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讲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有了孩子,自然就成了家长,却不能“自然地成为成功的家长”。
一个成长的家,需要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是否有现代的教育观念。
一个现代的父母应该是一个捍卫童年的父母,全部儿童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发现儿童、解放儿童。
比如说,你的孩子睡够了吗?小学生每天需要睡10小时,中学生睡9小时,大学生睡8小时。
2004年的调查发现,全国中小学生半数以上学习超时,睡眠不足。
现在还要严重。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未成熟状态。
什么是未成熟状态?人越多,孩子越爱说话,什么都说。
有的孩子一张嘴,父母就害怕——不让孩子说话是很残忍,让孩子说话你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我提倡童言无忌,但脏话是不能说的。
第一关注孩子的教育关注孩子的健康重视孩子健康,就必须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儿童肥胖症25%中国学生胖无力,影响国家竞争力”。
说明孩子营养不良,胖了很多。
我们现在很少有孩子吃苦的锻炼,这是一个危机。
龋齿75% 近视眼50%(真性、假性近视、远视、闪光——)。
有人说,健康是1,而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是0,如果健康没有了,其他的也就都没有了。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这样,不管学习多好,身体不好,将来也不会幸福。
我认为儿童教育从体育开始。
因为,学习必定是一件消耗体力和脑力的事情。
第二孩子该听谁的孩子听爸爸妈妈的话,听爷爷奶奶的话,听姥姥姥爷的话都没有错,关键是不能有排他性。
你说东他说西,孩子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无所适从,造成心理压力、性格变异。
如我们生活中常有这样的话:“你怎么只听你爸的话就不听妈妈的话呢?”“你听妈妈的话,爸爸的话就不用听么?”,。
家长的话只要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孩子就应该听。
大部分家长都有说错话、或有错误观点的时候,那么作为家长,大家要相互沟通,或及时给孩子指出,让孩子按正确地去做。
但指出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对方。
家庭成员要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言行,相互支持,默契配合,齐心协力。
对孩子而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他的亲人,成人不要人为的割断孩子心中的情感链,让他在浓浓的亲情中幸福地成长。
第三了解孩子小脑袋瓜里都在想什么常有家长这样说:“咱也不知道这孩子一天心里净想啥?吃穿不愁地,这学习成绩咋就搞不上去呢?”我们做家长的真要善于观察、有一双慧眼,观察孩子的表情、言行、举止和心理。
及时与孩子沟通,学会倾听,尽量不打断孩子说话。
时间长了,形成习惯,很容易和孩子成为朋友,这样你就会对孩子了如指掌。
就不会出现教育孩子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
(餐桌大学:在每天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应共同营造一种轻松自如的气氛,大家各谈各的趣事,有说有笑,引导孩子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之下,来和父母探讨,这时候,父母的意见孩子也特别能听得进去,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其乐融融?)但如果做不到在平等愉悦的环境下沟通,那么餐桌大学就会转变为“餐桌教育”。
我们家庭教育坚决要摒bing弃“餐桌教育”:一些特殊的家长由于自己工作较忙,平时与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少,会自然而然地想利用吃饭时间把平时欠缺的教育孩子的时机弥补回来,于是,一端起饭碗,家长就开始追问孩子的功课,检查孩子的成绩,数落孩子的过错,没完没了,训得孩子愁眉苦脸,哭哭啼啼,饭也吃不香,家长还自以为称职,自以为有效。
殊不如,这种“餐桌教育”害处实在太多,它会使孩子情绪低落,影响孩子健康,更会加深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让家庭气氛越来越紧张。
第四方面做孩子的鼓励者,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我觉得对孩子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但是对孩子不能没有批评也永远是对的。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
表扬孩子的艺术首先,家长要对孩子良好的行为表现给予经常的关注和及时的表扬。
在孩子的心眼里,渴望着自己的行为引起关注,得到赞许。
要知道如果他们积极的行为不能达到目的,就必须采取消极的行为。
假如你没有表扬孩子的习惯,不妨现在就试一试,留心孩子在做什么,如果他现在的表现让你感到满意,就马上提出表扬。
当然,任何事情的开端都会有困难,但随后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表扬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你不断的表扬声中,孩子的行为将发生奇迹般的变化,积极的表现会越来越多,消极的行为随之减少。
家长也不必担心孩子会过度依赖表扬,其实,对他们来说,家长的表扬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其次,要明确表扬的目标是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
家长不要说:“你真是好孩子。
”而要说:“你能帮助别的小朋友,真好。
”或者换个说法:“妈妈喜欢你这样做。
”表扬的目标指向行为,使孩子本身可能产生这样的积极后果,使他们得到这样的认识:做得好就是好孩子,做不好就不是好孩子。
为了做好孩子,就不能出错。
同时还应该明白,没有人永远正确,孩子一旦做错事,就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因此,这时候家长没有必要一概指责,穷追不舍。
再次,方式得当。
表扬孩子的进步,表扬要及时,表扬的方式还有适合孩子的年龄阶段,比如对年龄很小的孩子在口头表扬能同时给他一个吻,一次拥抱或者其他的身体接触,效果将更好。
而大一点的孩子的习惯表扬的方式含蓄一些,可心领神会地向他们眨眼睛,或者竖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已经注意到他做的不错。
因此,家长不断地尝试,有意留意哪一种表扬的方式对自己的孩子更好。
