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热光源传感器电学黑箱实验专题一

高考物理热光源传感器电学黑箱实验专题一

2009年高考热光传感器电学黑箱实验专题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所给步骤的合理顺序为A .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 .B .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 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C .用浅盘装入约2 cm 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撤在水面上.D .用公式SV D 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直径. E .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F .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人量筒,记下溶液的 滴数n 与量筒中增加的溶液体积V 0.2.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时,所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a ,测量中,某位同学测得如下数据:测得体积为V 的酒精油酸溶液共有N 滴;油膜面积为S ,则: ①用以上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计算分子直径大小的公式为d=②该同学实验中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和大多数同学的比较,发现自己所测数据偏大,则对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 .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B .滴(一滴)油酸溶液时,滴入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C .计算油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D .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较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3.(1)在用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在哪些方面作了理想化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油膜面积的测量方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A .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应立即用刻度尺去量油膜的面积B .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应让油膜尽可能地散开,再用刻度尺去量油膜的面积C .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应立即将油膜的轮廊画在玻璃板上,再利用坐标纸去计算油膜的面积。

D .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应让油膜尽可能散开,再把油膜的轮郭画在玻璃板上,然后用坐标纸去计算油膜的面积。

(3)实验中,将1cm 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 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cm 3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将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中,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测得这一薄层的面积为0.2m 2,由此可估算出酸分子直径为______m.4.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浓度为n ,又用滴管测得每N 滴这种酒精油酸的总体积为V ,将一滴这种溶液滴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边界线,再把玻璃板放在画有边长为a 的正方形小格的纸上,如图测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m .⑴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d .⑵从右图中数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为m =______.(3)实验中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的目的是: ;5.在做“用多用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的实验中,有这样两步操作:①选择“V —10”挡,将红、黑表笔分别接A 、B 点时,无电压,红、黑表笔分别接B 、A 点时,也无电压;②选择“Ω—×100”挡,将红、黑表笔分别接A 、B 点时,指针几乎没有什么偏转,而将红、黑表笔分别接B 、A 点时,指针偏转很大角度。

据此,我们可以判断黑箱内电学元件接法,可能是图中的6.如图所示为一黑箱装置,盒内有电源、电阻等元件,a 、b 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

① 为了探测黑箱,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几步测量:A .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测量a 、b 间的电阻;B .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测量a 、b 间的输出电压;C .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挡测量a 、b 间的输出电流。

你认为以上测量中不妥的有: (填序号)7.发光二极管是目前很多用电器的指示灯的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只有电流从标有“十”号的端流入,从标有“-”号端流出,它才能发光,这时可将它视为一个纯电阻。

现有某厂家提供的某种型号的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① 己知该型号的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电压为 2 . 0V 。

若用电动势为 12V ,内阻可以忽略不计的直流电源供电,为使该二极管正常工作,需要在电源和二极管之间串联一只阻值为_____ Ω 的定值电阻。

② 已知该型号的发光二极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56mA ,请用实验证明这种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厂家提供的数据是否一致。

可选用的器材有:待测发光二极管直流电源 E (电动势 4 . 5V ,内阻可以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 R (最大阻值为 20Ω )电压表 V 1 (量程 10V ,内阻约 50k Ω)电压表 V 2 (量程 5V ,内阻约 20k Ω)电流表 A 1 (量程 100mA ,内阻约 50Ω)电流表 A 2 (量程 60mA ,内阻约 100Ω)电键 S 、导线若干为准确、方便地进行检测,电压表应选用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

(填字母符号)③ 画出利用 ② 中器材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8.(1) 如图所示,要研究光敏电阻的阻值与光照强弱的关系.①应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 档;②将红表笔插入 接线孔, 黑表笔插入 接线孔(填“+”或“-”);③将一光敏电阻接在多用电表两表笔上,用光照射光敏电阻时表针的偏角为θ, 现用手掌挡住部分光线,表针的偏角变为θ则可判断θ θ′( 填“<”,“=”或“>”);④测试后应将选择开关置于 档.9.(1)几位同学做“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图示直线aa ′、bb ′表示在白纸上画出的玻璃砖的两个界面。

