排:免疫功能减低但健康的24-59 个月龄大儿童,还应接种一剂PCV13 疫苗。

高风险儿童:PCV 免疫接种时间表还为2-5 岁和6-18 岁患有潜在疾病和免疫力减低人群提供了详细接种指南,指导如何使用PCV13 疫苗和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

据统计,目前美国尚未达到对19-35 个月龄大儿童给予至少四剂肺炎球菌疫苗目标接种率(90%)。

然而,自2002 年起,该类疫苗接种率呈稳步上升趋势;2008 年至2013 年期间,疫苗接种率达到80% 以上。

脊髓灰质炎疫苗图片来源:美国《健康人民2020》对2、4、6-18 个月和4-6 岁大小儿童应按时给予四剂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最早可于6 周龄时给予首剂接种;最后一剂应在满4 周岁时/ 后给予接种(与前一剂接种相隔≥6 个月)。

补种安排:对于出生后6 个月时间内可能急性暴露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婴儿,应遵循可以接种的最低年龄要求和最短时间间隔进行IPV 接种。

对于在4 岁前接种4 剂或更多剂疫苗的儿童,应于4-6 岁时补充接种一剂疫苗(与之前接种相隔≥6 个月);对于在4 岁或年龄更大时接种第三剂疫苗的儿童,就不要再接种第四剂疫苗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