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

2017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

安技环保处:海滨日期:2017年8月16日管理者代表:曲刚日期:2017年8月17日总经理:杨惠群日期:2017年8月18日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15.现有环境方针是否仍然适用,现有目标以及管理体系要素是否需要调整,管理体系可能需要改进的方向。

三、评审范围、时间:公司各处(室)、车间和直属单位(包括:汽车工程研究院、销售公司、国贸公司),时间为2017年度。

四、管理评审材料:1. 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按照附件1《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内容编写);2. 承担环境理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评审材料;3. 存在的隐患、问题及针对隐患、问题,要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整改完成前的预防措施;五、评审要求1.本次管理评审以处(室)、车间为单位进行,各处级单位和直属单位均须参加(包括:汽车工程研究院、销售公司、国贸公司);2.各部门按照附件1《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格式和内容,对照本部门实际工作,逐项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要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整改完成前的预防措施,属于事故隐患的要填写附件2《存在问题整改计划汇总表》;3. 承担环境管理职能的各部门,除按《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编写评审报告外,还须按照附件3《承担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审材料》要求提供评审材料;4. 各部门要按照公司统一要求,及时组织开展管理评审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管理评审材料的收集、整理及上报;5. 管理评审报告均须由部门体系推进员、部门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签字确认;6. 管理评审报告用A4纸打印,字号为小四,格式按照附件1《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格式;7. 各部门的管理评审工作应于8月25日前完成;各部门的管理评审报告(书面版和电子版)须于2017年8月25日下班前报至安技环保处(销售公司、国贸公司、汽车研究院各部门的管理评审报告由其综合管理部门收集、存档并汇总形成本单位的管理评审报告送至安技环保处)。

附件1:《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报告》;附件2:《存在问题整改计划汇总表》;附件3:《承担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审材料》;附件1:2017年度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部门名称:体系推进员(签字):日期: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公司主管领导(签字):日期:一、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1、环境污染事故起数,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2、化学危险品事故(含爆炸物品及输油、燃气管道泄漏、火灾、爆炸事故)起数;3、节约能源资源目标完成情况;4、导致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资格撤销或暂停事项起数。

5、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

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1、是否按体系要求开展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工作;2、部门重要环境因素有哪些更新;3、针对产品、环境、工艺、设备设施,本年度辨识、评价了哪些环境因素?是否有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因素,是否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培训、实施;4、对各项控制措施评审及修订情况。

三、适用法规识别、更新1、适用法规种类、数量;2、适用法规更新及培训情况;3、是否识别法规所控制的环境因素(对象);4、适用法规培训情况;四、环境教育培训1、新入厂、复工、变换岗位员工人数,教育培训率;2、部门全员培训人数,培训率;3、环境关键岗位种类、数量、培训人数、培训率;4、管理人员培训人数,培训率;5、“四新”培训人数,人员培训率;五、运行控制(一)、重要环境因素控制1、重要环境因素数量,分布;2、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是否齐全;责任是否落实;3、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效果如何;(二)、隐患整改1、检查发现的隐患数量,完成整改数量;2、未整改完毕的隐患数量、内容、整改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整改前的预防措施;3、对查出的隐患分析其产生原因,采取了哪些从根本上纠正的措施,以避免重复出现。

(三)、相关方管理1、2017年进入现场相关方单位数量;2、相关方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明是否齐全;3、是否签订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协议,制订环境、职业健康交叉作业实施方案,完成协议、方案的数量;4、是否有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否明确施工所遵守的法律、法规、标准;5、施工单位是否对其人员进行环境培训并保留记录(内容包括);6、相关方现场是否存在事故隐患和存在违章行为,整改和处理的记录是否存档;7、是否落实对相关方考核工作,考核报表是否完整8、相关方是否提出过需求及期望,其合理的需求及期望是否为合规义务。

(四)、风险和机遇控制措施管理1、是否有涉及环境内外部问题,控制措施是否有效;2、环境所涉及的风险和机遇数量,是否得到有效控制(五)、“三同时”管理1、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数量;2、是否全部履行“三同时”管理程序;3、验收中存在环境问题数量,整改完成数量;4、新建项目是否产生新的重要环境因素,其种类和数量;(六)、危险化学品管理1、部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2、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否收集齐全;3、是否有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应急措施或方案,是否准备应急物资、设施;4、使用危险化学品人员是否经过正确操作和应急培训,培训记录是否完整;(七)、危险废弃物管理1、部门危险废弃物的种类,本年度产生的数量;2、危险废弃物处置去向是否符合要求,记录是否完整;(八)、环境点检制度的执行情况,1、点检实施情况;2、点检出的问题和隐患数量,整改情况;六、应急管理1、部门应急预案的种类、数量、名称;2、本年度应急预案是否进行评审和演练?3、应急预案评审或演练的效果评价,应急预案修订情况。