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A .甲同学选定的玻璃砖两个光学面aa ′与bb ′不平行,其它操作正确。

B .乙同学在白纸上正确画出平行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 ′和bb ′后,将玻璃砖向aa ′方向平移了少许,其它操作正确。

C .丙同学在白纸上画aa ′、bb ′两界面时,其间距比平行玻璃砖两光学面的间距稍微大些,其它操作正确上述几位同学的操作,对玻璃折射率的测定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2) 在用插针法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确定好入射方向AO ,插了两枚大头针P 1和P 2,如图所示(①②③是三条直线)。

在以后的操作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在bb '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 3和P 4可能插在 ③ 线上B 、保持O 点不动,减少入射角,在bb '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 3和P 4可能插在①线上C 、保持O 点不动,增大入射角,在bb '侧调整观察视线,看不清P 1 和P 2的像,这可能是光在bb '侧面发生全反射''12310.(1)如图22-1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遮光筒、⑥光屏。

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方法。

(2)如果将灯泡换成激光光源,该实验照样可以完成,这时可以去掉的部件是 (填数字代号);(3)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读下手轮的读数如图22-2所示。

继续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0条亮纹,读下手轮的读数如图22-3所示。

则:两条纹的间距是mm ;(4)如果已经量得双缝的间距是0.30mm 、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是900mm ,则待测光的波长是 m (取三位有效数字)。

11.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b 和cd 时,不慎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b 方向平移了一些,如图甲所示,其后的操作都正确,但画光路图时,将折射点确定在ab 和cd 上,则测出的n 值将 .图甲图乙(2)乙同学为了避免笔尖接触玻璃面,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侧面向外侧平移了一 些, 如图乙所示,以后的操作均正确,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和折射点都确定在a'b' 和c'd'上,则测出的n 值将 .(3)丙同学在操作和作图时均无失误,但所用玻璃砖的两面明显不平行,这时测出的n 将 .12、用多用表欧姆挡(×100)测试三只晶体二极管,其结果依次如图5甲、乙、丙所示,由图可知,图_____的二极管是好的,该二极管的正极是_____端。

d a' b' c' d'参考答案1. CFBAED(其中步骤E 在F 和D 之间均可)2. (1)①Va/NS ②ACD :3.(1)将油膜看成单分子膜;将油分子看作球形;认为油分子是一个紧挨一个的.(2)D(3)5×10-104.⑴Nma nV d 2=;⑵58 5.答案:D 。

多用表使用欧姆挡时,黑表笔是高电势点。

而“偏角很大”(或 “很小”)是针对表针停留的位置“∞”而说的。

显然,根据欧姆挡的测量信息,A 到B 是不导通的状态,而B 到A 是导通的状态。

6. ①A C 。

A 中不能用电阻档直接测量含源电路的电阻;C 中可能会造成短路7. ① 500Ω② V 2 , A 2③ 如图所示(有错不给分,但图中电压表选 V 1 或电流表选 A 1不重复扣分)8. (1)①欧姆(1分); ②“+”、“-”;③ >; ④OFF 或交流电压最高 。

(2)① >;②灵敏电流计;③ 29.(1) AB (2) B10.析与解:第(1)问是考查基本常识。

②滤光片、③单缝、④双缝。

第(2)问则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深化。

滤光片②是为了产生单色光,单缝③是为了产生相同频率的光射向双缝④,双缝④将一束单色光分为两束频率相同的相干光束,它们的设置都是为了满足干涉的条件。

而激光本身已经具备很好的相干性,所以②③这两个部件的设置就都没有必要了。

第(3)问考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第一个是0.045mm ,第二个是14.535mm ,它们的差值是14.490mm ,中间跨越了10-1 = 9个条纹间距,所以条纹间距是第(4)考本实验的原理m m mmmm x L d 71037.5310610.190030.0-⨯=-⨯⨯=∆∙=λmm x 610.19490.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