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注意保存2012年第3期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部 2012年07月12日关于龙源格尔木光伏电站1#主变35kV开关母线室爆炸事故通报所属各单位:2012年6月7日22时11分,龙源格尔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格尔木光伏电站二期(基建试运期)站用变电源改接工作完成后,试送电过程中发生短路故障,造成二期主变35kV进线气体绝缘开关柜母线室爆炸及站用变架空线起始杆处部分设备烧毁,并导致二期35kV母线停电12天,30MWp光伏容量无法送出,损失电量约为185万千瓦时。
经过调查分析,该事故原因是由于二期站用变高压侧开关进线处防火隔板材料达不到绝缘要求,且未做有效固定,导致送电后(约20秒)隔板快速贴附到三相铜排,造成铜排三相短路接地。
由于35kV气体绝缘开关柜(3501)存在缺陷,短路过程中母线室发生爆炸并在三相母线处再次形成短路,导致3501开关动作跳闸,开关柜部件损坏。
该起事故暴露了该项目在施工建设、交接验收以及试运期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理等多个环节上的问题。
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有关要求通知如下:1、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照设备标准技术规范进行设计与招投标,规范施工流程,严禁未经设计论证擅自改变高压电气设备用途和电气接线方式。
加强继电保护和变电站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保证故障录波等设备与输变电主设备同时建成和投运。
2、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施工单位作业审核,严格对安装工艺质量进行验收,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要全面参与,确保设备和安装工程合格。
新建、扩建项目在电气设备投运前,必须按照标准进行全面的交接试验,投产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定期开展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
特别是对于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和C-GIS)的装配、调试工作及投运后的监测、维护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尤其重视对设备绝缘特性、气体参数、主回路导电电阻值及各部件的操动性能的试验和监测。
3、要高度重视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切实加强送电前的现场检查工作,必须对相应电气回路进行全面细致检查,严禁随意合闸送电;切实加强新投运设备的巡视检查,特别是大负荷状态下站内设备的巡检,重视对重要连接部件的温度、油温、异常放电声响等情况的分析。
4、各单位要认真吸取类似事件教训,加强各级人员培训和学习,有针对性地扎实开展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工作,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事故调查的规范性。
要进一步完善现场运行和检修规程,及时汇总并整理故障缺陷处理应对的经验,将新型设备的检查内容与方法等重要信息及时补充更新至相应规程。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二日附件:龙源格尔木光伏电站6月7日1#主变35kV 3501开关母线室爆炸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龙源格尔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文件龙源格[2012]17号 签发人:刘洪龙源格尔木光伏电站6月7日1#主变35kV 3501开关母线室爆炸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事故简称:龙源格尔木光伏电站6.7开关母线室爆炸设备事故2、企业详细名称:龙源格尔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业别:光伏发电3、企业隶属关系:上级直接管理单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产权控股单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企业经济类型:国有5、企业详细地址:青海省格尔木市光伏园区联系电话:0979-5990906 传真:0979-5990909 E-mail:caoyoulian@6、企业成立时间: 2009年 6 月28日注册地址:青海省格尔木市所有制性质:股份有限公司执照情况:公司营业执照由格尔木市工商局2009年6月23日核发。
经营范围:投资、建设及经营太阳能发电场;太阳能发电场勘测、设计、施工;太阳能发电机组成套安装、调试、维修;有关技术咨询服务。
7、事故起止时间:2012 年 6 月 7 日 22 时 11 分至2012 年6 月 7 日 22 时 12 分8、事故发生地点:龙源格尔木光伏电站35kV开关站。
9、事故发生时气象及自然灾害情况:气温:15℃ 天气:晴10、事故归属:本企业事故(基建试运期)11、安全周期是否中断: 是12、事故等级(事故性质):C类一般设备事故13、事故类别:设备事故14、本次事故经济损失情况(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本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3501开关柜修复,费用约3万元,厂家已承担。
电量损失约185万千瓦时。
由总包单位承担。
15、事故前工况:事故前电站发电功率为0,其中:二期:1#主变带35KV开关站II段母线运行正常, 1#进线311开关运行正常,2#进线312开关运行正常;371开关带接地变运行正常,无功补偿装置退出运行。
一期运行正常。
16、事故主设备情况:3501开关额定电流为125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为31.5KA。
由宁波天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于2011年12月16日投运。
二期站用变架空线路起始杆处跌落保险额定电流为10A,熔断电流20 A。
