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大纲基本要求](一)掌握销售预测的方法和销售定价管理(二)掌握成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性态分析,标准成本、责任成本及作业成本管理(三)熟悉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股利支付形式、股票回购(四)了解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内容历年考情分析:本章论述了广义的收益分配与管理,将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利润分配均纳入本章之中。
近3年的考试平均分为16分,本章题型可以出客观题,也可以出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第一节收益与分配管理概述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的过程;狭义的收益分配则是指对企业净收益的分配。
本章讨论对企业收入和净收益的广义分配。
【2010单选】企业的收益分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下列各项中,属于狭义收益分配的是()。
A.企业收入的分配B.企业净利润的分配C.企业产品成本的分配D.企业职工薪酬的分配【答案】B【解析】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对企业收入的分配;第二层次是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狭义的收益分配则仅仅是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一、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1、体现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2、企业再生产的条件、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措施3、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收益分配的原则1.依法分配原则;2.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3.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谁投资谁受益”、收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适应的原则。
三、收益分配管理的内容(一)收入管理(二)成本费用管理1、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按成本性态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三)利润分配管理注意: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三个概念公司净利润分配的顺序:第一,弥补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之后仍存在的亏损第二,提取法定公积金第三,提取任意公积金第四,向股东分配利润第二节收入管理一、销售预测分析(一)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1、推销员判断法2、专家判断法3、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2010多选题】下列销售预测方法中,属于定性分析法的有()。
A.德尔菲法B.推销员判断法C.因果预测分析法D.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答案】ABD【解析】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包括推销员判断法、专家判断法和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其中的专家判断法包括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专家小组法和德尔菲法。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选项A、B、D。
选项C属于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
(二)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1、趋势预测分析法(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移动平均法(4)指数平滑法2、因果预测分析法(回归直线分析法)二、销售定价管理(一)销售定价管理的含义(二)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1、价值因素: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2、成本因素:产品价格=总成本+合理的利润3、市场供求因素4、竞争因素5、政策法规因素(三)产品定价方法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企业成本范畴基本上有三种成本可以作为定价基础,即变动成本、制造成本和完全成本。
变动成本可以作为增量产量的定价依据,但不能作为一般产品的定价依据。
制造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费用支出,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但它不包括各种期间费用,利用其定价不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继续进行。
当前产品定价的基础,仍然是产品的完全成本。
【2010单选】下列各项中,一般不作为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计价基础的是()。
A.完全成本B.固定成本C.变动成本D.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答案】B【解析】企业成本范畴基本上有三种成本可以作为定价基础,即变动成本、制造成本和完全成本。
制造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费用支出,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固定成本一般不作为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计价基础。
基本原理:单位价格—单位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利润单位价格—单位成本—单位价格*税率=单位利润单位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利润(1)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A成本利润率定价: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B销售利润率定价: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销售利润率-适用税率)原理:单位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价格×销售利润率(2)保本点定价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完全成本/(1-适用税率)=(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适用税率)原理:单位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0(3)目标利润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完全成本+单位目标利润)/(1-适用税率)原理:单位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4)变动成本定价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用税率)原理:单位价格*(1—税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利润。
固定成本与增加的产品定价无关,定价之需要考虑补偿变动成本。
2、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2)边际分析定价法当边际利润等于零,利润最大,是最优销售价格(四)价格运用策略1、折让定价策略2、心理定价策略3、组合定价策略4、寿命周期定价策略第三节成本费用管理一、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即成本管理责任制,目的是进行全过程、全员性的成本费用管理。
二、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本按其性态可分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一)固定成本1.固定成本的含义及特点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
特点:一定期间的固定成本的稳定是有条件的,要求产量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针对成本总额而言的;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2.固定成本的分类【2010单选】约束性固定成本不受管理当局短期经营决策行动的影响。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厂房折旧B.厂房租金支出C.高管人员基本工资D.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答案】D【解析】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具体数额的固定成本。
例如:保险费、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
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是酌量性固定成本。
(二)变动成本1.变动成本的含义及特点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产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特点:总额随产量的变动成比例变动;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不变;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产量在一定范围内。
2.变动成本的分类(三)混合成本1.含义:混合成本,是指除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外的,介于两者之间的成本,它们因产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是成正比例关系。
2.混合成本分类混合成本半变动成本在初始值的基础上总额随产量正比例增长的成本。
如电费、电话费等。
阶梯式成本总额随产量呈阶梯式增长的成本。
如受开工班次影响的动力费、检验人员工资等。
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过特定产量则开始随产量比例增长的成本。
如加班费曲线成本总额随产量增长呈曲线增长的成本。
分为变化率递增曲线成本、变化率递减曲线成本。
如累进计件工资、费用封顶的服务费等。
【单选题】某公司对营销人员的薪金支付,采取在正常销售量以内支付固定月工资,当销售量超过正常水平后,支付每件10元的奖励,这种人工的成本属于()。
A.半变动成本B.阶梯式成本C.延期变动成本D.曲线成本【答案】C【解析】延期变动成本是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过特定产量则开始随产量比例增长的成本。
3.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1)高低点法a=y最高-bx最高或a=y最低-bx最低【例】A公司的业务量以直接人工小时为计量单位,其业务量在7万~18万小时范围内变化。
该公司维修成本的历史资料如表所示。
维修成本的历史资料设维修成本为y=a+bx,a为固定成本,b为单位变动成本,x为产量。
选取产量最高和最低期的历史成本数据:将有关数据代人上述公式:b=(98000—78000)/(160000—80000)=0.25(元/小时)a=98000-0.25×160000=58000(元)或:a=78000-0.25×8000=5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