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录◆《纳雍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纳雍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主要强制性内容修改专题报告◆附图《纳雍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纳雍县人民政府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12目录前言 (3)一、修编的背景 (1)二、纳雍概况 (3)三、《纳雍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的要点 (9)四、《纳雍县县城总体规划修改(2009-2020年)》的要点12五、03版《总规》实施情况评估 (19)(一)03版《总规》实施情况量化评估 (17)(二)03版《总规》实施情况定性分析评估 (22)六、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34)七、城市总体规划评估结论 (34)八、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主要内容 (35)前言《纳雍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以下简称03版《总规》)于2005年修编完成,2006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是指导纳雍发展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03版《总规》批复实施以后,在编制旧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发现03版《总规》所采用的地形图测量时间过久,其中有局部地块与现状用地性质不相符合;规划确定的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不恰当,县城的污水收集难度大,造价高,难于实施;厦蓉高速公路与县城的连接线,在设计时作出了局部调整等,都影响了03版《总规》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2009年对03版《总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通过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报省政府审批。
修改后的《纳雍县县城总体规划(修改)(2009-2020)》(以下简称09版《总规修改》)与03版《总规》,一起组成了指导纳雍城市建设的法定性文件。
在03版《总规》实施过程中,贵州省、毕节地区相继出台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毕节地区工业聚集区总体发展规划》等规划,近期《铁道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贵州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也正式签署,规划涉及的厦蓉高速、杭瑞高速、毕节机场、成贵快铁、贵昆铁路、隆黄铁路等交通设施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完成;同时,今年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全省工业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战略方针。
这些规划及政策的提出就推进贵州省和毕节地区、纳雍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地方产业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指导性意见,也对纳雍县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纳雍县人民政府为适应新形势、新思路的需要,抢抓外部环境特别是交通条件突破性的改变为纳雍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适时调整了发展思路,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县城发展战略的新构想。
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规定,对县城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是县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也是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的分析、评估,提出修改县城总体规划的建议,并编制涉及修改强制性内容的专题论证报告,以便总体规划能够更科学合理地指导地方的发展和建设。
受纳雍县人民政府的委托,我院承担了对《纳雍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工作,并编制了本报告。
一、修编的背景(一)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2010年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全省工业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将实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战略方针,提出工业发展是实现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的关键;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没有工业化,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
工业上不去,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城镇化、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等都将受到极大的制约,现代化进程必然滞缓。
贵州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
2009年,我省工业化程度系数为0.8,相当于全国90年代中期的水平,大体上落后全国15年左右,要将贵州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唯一的途径就是推进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在于发展工业化。
同时,2010年9月,省委书记栗战书,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赴毕节调研,就毕节地区发展工业经济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引进大项目、大企业,达到建一个园区、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经济的目的。
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工业经济,工业在贵州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产业代替不了的。
现在贵州省站在了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起始线上,一定要抓住机遇,果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助推贵州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
(二)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
城镇化是现阶段我省比较薄弱的环节,加快城镇化进程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力。
贵州的贫困,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就是发展城镇化。