七、监视、监测与测量(一)、监督考核1、部门对工段、工段对班组考核频次,年考核次数;2、部门、工段考核记录是否完整;3、部门、工段现场检查的频率次,数量;(二)、环保污染物排放控制1、废水排放管理方面;废水产生的来源及控制措施,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监测结果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2、废气排放管理方面;废气产生的来源及控制措施,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监测结果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3、噪声排放管理方面;噪声产生的来源及控制措施,监测结果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管理方面;固体废物的产生种类及管理情况,是否按要求进行分类处置。

(四)、适用法规符合性评价1、部门是如何开展适用法规符合性评价的;2、是否存在不符合情况,对不符合现象的整改情况;(五)、能源管理方面部门的能源管理方面情况八、事件、不符合及处理(一)、事件处理1、发生环境污染事件起数,发生的事件是否及时上报,有无迟报、瞒报、漏报现象;2、发生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针对发生的事件是否落实预防和整改措施;(二)、在防止重复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及负责人;(三)、不符合项整改:1、本年度体系内审提出不符合项、观察项整改情况;2、防止不符合重复出现的预防措施;(四)、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的执行情况。

九、本部门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拟采取哪些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的要填写附件2《存在问题整改计划汇总表》。

十、提出对公司(或本部门)体系运行管理中可能需要修改的改进建议,实现体系管理遵纪守法,持续改进的承诺。

十一、经评审本部门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是否符合体系标准要求。

附件:承担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审材料。

具体内容见附件3《承担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审材料》。

编制部门:安技环保处管理部门:安技环保处附件3:承担环境管理职能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评审材料一、保卫处:1、应急准备情况(包括实际发生的或演练):⑴、应急方案演练及评审情况总结,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⑵、应急物资、设施、器材等的配备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二、汽车研究院:1.公司汽车产品适用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性情况,包括尾气排放、噪声、蒸发排放、内外饰材料的环保指标等,2017年汽车产品检测情况;2.相关方(主管局、顾客、当地社区等)在产品排放方面的信息反馈及处理;三、设备动力处:1.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在国内及同行业的水平状况;2.能源控制计划及考核、存在问题整改情况;3.公司进一步降低能耗的潜力分析及措施;四、质量管理处:1.产品质量信息(与环境相关)、客户投诉的反馈与改进处理情况;2.公司计量器具管理、检定情况;3.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性情况;五、员工服务处:1.保洁、餐饮、客运(通勤)公司等管辖相关方传递本公司环境管理要求,并对其环境管理状况施加影响的情况;2.各餐饮、保洁、客运(通勤)等相关方单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表现(业绩)评价结果;六、物流Ⅰ处:1.厂内机动车辆检测及法规符合性情况评价;2、公司危险废物处置情况(资质、处理量、转移联单等);3.相关方(主管局、顾客、当地社区等)在上述方面的信息反馈及处理;七、总装Ⅰ车间/总装Ⅱ车间:产品车环境因素(尾气、噪声等)控制情况报告。

八、总经理办公室:在用机动车辆检测及法规符合性情况评价报告。

九、规划处:1.本年度建设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同时”执行情况,项目名称、环保、安全、职业卫生审批办理情况;2.建设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十、供应商管理处、采购处、销售公司、国际贸易公司1.2017年所管辖相关方情况介绍;2.如何向所管辖相关方传递本公司环境管理要求,并对其环境管理状况施加影响的;3.对各主要工程施工单位、供应商、经销服务商等相关方进行的环境表现(业绩)评价:⑴、相关方名单;⑵、相关方环境表现(业绩)评价表及评价结果;3.对各主要工程施工单位、供应商、经销服务商等相关方进行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表现(业绩)评价:⑴、相关方名单;⑵、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表现(业绩)评价表及评价结果;十一、安技环保处:1.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2.公司环境管理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符合情况;3.资源配备情况;4.环境事故调查情况;5.环境隐患、不符合预防与纠正措施及实施情况;6.环境监测及符合情况报告;重要环境因素、风险评价的适宜性与控制的有效性报告;7.相关方(主管局、顾客、当地社区等)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需求及期望;8.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及实施情况;9.内部审核的结果,内审不符合纠正措施实施情况报告;10.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总结报告;1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业绩及方针、目标及环境管理体系需要进行改进方面的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