17、事故经过:二期站用变距升压站2km,以35kV架空线和电缆并接到升压站施工电源箱变(现已转为备用电源)高压侧。
因供电可靠性低,计划将其改接到二期35kV备用开关(314)。
6月7日17时电缆头厂家人员完成二期站用变314开关电缆头制作工作,18时10分施工人员进行电缆头耐压试验,试验合格;19时左右值班员许XX、刘XX合上二期站用变架空线路终端杆处三相跌落保险,并现场检查确认二期站用变43B高压开关在分闸位;22时电缆头厂家人员将电缆终端头接进开关下口;经检查后站用变高压电缆具备送电条件, 22时11分01秒合上314开关, 22时11分21秒主变低压侧3501开关SF6充气柜爆炸。
充气柜爆炸后,开关站内充满浓烟。
为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气体中毒,安生部副主任曹XX指挥现场人员撤离。
经生产值班人员检查发现,110kV母线带电,110kV升压站1#主变停止运行, 35kV开关站II段母线停运,母线进线311、312开关、无功补偿313开关状态指示正常。
35kV开关站I段母线运行正常。
查看后台监控画面显示:22:11:20. 460 35KV母联(314)CSC211保护启动;22:11:20.489 35KV母联(314)过流I段动作,Ia=1.76A ,Ib=2.0A,Ic=1.13A;22:11:21.673 1#主变低后备CSC326GL复流一段T1出口 Ia=5.68A,Ib=5.65A,Ic=5.62A22时30分左右值班员许XX、刘XX检查二期站用变时发现架空线终端杆处三相跌落保险外壳炸裂。
检查架空线路未发现异常情况。
安生部象X等人员检查主变未发现异常。
23时10分左右,安生部象X、许XX检查二期箱变、箱变高压侧开关及电缆终端头时未发现异常情况。
24时左右35kV 开关站已无可见烟雾象X等人佩戴防护面具进开关站检查充气开关烧毁情况,发现主变低压侧3501开关母线室上方防爆膜炸开,3501开关上方屋顶天花板有熏黑痕迹,打开此开关电缆室无异常,检查其余开关电缆室及开关本体未发现异常。
6月8日8时左右安生部象X重新检查主变低压3501开关,发现3501开关母线室SF6气体压力指示为0,3501开关主母线及三工位隔离开关室内部严重烧毁。
其余开关SF6气体压力指示正常,电缆室电缆头正常。
6月8日10时左右,安生部通知安装单位联合检查。
6月8日17时左右安生部象X再次检查二期站用变高压侧高压开关进线处,发现进线处防火隔板紧贴三相铜排,拉开隔板后发现与铜排接触处有明显烧痕。
6月15日厂家人员对3501开关进行了检查分析,确认3501开关母线室三工位隔离开关触头烧毁,三相母排及三工位隔离开关需更换,在统计需更换的部件后安排发货。
6月18日开关部件到达公司现场,6月19日完成修复工作,恢复送电。
18、事故报告、抢救和搜救情况:6月8日18时左右,公司向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安生部上报事故快报。
19、事故原因分析(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扩大原因):后台显示:二期站用变高压侧高压开关进线处防火隔板被击穿短路后,6月7日22时11分20秒35KV母联(即314开关)CSC211保护启动,22时11分20秒35KV母联(即314开关)过流I段动作,314开关跳闸;22时11分21秒1#主变低后备CSC326GL复流一段T1出口,3501开关跳闸。
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据后台显示记录及现场检查判定,事故前格尔木多雨使防火隔板受潮,同时由于防火隔板未有效固定(自然放置),导致送电后(约20秒内)隔板逐步导电被快速吸附到三相铜排,造成三相铜排三相短路接地。
本次事故的扩大原因:短路发生后314开关动作跳闸(开关整定值为0.3A,动作时限为0s),动作电流一次最大值为2000A;架空线终端杆处三相跌落保险外壳炸裂。
314开关跳闸后,本来已经成功切断故障电流,系统本应恢复正常(3501开关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为31.5kA,额定峰值耐受电流为80kA),但是由于3501开关上方母线室设备存在缺陷,短路过程中隔离开关触点温度急剧上升熔毁,同时,3501母线室温度升高,母线室内SF6气体压力增大,冲破屏顶防爆膜,发生爆炸并在三相母线处形成短路,导致3501开关复流I段保护动作跳闸(开关整定值为1.03A,动作时限为1.2s),动作电流一次值为6800A。
事故发生后,因总包单位、分包单位、设备厂家信息反馈环节较多,甚至存在经济纠纷,使开关厂家不能及时达到现场,从而延长了故障恢复时间。
20、事故暴露问题:1)二期站用变高压侧高压开关进线处防火隔板材料达不到绝缘要求,并且未进行有效固定,说明工程总承包单位质量控制把关不严;2)监理单位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对工程安全及质量控制不严;3)314开关及线路改造完成后,工程验收工作及送电前的检查工作不到位。
21、事故损失及影响情况:本次事故造成35kVII段母线停电12天,损失电量约为185万千瓦时,同时造成3501开关母线室三相隔离刀闸烧毁、二期站用变架空线起始杆处三相跌落保险、一相电缆头烧毁、架空线终端杆处一相避雷器烧损,直接经济损失估计3万元。
22、对事故的责任分析和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由于我公司二期项目尚未正式移交生产,处于工程试运行期,根据事故分析,对事故的责任分析和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如下:1、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属安装单位的安装质量不合格,间接原因为3501开关柜存在缺陷。
由于二期工程由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该单位对本次事故负主要责任,建议本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及电量损损失由总承包单位全部承担。
2、公司工程部在工程验收环节中把关不够细致,未能及时发现绝缘隔板事故隐患;公司安生部对设备的巡视不够认真,在314开关及线路改造完成后,工程验收工作及送电前的检查工作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绝缘隔板事故隐患,负本次事故次要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洪对本次事故负领导责任,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姚建堂对本次事故负主管领导责任;对相关责任人处理意见另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