教育儿童语言禁忌:忌恶言:傻瓜`你这没用的家伙.忌侮蔑:你真笨?简直是个废物.忌责备:做错事,真是坏透了.忌压抑:你给闭嘴,你怎么这样不听话?忌强迫: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忌威胁:我再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吧!忌哀求:我求求你别这么做好吗?忌贿赂:你要能考上一百分,我就给你买手机,自行车.忌讽刺:你可真行啊,做出这种事来.小心打出孩子心理问题(笑话:爸妈是完美组合,混合双打)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
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而且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会对抗、对骂、对打。
美国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0%的父母觉得打骂之后,孩子的表现还是一样。
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效果第五方面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教育就是要养成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要一句话,就是要养成好的习惯。
”首先、养成好习惯应从家长做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因此,作为家长就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始终让自己的行为都成为孩子的榜样。
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广告做得好:一位年轻妈妈每一天都给她妈妈端泡脚水,她的孩子每天都看到这一幕,后来,这小孩子也这样做了,妈妈感动得流出喜悦的泪花……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孩子的好习惯往往就是这样从长辈那边获取……其次、养成好习惯应从学生本身做起1、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习惯(华育住校生夏令营比赛)2、培养孩子学会交往的习惯(挠个人家长就来呀?)3、培养孩子学会观察的习惯。
4、培养孩子鼓励创新的习惯5、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么培养孩子好习惯,怎么纠正不良习惯?有一个妈妈,她的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作业马马虎虎,成绩不稳定,这个妈妈发现,儿子写作业时,坐不住。
妈妈就说了,儿子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要你努力你一定学习好,可你一个小时站起来7回,是否太多了?妈妈最有水平的话在后边。
她说,儿子我看你,写1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3回就差不多了,你要是能够做到这一条,当天晚上6点的动画片随便看;不过,如果超过3回,当天晚上的动画片就不能看。
孩子说行,结果一个星期下来以后,儿子3天做到了,一到6点钟大摇大摆就看动画片;有2天没做到,一到6点钟的时候,还想着去看动画片,妈妈说不能看。
这个孩子就记住了,慢慢地就培养了好习惯。
这个妈妈的经验非常好,我把它总结为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加减法,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我给大家再讲一个习惯的培养法,这个方法是培养孩子的爱心。
我们研究培养孩子的三大习惯:做人、做事、学习。
做人的核心是拥有爱心,我们重点讲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
看一个孩子有没有爱心,首先可以看他有没有孝心;因为孩子懂道理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
我给父母一个忠告,千万别给孩子吃独食,你对孩子教育的最低水平是吃东西一人一份,你作为爸爸妈妈一定要把你这份踏踏实实吃下去,就是教育。
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重要的有:——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刻苦认真学习,一丝不苟;——守时惜时,学习计划有序;——勤于思考,不拘泥于定式。
人的学习习惯一般在小学便形成了。
所以,小学中年级是建立学习好习惯的时机,荒废到中学再培养就实在不容易。
如果从小不良学习习惯积累多了,时间一长,积重难返,今后一旦要改便会大费周折。
经调查,绝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回家后,都把家庭作业、智力游戏、阅读书籍放在娱乐、看电视、玩游戏机之前。
优良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学习习惯的养成越早越有效,小事不放松,一点一滴地努力,坚持不懈,方见成效。
下面有10道题,可以请您的孩子自测学习习惯,也可作为督促引导孩子养成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自测》(1)我提前检查学习用具是否带齐。
(2)我会使用字典等工具书。
(3)课堂上我注意听讲,特别是老师讲重点、难点时。
(4)我经常主动举手答问。
(5)完成作业时,我不开电视,不吃零食,不乱走动。
(6)我按时、独立、全额完成作业,诚实考试。
(7)学习中,我乐于与同学切磋。
(8)学习中遇到困难,我思考克服,有时向老师请教。
(9)我及时复习。
(10)我在学习中有时标新立异,课外我经常从各方面吸取知识。
每题得分:总是如此,2分;有时如此,1分;从不如此,0分。
总分18分或18分以上,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14—17分,学习习惯较好;10—13分,一般;10分以下,需要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方面家庭生活教育某外科病房中的病人全是即将动手术的女性中小学生,医生和她们进行术前谈话。
有的大哭大闹,央求家长说情取消手术。
医生说:你们都是很勇敢的孩子,动了手术,才能早日康复。
现在商量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手术时全麻还是半麻,要和你们商量。
全麻不疼痛,对脑子有些影响;局麻对脑子没影响,但手术时比较疼;第二件事情是动手术的顺序,由你们自己商量。
刚说完,年龄最小的三年级李雪干脆地表态:我选择局部麻醉,因为我回去后还要把学习搞好。
还有,我自愿第一个上手术台。
“一叶落知天下秋”,从这么一见小事,就能看出小李家庭的教育很有成效,她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本篇讨论家庭生活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学会做事是本篇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