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拟静力试验方法应用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拟静力试验方法应用


3
屈服强度(MPa)
582
屈服强度(MPa)
390
圆8 钢筋
极限强度(MPa) 屈服应变 弹性模量(MPa)
855 0.0020 289850
圆4 钢筋
极限强度(MPa) 屈服应变 弹性模量(MPa)
414 0.0021 195000
伸长率
28.8%
伸长率
26.7%
注:圆 10、圆 8 钢筋实测直径高于标称直径,这里强度和弹模仍采用标称直径计算
竖向轴力加载点位置 试验轴压力为218kN
楼板
往复力 加载点 位置
竖向轴力加载点位置 试验轴压力为398kN
楼板
往复力 加载点 位置


往复力


加载点
位置
(a) 边节点试件加载点位置示意图
(b) 中节点试件加载点位置示意图
图 5 节点加载点位置示意图(单位 mm)
3.3 材性参数: 实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边节点试件:fcu,150 = 43.4 MPa;中节点试件:fcu,150 = 41.6 MPa。
FAQ:
1:为什么同时进行构件试验和结构试验? 结构试验影响因素很多。通过对比节点试验、构件试验和结构试验,可以更好地发现目
前构件试验和结构试验之间的差别。
2:比赛是如何评奖的? 比赛组织方将参赛的预测结果匿名发给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结构抗倒塌专
业委员会各位委员,请各位委员给预测结果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确定获奖名单。
图 1 边节点试验照片


图 2 中节点试验照片
2 竞赛规则
2.1 提交内容必须包括但不限于: (1) 分析所采用的程序名称,计算模型简介 (2) 预测的节点梁端竖向力-竖向位移滞回曲线(包括 Excel 文件) (3) 预测的节点破坏模式
2.2 评比标准: 将于2011年12月15日公布框架梁-柱节点试验实测的梁端竖向力-位移滞回曲线。以预测
的与试验实测的梁端竖向力-位移滞回曲线的符合程度作为评比标准。
1
3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试验数据
3.1 节点试件尺寸、配筋
(a) 边节点试件
(b) 中节点试件 图 3 节点试件尺寸、配筋图 (注:实测构件表面到纵筋外皮距离为 15mm,梁内不配置楼板钢筋)
2
3.2 节点试件加载图
1:外框架;2:柱顶加载竖向千斤顶;3:梁端加载竖向千斤顶; 4:柱头夹具;5:附加支撑;6:节点试件 图 4 节点试件加载装置图
3.4 试验数据可以从以下地址下载: /download/NewsLetter05_2011-10-22.rar
请 于 2011 年 12 月 15 日 前 将 预 测 结 果 发 送 到 luxz@。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结构抗倒塌 专业委员会将于 2012 年 1 月对预测结果较好的研究人员颁发奖励证 书。清华大学直接参与本试验的有关人员将不参加比赛。
4
圆 10 钢筋
材料类型 屈服强度(MPa) 极限强度(MPa) 屈服应变 弹性模量(MPa) 伸长率
表 1 实测钢筋拉伸数据
平均值
材料类型
481
屈服强度(MPa)
745 0.0020 265433
圆6 钢筋

极限强度(MPa) 屈服应变 弹性模量(MPa)
23.6%
伸长率
平均值 441 529
0.0022 203941 34.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拟静力倒塌试验
Newsletter 第五期 2011 年 10 月 22 日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拟静力试验分析竞赛
提要:清华大学基于前期发布的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试验模型,完成了一个边节点和一个中 节点的拟静力实验(图 1、图 2),公布试验的柱端竖向轴压力和梁端位移数据,邀请各位研 究者参与预测梁端竖向力-位移滞回曲线。实验数据参见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结 构抗倒塌专业委员会的网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