在我省站在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起跑线上,必须把城镇化作为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在“十二五”时期重点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千方百计加快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大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使大中小城市和一大批城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
(三)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对新时期城市规划的要求2008年正式开始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定政策。
《城乡规划法》比《城市规划法》更加突出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强调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
《城乡规划法》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从法律上明确,城乡规划是政府引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发展蓝图。
《城乡规划法》建立了新的城乡规划体系。
体现了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的规划编制要求;明确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突出近期建设规划的地位;强调规划编制责任。
严格城乡规划修改程序。
对城乡规划评估,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修改详细规划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完善了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制度。
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并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
强化法律责任。
法律授权,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
(四)国家、省、地、县在“十二五”期间加大力度建设基础设施《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铁道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贵州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的相继出台,加大了贵州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步伐。
国家高速公路网、省级高速公路网、机场、快速铁路、地方铁路的相继开工建设加快了贵州与泛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及成渝经济区的经济联系,加速城乡产业结构转型、城乡一元经济转变、地方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为我省“十二五”期间实现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打下了了坚实的基础。
二、纳雍概况(一)区域位置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毕节地区东南,乌蒙山系东南麓,地跨东经104°55′40″~105°38′04″,北纬26°30'16"~27°05'54″之间。
形如一只山羊,头西尾东,侧卧于六冲河与三岔河之间。
纳雍县东南邻织金县,东北靠大方县,西接赫章县和六盘水市,南依六枝地区,北抵毕节市。
纳雍县东西相距56公里,南北相距48公里,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
(二)地质地貌纳雍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区的过渡地带,县内地层出露完整的有三叠系和石炭系,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扬子台褶皱带中部,褶皱断裂均较发育,构造线方位变化较大,构造较为复杂。
地势具有海拔高、纬度低的特点。
境内西北高,东北和西南低,最高点为西北部羊场乡癞疙宝大山,海拔2476.4米,最低处为老凹坝乡三岔河口处,海拔1052米,相对高差1424.4米,境内岩溶地貌广泛发育,盲谷、伏流、溶洞、峰林到处可见,地势切割深。
总体特点是: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山高水低,地形破碎。
(三)气象水文纳雍县属于亚热带夏湿春干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2~14.5℃, 极端最高气温33℃(1959年7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9.6℃(1977年2月1日);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平均相差17.8℃。
年积温4100~5300℃,≥10℃积温33587℃。
年平均降雨为1243.5毫米,一年中6月份降雨最多,平均225.0毫米,12月份最少,平均为22.7毫米。
年日照时数1309.6~1486.4小时,无霜期226~267天。
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特点,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纳雍县风向在上半年以东北风和偏北风为主,频率占全年风向的30%;下半年以南风和西北风为主,频率占25%;静风频率占36%。
年平均风速仅1.1-1.8米/秒。
县内两大河流横穿而过:一条是从西北流向东北出境的六冲河(在县境内由卡拉河经总溪河、瓜仲河、义仲河流至西盖河);另一条是从西流向西南的三叉河(在县境内由抵母河经阳长河流至纳雍河),均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上游,在两条河流的流域内,支流成树枝状密集分布;境内大小河流共506条,总长20.8公里,流域面积2420平方公里,其中河道长1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干河22条。
(四)土壤植被全县土壤有7个大类,14个亚类,52个土属,145个土种。
以黄壤土为最多,占54.68%;其次是黄棕壤土,占16.58%;再次是紫色土,占9.89%;水稻土壤只占4.5%;其他土类占14.7%。
境内植被属毕节地区中东部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多被毁坏,由次生植被所代替,根据纳雍县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纳雍县林业用地面积1703967.9亩,占国土总面积46.4%;其中:有林地726396.3亩,占42.63%;灌木林地717422亩,占42.1%;未成林造林地47010.3亩,占2.76%。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4.21%。
(五)资源环境纳雍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铅、锌、铁、大理石、重晶石、高岭土、云母、辉禄石、冰洲石、银、铜、钼、镍等20多个品种,煤炭尤为突出,居西南之首的“织纳煤田”即在纳雍县和织金县内,已探明储量达62亿吨,占全省的12%。
晶墨玉大理石藏量约在50亿立方米以上。
纳雍县全境多山,峰峦迭起,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岩溶地貌较为发达,峡谷、溶洞、瀑布、地下河流各处皆有,有发展旅游的良好条件。
纳雍县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还存有众多历史遗迹,如石棺群、怀远将军墓、李伲脚汉彝文墓碑、彝族古墓、陆家二十四孝坟、喇叭桥、以那桥、果伟桥、万寿桥、叉河桥、锁凤桥、轿子山化石、《水西玄通大书》、宣慰使馆、官邸、猴儿关古战场遗址、拦马墙、古驿道、汉彝文修路碑、古白果树、古钟、梯子岩红军战斗遗址、城关烈士陵园、龙场烈士墓、阳长烈士纪念碑、乐治烈士墓等。